林启年站在台阶下,双手拢袖,稍微琢磨那手持灯笼少女的言语大概猜出她是把自己当成鬼物了,这让少年哭笑不得。估计在那少女臆想中,这夜半笛声恐怕是一位幽怨的女鬼在悲歌吧。这也难怪这少女会这么想,毕竟现在是深夜昨日中元节刚过,又是这陌生而悲凉的曲子,很容易会往这方面想。
林启年打心底佩服这少女的胆子不可谓不大,居然胆敢一人跑来看看是哪个女鬼姐姐在吹曲,结果没看到那女鬼姐姐居然还很失望?
林启年哑然失笑,“这位小姑娘,你就这么希望看到你心中那女鬼姐姐啊,不怕她把你吃了?”
吕媭抬头挺胸,好似尽量让自己那里挺如山峰,可是她余光偷偷瞥了眼胸前,失望地轻叹一声,本来还想证明自己不是小姑娘了,好好反驳下眼前这位口无遮掩乱说话的少年,结果还是自己这身体不够争气啊。
少女不再计较那位白衣少年的口无遮掩,却被他后面那句话吸引,好似问道:“女鬼姐姐不是好人姐姐,也会吃人?呃…鬼也会吃人?”
林启年哭笑不得,扶了扶额头,笑道:“当然会啊,最喜欢吃你这种细皮嫩肉的小姑娘。”
少女居然信以为真,拍了拍胸脯,庆幸自己没有遇到那女鬼姐姐。
就在此时,月亮门口又走进一位身姿曼妙的妙龄少女,她站在小少女身边,凝视着那白衣少年,本想斥责那人怎么能如此欺骗孩子吓唬孩子,只是望着那张月光下的俊美脸蛋,她就什么话都说不出口,好似全然忘记自己从院子外走进来是为了什么。
林启年也在望着那位突然闯进来的少女,这惊鸿一瞥就让他无法挪开视线。
最终还是少女羞赧地挪开视线,微微低下头,不敢与那真诚的眼神对峙。
林启年这才发觉在这古代这样盯着一个女子看显得有些唐突,收敛起视线,微微笑道:“你们应该就是吕文大哥的两个女儿吧。”
吕雉轻轻点点头,没有说话。
吕媭仰着头,大声问道:“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爹名讳?你又怎么住在我家了,半夜还在那里鬼哭狼嗷地吓人。”
林启年哭笑不得,眨了眨眼玩笑道:“你爹跟我提了一门亲事,说要把你嫁给我,让我住在这里,明天一早就把你领回家去暖床,怕不怕?”
吕媭下意识后退一步,半信半疑道:“你说的可是真的?我爹要把我嫁出去?”
林启年点点头,望着这位可爱天真的少女,会心一笑。
不知为何,吕媭很快就不觉得怕了,撇了撇嘴,“骗谁呢,我姐姐都还没嫁人呢怎么也轮不到我,爹爹舍不得这么早把我嫁出去的。”
少女提着灯笼走到林启年身边,围着他转了一圈,连连点头,一副老气横秋模样,“要嫁也该是我姐先嫁,嗯,看你挺一表人才的,与我姐挺般配,郎才不才我不知道,不过相貌倒配得上我姐。”
还站在月亮门口不远处的少女脸色绯红,被妹妹这么一说,更不敢看那少年郎,只是以不大的声音催促道:“媭儿,别逗留了咱们赶紧回去!”
站在林启年身边的少女好似没听见,无动于衷。
林启年笑着转身走上台阶,坐在台阶顶端,然后少女一点都不见外,也比她姐要胆大得多,就那么跟着走上台阶大大咧咧坐在他身边,把灯笼往旁边一放,双手托着腮帮,凝望身边少年郎,问了一些她父亲都未曾开口询问的问题,“诶,你哪里人啊,家里兄弟姐妹几个啊,是经商还是当官啊,父母可健在啊……”
哭笑不得的林启年只好一一回答,结果少女听完一脸失望,很惆怅地说你这条件很一般啊,跟我家不能算门当户对,我姐嫁给你恐怕得吃不少苦。
然后少女老气横秋地叹一口气,“不过不管怎么说,我姐嫁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家里条件如何,你有什么作为,只要你对我姐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即便她跟你一起吃苦,只要你能让她少吃点苦就行,还有你得勤奋努力,不能好吃懒做,这样我姐日后的日子才有盼头。就这些,能不能做得到?”
林启年不曾想古人对于婚姻的观念与后世居然没什么两样,更想不到一个年龄估计和他差不多的少女就对婚姻有如此觉悟,这就是传说中的年少老成?
少女紧紧盯住林启年,等着答案,后者本来不想回答这八字还没一撇的问题,可惜实在受不了那咄咄逼人的眼神,只好无奈一笑,“如果你姐真的能嫁给我,我一定待她比待自己更好,你这个姐夫不会让你失望的。”
少女开心地转头寻找姐姐,却发现姐姐不知何时已悄然坐到不远处的屋檐下,双手放在膝上,低着头,一副不知所措的羞赧模样。
少女望着她姐姐,开心笑道:“姐姐,你也听见了吧,我姐夫说以后会对你比对他自己还要好的。”
林启年哭笑不得。
那位枯坐不远处的少女愈发不知所措,好在此刻是深夜,虽有皎洁的月光,但也看不清那张绝美艳容已经绯红。
少女还是双手撑着下巴,看看她姐又看看林启年,前后看了三遍,最后盯着那白衣少年,笑脸灿烂,“你们确实郎才女貌,很般配啊。哦,对了,到现在还不知道未来姐夫叫啥呢,我叫吕媭,我姐叫吕雉。”
林启年笑着说道:“林启年。”
然后林启年又做了一个动作,玩笑道:“你叫捋须?”
少女气急,蓦然抬起手作势要打,大概发现与身边这位有时言语轻浮的少年还不够熟稔,又放下手,有些颓然道:“都怪我爹,给我取了这么个名字,害得我从小都被这样取笑,唉,烦死了,注定被人这样取笑一辈子了。”
林启年笑着说道:“其实这也不算坏事啊,你想啊,每当你爹捋须时就会想到你,说不定当时你爹给你取名时估计就想到了这个捋须动作呢,所以就以此为名以便日后每次捋须时都会想到自己那宝贝女儿。”
被林启年这么一说,少女果然豁然开朗,立马笑颜逐开,又抬起手准备拍拍他的肩膀,发现两人还不够熟稔,只好悻悻然缩回手。
林启年担心身边少女不知自己名字如何写,于是就伸出一掌,又伸出一指在掌心写下名字。大概觉得很有趣,少女凑过来在他掌心也写下自己和姐姐两个名字。
当林启年看到少女最后写的那两个字,吕雉,如遭雷击,愕然转头,望着那坐在不远处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的女子,怔怔出神。
他虽然不是很熟知大秦历史,但也知道历史上著名的吕后就是名吕雉,所以一看到这两个字他就觉得很熟悉,继而想到后人喜欢称呼的吕后。
在林启年认知中,吕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恶妇”,能与后世武则天相提并论的吕后又能好到哪里去。她所做的坏事林启年虽只知道有一件是设计陷害韩信,但他相信实际上吕后不只做了这件事,否则历史学家也就不会把她与世人所诟病的武则天相提并论。
事实上,历史上的吕后确实做了不少武则天也做过的事,不知后者后来所为是不是模仿前者。
吕后所做第一件在后人看来最合乎情理的事情是夺嫡,说起夺嫡就不得不说刘邦曾经的一段风流史。据一野史记载,说刘邦在乱世中不知是踩了狗屎运还是上天特意照顾他,居然让他在被项羽追杀的逃亡路上白白得了一位被后世称为戚夫人的美人,据传当时刘邦借宿在一百姓家里,刚好那老汉有个美丽的女儿,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当时老汉听说借宿者是刘邦就心生敬佩,说愿意把自己唯一女儿嫁给他,流氓出身的刘邦哪里会拒绝这种天下掉馅饼的好事,表面上假惺惺婉拒,但在老汉再三坚持下就乐呵呵接受了,然后当晚,饥渴很久的刘邦就得到了那位美艳动人的戚夫人。
后来这位能歌善舞的女子给刘邦生了刘如意,因为吕后逐渐年老色衰,而戚夫人正值青春,天性好色的刘邦自是宠爱后者。大概爱屋及乌,刘邦也喜欢刘如意,而渐渐疏远本性温良的刘盈,后来就想着改立太子,想把早就是太子的刘盈踢下去,让自己所喜爱的刘如意坐上太子之位,以便日后继承他的江山。刘邦当时给出的理由也很“流氓”,说刘盈太过于懦弱,一点都不像我,还是刘如意像我,我自然要把皇位继承给他。当然,刘邦之所以这么想立刘如意为太子,与常年跟在他身边的戚夫人吹枕边风有很大关系。
一个皇帝要想随随便便更换太子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得理由充分,再者也得得到绝大多数文武百官的同意。但当时刘邦提出这一想法后,首先就遭到大多数文武百官如周昌、叔孙通的反对,对思想保守的这些官员来说,废长立幼这是有违常理,怎么能行。
于是他们找到吕后,后者又找到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当时张良给吕后献了一计,说陛下在战争困难的时候确实能够听我的意见,但是,如今是因为爱而要废长立幼,这已经不是靠说能了结的事,但是,陛下非常看重的商山四皓,却始终请不来,因为他们认为陛下对臣下态度一贯傲慢,如果你们想个办法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太子,让他们天天陪着太子,特别上朝之时陪伴太子,陛下一定会看见,陛下知道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后,也许会有一用。
然后吕后就按照张良的计谋找到那四位老人,也如计让这四位老人跟随在刘盈身边,后来一次宴席上,刘邦果然注意到这四个气态不凡的老人,就问他们你们是谁呢,当四位老人报出姓名后,刘邦大为吃惊,说我请你们多年,你们却逃避我,如今为什么要随从我的儿子呢?
当时四位老人云淡风轻地回答道:“陛下轻视读书,又爱骂人,我们坚决不愿受辱,所以才因为恐惧而逃亡,如今听说太子仁孝恭敬,爱护天下读书人,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死力,所以我们就来了。”
至此,刘邦方后知后觉刘盈羽翼已丰,势力已成,根本无法再挪动丝毫,于是就此作罢,绝了废长立幼的心思。
当时,无可奈何的刘邦只能将悲愤寄情歌舞中。
戚夫人落泪起舞。
他悲愤高歌。
鸿鹄高飞啊,一飞千里。
羽翼已成啊,横渡四海。
横渡四海啊,还能作什么。
即使有弓箭,对于高飞的鸿鹄还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