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误工期意味着巨额违约金和声誉受损,成本剧增更是直接冲击项目利润。
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下来,让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李工面露深深的愧色:
“是我考虑不周,过于依赖理论计算,忽略了现场安装的容错空间。苏总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拿出可行的方案来!”
他身后的工程师们也纷纷点头,但眼神里都充满了迷茫和焦虑。
苏婉卿走到机房入口,亲自查看。
那扇门洞在庞大的设备面前显得格外局促。
工程师们讨论的“应力分析”、“安全系数”、“微米级误差”、“加固方案可行性”等专业术语在她耳边嗡嗡作响。
却都指向同一个死胡同:风险巨大或成本剧增。
她的秀眉越锁越紧,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夹的边缘。
现场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海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就在这时,一个不大不小、带着点不确定的声音,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她身旁响起:
“这个宽度……感觉应该够了啊?”
这声音在一片凝重的专业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所有人都循声望去,目光聚焦在开口说话的周野身上。
工程师们眼中先是惊愕,随即流露出明显的不以为然甚至轻蔑:一个外行,懂什么?
苏婉卿也愕然地转头看向周野,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你……知道怎么把它弄进去?”
她问出口,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但心底莫名又升起一丝微弱的希望。
周野挠了挠头,在众人或质疑或审视的目光下,显得有些局促,但语气却很笃定:
“我得用尺子量一量门口和拐角的具体尺寸才能完全确定。”
苏婉卿心头莫名一跳,几乎是立刻伸出手:“卷尺!”
程海反应极快,立刻从旁边一个工人手里夺过卷尺:“苏总,门口碎石没清理干净,不好踩,我来量!”
他试图表现。
苏婉卿却直接接过卷尺,看都没看脚下的碎石,踩着高跟鞋,步履沉稳利落地就走过了那片区域,站到了设备旁。
她亲自拉开卷尺,对周野说:“你说,量哪里?”
周野也不废话,指着关键位置:“量门洞最窄处的净宽,还有里面那个拐角,从墙角到对面墙的距离,还有拐角那堵墙的厚度……”
两人就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旁若无人地配合起来。
苏婉卿精准地按照周野的指示测量、读数,周野则凝神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角度和距离。
测量时,苏婉卿为了看清刻度,身体微微前倾。
周野站在她侧后方,能清晰地看到她衬衫背部因动作而绷紧,勾勒出纤细却有力的腰肢曲线和下方饱满圆润的弧线。
她身上那缕熟悉的幽香,混合着工地淡淡的尘土气息,丝丝缕缕地钻入周野的鼻腔,让他心头莫名一荡,赶忙收敛心神,专注于她报出的数字。
这一幕,充满了奇异的违和感,却又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默契。
约莫十分钟,关键数据测量完毕。
苏婉卿收起卷尺,看向周野,眼神带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和一丝她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怎么样?能行吗?”
周野点点头,十分笃定道:
“能行!跟我之前送一个老破小六楼的双开门冰箱那会儿遇到的情况差不多,转角那儿卡得死死的。后来一个老师傅教了我一招。”
他这话一出,几个工程师差点嗤笑出声,价值数千万的精密工业设备,跟双开门冰箱比?
周野没理会那些目光,自顾自地比划着:
“硬塞肯定不行,得让它‘蹭’着转过去。”
“找块特滑溜的厚板子垫设备底下,再弄俩能顶起这大家伙的千斤顶,哦,你们这估计得用那种能一点点挪的液压装置。”
他指着设备下方和那个关键的90度拐角。
“当时那个老师傅是这么和我说的:关键啊,不是死算那几毫米。”
周野的眼睛亮了起来,仿佛在回忆某个高光时刻,“是找到那个‘刚刚好能过’的‘丝滑点’!你们算那么死干啥?”
“算得再精,不如现场一点点试‘蹭’的角度!找准了那个点,找准了发力的方向和节奏,保管它‘滋溜’一下,顺顺当当就滑进去了!跟抹了油似的!”
周野的话音落下。
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工地上机器的轰鸣、海风的呼啸、甚至工程师们粗重的呼吸声,都在这一刻消失了。
所有工程师,包括愁眉苦脸的李工和一脸凝重的程海,都像被施了定身法,目瞪口呆地看着周野。
他的话毫无专业术语,甚至带着市井的粗粝感。
但是,那“蹭”字诀,那寻找“丝滑点”的形容,那对现场微操作“手感”和“节奏”的强调……
这哪里是什么外卖员的胡言乱语?
这分明是大型精密设备安装领域最核心、最依赖经验、最难以量化的现场微操作技术和直觉精髓!
是他们这些沉浸在图纸、公式和计算机模拟中的人,最容易忽略的、需要无数次真刀真枪实践才能培养出来的“黄金手感”!
苏婉卿惊讶地望着周野,她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了这个男人。
“程总、李工,你们觉得可行吗?”她小心地问道。
李工一个激灵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因为激动而发颤:
“‘丝滑点’!对!对!就是这个!我们太拘泥于理论极限值,忽略了安装过程的动态调整空间!”
他像发现了新大陆,立刻拉着几个工程师到一边。
拿起纸笔,按照周野刚才所描述的“蹭”和寻找“丝滑点”的思路,结合刚刚测量的实际尺寸,飞快地进行着粗算和推演。
程海也愣住了,他看向周野的眼神彻底变了。
之前是看在苏总面子上的客气,现在则是实实在在的震惊和重新审视。
这小子……竟然真有门道?
能把生活里最底层的经验,如此精准地类比到如此高端的工程难题上?
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是书本上永远学不来,办公室里永远培养不出的真本事!
片刻之后,李工和几个工程师抬起头,脸上是狂喜和如释重负!他们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答案。
李工几乎是冲到苏婉卿面前,激动得语无伦次:
“苏总!程总!可行!完全可行!哎呀呀!这位小哥!你可是帮了我们天大的忙了!您这一席话,简直是醍醐灌顶啊!”
他看向周野的眼神充满了真诚的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