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侯门小寡妇,养狐狸精的日子 > 第23章 小林子看不惯胡八郎
换源:


       胡八郎脸上的笑意淡了些,他上前半步,语气难得正经。

“别气了。商素素是商素素,临江王妃是临江王妃,往后有我在,定不会让他们再欺负你。”

商青青愣了愣,转头看向他。

胡八郎的丹凤眼里没了往日的嬉闹,反而透着几分认真。

她心里的火气莫名消了大半,却还是嘴硬道:“谁要你保护?你小心自己被剥皮做围脖吧!”

胡八郎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自然又亲昵。

“是是是,谢谢二小姐,不然我就成围脖了。”胡八郎撒着娇,眼中却满是狡黠,“还好你舍不得我。”

“你!”商青青被他气笑。

胡八郎笑着往桑田深处跑去:“二小姐要是气消了,就赶紧回去吧,春桃还等着咱们吃烧鸡呢!”

商青青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笑骂了一句“不正经”,却还是快步跟了上去。

胡八郎不愿意再变成小狐狸。

赖着商青青,非要跟她回沈家老宅。

“反正老宅也就几个看屋子的老人,你怕啥?”

胡八郎死皮赖脸道,“横竖咱俩没私情,你身正不怕影子斜嘛。”

好说歹说总算去沈宅赖了一餐晚饭。

春桃端上鸡汤的时候。

胡八郎已经坐在桌子边,开始熟稔地拿起筷子夹菜了。

春桃:“?”

商青青只得硬着头皮道:“今天遇见一个故人,春桃,你应该也认识的。”

春桃看了看这个红褐长衫的俊美男子,突然一拍脑门:“哎呀!这不是上次帮咱们去吴县卖酒的胡公子吗?”

“正是他!”商青青笑得眉眼弯弯,“往后胡公子要帮咱们打理丝织品的生意,有他在,咱们的绸缎销路就不愁了!”

春桃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梢,连忙给胡八郎添了碗汤:“那可太好了!胡公子真是有本事的人!”

胡八郎笑着道谢,刚要开口,院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小林子背着书篓回来了。

他刚跨进门槛,瞥见桌旁的胡八郎,脸上的笑意瞬间淡了,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

径直走到商青青身边坐下,连眼皮都没往胡八郎那边抬。

“哟,这不是商小郎君吗?”胡八郎放下筷子,眼底满是戏谑。

小林子没理会他。等胡八郎转身跟春桃说鸡汤的时候,他才凑到商青青耳边,压低声音急道:“姑姑,这人不是好人!你别跟他走太近!”

“小孩子家家别瞎说。”商青青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语气带着几分嗔怪,“胡先生帮了咱们不少忙,性子是跳脱了些,但人挺好的。”

小林子还想争辩,却被商青青打断:“对了,你今日功课怎么样?夫子有没有夸你?”

提到功课,小林子眼神闪了闪,敷衍地扒了口饭:“还好还好,夫子没说什么。”

商青青没听出他语气里的不对劲,还沉浸在对未来的期许里,笑眯眯道:“好好学,将来考取功名,我可就指望你给我挣个诰命呢!”

一听这话,小林子垂了垂眼,闷声应了个“嗯”。

饭后,小林子被商青青催着去后院背书。

可他捧着《论语》坐在石凳上,眼神却总往正屋的方向飘。

“心思都飞到哪儿去了?”胡八郎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笑意。

他慢悠悠踱步到小林子面前,双手抱胸,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小小年纪,心眼倒不少。”

小林子猛地合上书,抬头瞪着他:“我警告你,别打我姑姑的主意!”

“哦?”胡八郎挑了挑眉,故意俯身凑近,“你怎么就知道我要打她主意?”

“你这种浪荡子,我一看就知道想干嘛!”

小林子语气里满是鄙夷,“仗着长得好看就四处勾搭,我不会让你欺负姑姑的!”

胡八郎却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几分深意:“就算我想,你又能怎么样?对了,你姑姑还指望你考功名给她挣诰命。你没告诉她,你这辈子都不可能有机会考取功名吗?”

这话戳中了小林子的痛处。他脸色骤变。眼底的稚气褪去,竟透出几分与年龄不符的狠戾。

“啧啧,这模样,可不像你。”胡八郎直起身,摇了摇头,“小子,别轻易暴露你的真面目,不然在你姑姑面前,可就藏不住了。”

小林子深吸一口气,压下眼底的戾气,冷冷反问:“那你的真面目又是什么?你总跟在姑姑身边,肯定没安好心!”

胡八郎弯腰捡起落在地上的书页,笑得神秘:“我的真面目?那可不能告诉你,嘿嘿。”

说完,他转身往正屋走,留下小林子坐在石凳上发呆。

丝织坊开起来很顺利。商青青跟胡八郎从租户中收来蚕茧。品质都不错。

“今年的蚕茧品质真好!”商青青拿起一颗很高兴地道,“你看这色泽,这饱满度,织出来的绸缎定不会差!”

胡八也笑得眉眼弯弯:“那是自然,我帮忙收的能不好么?”

两人雇了辆牛车,将收来的蚕茧一车车运回庄子。

刚进织坊院门,就见几名织工正围着织机忙碌,蚕丝在织机上缓缓游走,像一条银色的溪流。

商青青的目光落在最里面那名织造师傅身上。

师傅穿着灰布短褂,始终低着头,帽檐压得极低,连说话都带着几分刻意的沙哑,看着总有些奇怪。

她心里悄悄犯嘀咕,忍不住往胡八郎身边凑了凑,用眼神示意他看那师傅。

胡八郎却像是没察觉她的疑虑,反而笑吟吟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眼神里满是十拿九稳的笃定。

“放心,这位师傅的手艺,比江东最好的织工还厉害,保准能织出好绸缎。”

见他这般有把握,商青青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她知道胡八郎总有些不为人知的门道,既然他信得过,自己也没必要多心。

二婶又介绍了几个村里的妇人在庄子上织丝,要么是远亲,要么是沈家旁支。

商青青每日都会去庄子里转一圈,看看织机运转的情况,问问蚕丝的质量,偶尔还会跟织工们聊几句家常。

第一批二十匹素缎出来,品质很好,商青青看着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