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顶流经纪人他步步诱陷 > 第15章 粉丝的 “救场” 机会
换源:


       住进何旭家的日子,比芳菲想的要平静,却又处处藏着让她心尖发颤的暖与慌。

何旭早把照顾她揉进日常:

早餐永远是温牛奶配清淡小菜,下班非必要不应酬;

她想在厨房搭手择菜,总被他用“油溅到麻烦”推到餐桌边,最后还是他系着围裙掌勺;

睡前床头的温牛奶杯底,偶尔还压着块她前晚提过的桂花糕。

可他的关怀始终带着分寸,不再提公司流言,也再无任何暧昧举动。

像在妥善处理一段“特殊时期”。

芳菲沉溺这份暖,又为他过分克制的“负责”失落,不敢追问这份好是否藏着别的心意,只默默做个不添乱的临时室友。

这天中午,李文雅提着妈妈准备的粥来公司看望芳菲。

参观时,文雅看到崔乐的巨幅海报激动得小声尖叫:“菲菲!快看!崔乐新海报!太帅了!”

芳菲无奈好笑:“收敛点!这是公司!”

正说着,两人路过艺人部,听到里面传来焦急对话——崔乐经纪人王哥声音拔高:“助理!现在上哪找能立刻上手、还懂崔乐习惯的助理!明天就录节目了,这不是要命吗!”

崔乐靠在休息室沙发上,长腿交叠,脸沉得像覆了层冰。

他身边围着王哥和宣传总监,王哥攥着流程单来回走,宣传总监对着手机不停叹气,两人都急得脚不沾地。

“明天就录《闪耀吧!新星》了!台本、流程、服装这些一堆事等着!小刘偏这时候撂挑子,辞职信一交人就没影,电话都打不通!”王哥抓狂地揪着头发。

宣传总监也愁眉不展:“最麻烦的是崔乐的习惯和流程细节,就小刘清楚!临时找新人根本接不上手,节目组催流程单都快催疯了!”

催了闭着眼捏着眉心,指节微微泛白,薄唇抿成一条直线——显然没耐心了。他讨厌计划被打乱,更讨厌临阵磨枪的不专业。

芳菲脚步一顿。助理?崔乐的助理辞职了?明天就录《闪耀吧!新星》?

她下意识地看向身边正探头探脑往艺人部张望的姐姐文雅。一个大胆的念头瞬间冒出来。

文雅可是崔乐的骨灰级铁粉!从崔乐出道就开始追,对他的行程、习惯、喜好、甚至采访时的小动作都如数家珍!而且……

“雅雅,”芳菲扯了扯文雅的胳膊,声音放低,眼里满是光,

“我记得你学新媒体的,拍照修图剪视频都在行,给崔乐做的生日应援视频不还上过热搜吗?”

文雅不明所以地点点头:“是啊,怎么了?”

芳菲勾唇一笑,凑近文雅耳边快速说完。

文雅眼睛猛地睁大,攥着芳菲的手晃了晃,眼里又亮又热,明晃晃写着“你也太懂我了!”

“走!”芳菲拉着文雅,直奔何旭办公室。

何旭刚听完秘书汇报——崔乐的助理突然辞职了,他眉头微蹙:这确实是个麻烦。

“何总!”芳菲敲了下门就拉着文雅进来了,小脸上带着一丝急切和兴奋。

“怎么了?”何旭望向她,眼神软了几分,视线也扫到她身旁的李文雅,见人虽拘谨,却难掩眼底的雀跃。

“何总,我听说崔少的助理突然辞职了,明天录节目急需人顶替?”芳菲开门见山。

“嗯,是有这么回事。”何旭点头,目光扫过文雅。

“这是我姐姐,李文雅!”芳菲立刻把文雅往前推了半步,“何总,我强烈推荐我姐姐来试试崔少的临时助理!”

“啊?”文雅紧张得差点咬到舌头,脸都红了。

芳菲没给何旭开口的机会,语速飞快地推荐:“我姐是崔少的超级铁粉,从他出道就喜欢,连他的工作习惯、采访微表情都清楚!她学新媒体的,拍照、修图、剪辑、写文案都是一流,给崔少做的生日应援视频还上过热搜!而且她细心有责任心,肯定把崔少的利益放第一位!”

芳菲一口气说完,小脸因为激动而泛红,眼神恳切地看着何旭。补充道:“微博账号‘雅乐’就是我姐姐。”

文雅在一旁紧张地绞着手指,又是期待又是害怕。

何旭看向李文雅,眼神带着审视。

李文雅马上鼓起勇气,一边回话一边掏手机:“何总您好!我真的关注崔乐老师很久了,给我机会我一定尽全力……”说着把作品集调出来递到他面前。

何旭扫了几眼便有些惊讶,这水平哪像普通粉丝,对崔乐神韵的把握甚至比职业宣传还准。

他琢磨片刻:时间急,陌生人不靠谱,李文雅有热情、有能力,还是芳菲姐姐知根知底……似乎可行。

“崔乐的脾气你知道,要求很高,也很严格。”何旭看向文雅,语气严肃。

“我知道!我不怕辛苦!只要能为崔老师分担,做什么都行!”文雅立刻表态,眼神坚定。

何旭又看向芳菲。芳菲用力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对姐姐的信任。

“好。”何旭不再犹豫,拿起内线电话:“王哥,过来接下新助理,去崔乐休息室。人已经定了。”

没过两分钟,休息室的门被急促地推开——王哥一边连声说‘来了来了’,一边匆忙给文雅塞了份打印好的流程单。

崔乐抬眸扫过她,眉头瞬间皱起:“新人?粉丝?”他一眼就看穿了文雅没藏住的激动。

“崔老师您好!我叫李文雅!是您的……新临时助理!”文雅紧张得手心冒汗,但还是努力挺直脊背。

“临时?”崔乐声音沉了沉,眉峰挑得更厉,“我明天录节目,没精力陪新人磨。”

王哥刚想解释,文雅却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声音清晰地说道:“您录节目习惯提前两小时踩点,尤其在意 3号、7号机位——我整理过您近 10场录制的镜头,这两个机位拍您侧脸的下颌线最出片;

上台前要 45度温水,用灰底保温杯,是因为您之前采访提过‘凉了刺激嗓子,烫了影响发声’;

至于采访敲手指的信号,我把您过往应对尖锐问题的片段剪了合集,才发现这是您‘需要转移话题’的暗示……。”连小刘没记全的机位角度,她都补得明明白白。

休息室里瞬间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王哥手里的流程单“啪”地蹭到桌面,人僵在原地;宣传总监更是忘了叹气,嘴都没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