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炼银劫 > 第十九章 九层银
换源:


       预警的铜铃声响彻整个矿场,沈寄风第一时间冲出值房直奔矿洞入口。

负责看守的两个矿工,使出吃奶的力气摇着辘轳。

“快帮忙!”

随着沈寄风的一声令下,更多人手加入进来。

四人陆续从井下爬出,最先上来的是张老憨,依次是瘦猴,冬阳和卫骁。

张老憨被卫骁搀扶着,嘴唇发青,显然冻得不轻。瘦猴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嘴里还骂骂咧咧:“他娘的,差点死在下面!”

冬阳凑到沈寄风跟前,低声道:“郡主,矿道被淹了,短时间内没法再探。”

一瞬间,沈寄风的脸比他们四人还要惨白。

张老憨喘着粗气,说话断断续续,“郡主,有好消息。”一抬手,那块巴掌大的石头,呈现在众人面前。

青灰色的矿石,在阳光下显出一种金属的光泽,沈寄风指腹摩挲过石面凹凸的纹路,冰凉的触感刺激着她的心跳如一只慌张奔跑的小鹿。

“快,送去冶炼坊!”

“不对,”张老憨纠正沈寄风,“是洗矿坊。”

洗矿坊由老匠人陈三里负责,他把矿石投到石臼里,抡起铁杵反复捶打。碎石逐渐成为细粉,过箩筛,大的颗粒继续捶打,再过筛,如此循环几次,矿石全都变成了粉末。

一旁的副手把粉末加入清水。

“上摇床!”

陈三里抄起木铲,将槽底沉淀物铲到樟木制的溜槽上。随着有节奏的摇晃,较重的矿粉渐渐在槽纹中分层。老匠人布满老茧的手指突然停在一道泛着金属光泽的纹路上。“取试金石来。”

学徒捧来黑石板。陈三刮下少许矿粉,与标准银针在石板上并排划痕。银针划出的痕迹洁白如霜,而矿粉划痕也微微泛着银光。陈三仔细观察后,微微点头。“这矿粉不错,银含量应该不低。”

在场所有人脸上露出欣喜之色,陈三里道,“让冶炼坊准备熔炉吧。”

“阿嚏!”张老憨打了一个无比响亮的喷嚏。沈寄风这才发现,他们四人还穿着湿衣。

“是我太心急了,你们快去换衣服。”她转头嘱咐金钗,让她去膳堂交代,给大伙预备些热水洗澡,再多熬些姜汤。

张老憨吸着鼻子,他年龄大了,不比年轻人的身体,这会明显感觉到有些鼻塞,“郡主,陈三里的判断不会错,您就放心吧,现在该担心的是下面透水的矿洞,什么时候才能再下去人。”

沈寄风见到矿石心里有了底,一反先前的急迫,“既然主矿脉找到,晚几天下去也没什么,我答应皇爷爷三月出银,只要炼出来就算数,剩下的日子,怎么都能再挖出来一些矿石来。”

张老憨忍着难受,吸溜着鼻子,极不情愿道:“主矿脉并没有找到,而且就算矿石出来了,也不能马上就炼银。”

沈寄风傻眼,“为什么,那块矿石怎么就能?”

冬阳和瘦猴也不约而同地瞪大眼睛。

“因为我们着急知道出银的纯度,所以没有采用常规炼银方法。正常矿石粉末需要加上蒸熟的糯米,制成窑团。窑团至少要阴干十五天才能入炉冶炼。”

张老憨看着沈寄风的脸色,斟酌着自己的用词。

“小老儿拿出的矿石只能证明矿脉的存在,具体位置还需要实际挖掘,可能距离很近,一个月就能挖到,也可能半年都挖不到。”

“那我白高兴了?”沈寄风扁着嘴,显出一股子丧气。

卫骁忍住笑,见了她这么多次,还是第一次看她露出属于这个年龄的娇憨。

“也不能这么说,”没等到卫骁想好安慰她的话,沈寄风已经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

“能找到矿石,至少证明方向是对的。”

卫骁越过众人,看向沈寄风,这份永远能发现积极一面的心态,着实让人羡慕。

金钗从膳堂回来,热水准备好了,四人相继去洗澡。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冶炼坊传出一声欢呼。

“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张老憨激动的手掌直发抖,黄豆大小的银珠在他手心里也跟着颤动,“足有九层,郡主,足有九层!”

沈寄风接过那粒银珠,在晨光中它泛着清冷的光泽,映得她眼底一片晶亮。

“九成纯度?”沈寄风笑得牙不见眼。

张老憨重重点头,沟壑纵横的脸上绽开笑容:“老朽在矿上三十余年,从未见过这般成色的原矿!”

冶炼坊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卫骁带着薄雾的潮气闯进来:“郡主,矿洞水位开始退了!”

沈寄风把银珠放进荷包,“我要亲自去看看。”

从入口看进去,矿洞里的水位已经消失不见。瘦猴蹲在洞口,捡一颗石子扔进去。

一声清脆的“嗒”,回荡在幽深的矿道,瘦猴百思不得其解,“水真的退了,好生奇怪,按理说就昨天的水量三天能下就不错了。”

“我在工部的资料上看,矿洞里会有专门排水的巷道,会不会咱们银矿也是这种情况?”沈寄风跃跃欲试,大有想下去一探究竟的意思。

金钗生怕一个不留神,沈寄风跳下矿洞,死死地揽着她的胳膊。

张老憨看出金钗的紧张,他同样不希望沈寄风下去,“郡主,底下的矿道远比矿道图画的复杂,昨天我们四人去的地方,图上根本没有,银矿中间停工二十多年,您手上的图参考意义不大,我和瘦猴帮您重新绘制一幅,先前和您说的榫头仙和水工,什么时候能来?”

说话间,冬阳来报,矿场外有位姓李的求见郡主。

沈寄风弯起嘴角,脚下生风,“是李叔到了!”

此时矿场门口,除了李乐奇,还有韩王在京城找到的榫头仙和水工。说巧不巧,两路人马刚好同一时间抵达。

不仅如此,韩王还十分贴心地给沈寄风送来了一支足有三十人的护卫队,加上沈寄风自己带来的二十个,人数已然足够。

沈寄风笑得合不拢嘴,直叹运气来得挡都挡不住,先前经历的种种困难好似这山中薄雾,随着太阳的升起,烟消云散。

卫骁看见沈寄风亲亲热热喊李乐奇为李叔时,眼眶微热,居然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