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炼银劫 > 第三十二章 公主的报复
换源:


       汴京距离西京不到两百里,沈寄风的马车是大宛良驹,脚程比一般的马快,单程下来也要大半日。这次因为带着5车铅料,走起来就更慢了。

从清晨城门刚开出发,到日上三竿也不过走了50里路。

五月底,天正是热的时候,拉铅料的牛车是管家从汴京车行雇的,牛车比马车慢得多,沈寄风的马车走上半个时辰就要等一会。

卫骁看着越来越大的太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郡主真不该为了省点车马钱,改用牛车,太慢了,我们天黑之前根本赶不到西京。”

“慢就慢吧。”沈寄风一反常态地不着急起来,“马叔骑着马先走了,他早点到还能看地形选址,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还不能下矿干活,早一天,晚一天,没什么区别。”

卫骁眉头轻蹙,这话怎么听怎么言不由衷,有猫腻!

又向西走了近十里,已近正午,天上一丝云也没有,砂石路上反射出的阵阵热量,让人睁不开眼睛,连牛蹄子都烫手。

车夫说什么也不往前走了,要求休息一阵。

沈寄风知道不光是人受不了,牛马也要受不了了。

一行人找了一处背阴的树林,休憩。

树林里未见凉爽,就连吹进来的风都裹挟着燥热。沈寄风靠在马车旁闭目养神,那五个车行的车夫,直接倒在牛车一旁的地上,不到一刻钟,鼾声四起。

卫骁则警觉地环顾四周,前边不远处就是一处断崖,左右都是树林,这里太适合埋伏了。而且林子太静了,连蝉鸣都稀落的反常。

忽然,远处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响,卫骁猛地拔刀,敏锐的直觉告诉他,有人在向他们靠近。

不多时,树林中骤然窜出十余名蒙面人,刀光如雪,直扑向车队。

老实巴交的车夫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吓得纷纷跪在地上求饶,“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就连拉铅料的牛也被惊得哞叫乱撞。

卫骁握紧手中钢刀,这几个人还不是他的对手。

沈寄风在卫骁身后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示意他后退。

“多少钱,才能放我们一条生路?”

蒙面人之中,有人答道:“大爷今日不图财,也不害命,留下你这几车东西,放你们一条生路。”

卫骁瞳孔一缩,这伙人是为了铅料来的,难道是燕王,蓄意报复。

他在沈寄风耳边轻声问道:“需要留活口吗?”

“不。”沈寄风眨着眼道:“你不要动手,按我说的来。”

“这几个车夫是无辜的,可不可以让他们先走?”

蒙面人点头,“可以。”

车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不该走。

沈寄风道:“你们还等什么,车不要了,牛也不要啦?赶紧拆下来顺着原路回去吧,损失的车钱,找我王府的管家要。”

蒙面人眼看着车夫们三下五除二,把牛从车辕上解下来,牵着牛慌慌张张地沿着来路逃走了。

“头儿,他们把牛牵走了,咱们怎么办呀?”

“闭嘴。”带头蒙面人也发觉了问题,仍然嘴硬道;“崖口就几步远,推下去就是了,懒死你得了。”

沈寄风换上一副潸然泪下的模样,“几位英雄,几位好汉,咱们能不能打个商量,这就是几车铅料,拢共不过几百里银子,我给你们1000两,把车留下,如何?”

蒙面人长刀一挥,“少废话,再多说一句,要了你俩的命,赶紧走!”

卫骁已然看出沈寄风是在做戏,配合道:“郡主,咱们还是走吧,他们人多势众,属下双拳难敌四手,好汉不吃眼前亏。”

“是。”沈寄风哭得更加伤心,“老天爷怎么如此不长眼,没了铅料,就是让我去死呀。”

卫骁一言难尽地看着沈寄风,这戏是不是过了?

卫骁架起马车,沈寄风犹嫌不够,抓着马车窗户冲着蒙面人大喊:“我的铅料,我的铅料啊!”

待马车消失不见,“快!把车推到崖下去!”为首的蒙面人催促道。

不多时,五车铅料全都被推了下去。

“头,刚才一着急忘了看了,到底是不是铅料。”

带头蒙面人胸有成竹,“怎么可能不是,你们没看郡主都伤心成那样了吗?”

其他人纷纷附和:“就是,就是,咱们干完就赶紧回去,大热天,出来太遭罪,晚上去河上听小曲,又凉快又舒爽。”

这伙儿蒙面人离开后,沈寄风和卫骁从树林里出来,到崖口查证一番,木质板车四分五裂地躺在崖底,至于车里的东西,和周围的景色混在一起,根本无从分辨。

“车里的是石头。”卫骁用的是肯定句不是疑问句。

“嗯。”沈寄风乐得像只偷到鱼的猫,“我的小姑姑一直就这样,从不肯吃亏,我那天让她受了那么大的气,她怎么可能不报复我?”

“怪不得金钗今日没跟过来,她和马叔还有秋风一起护送的铅料?”

“对呀。”沈寄风歪着头看向卫骁,“你别怪我没提前和你说,这样反应正常一些,才好骗过小姑姑,你这么木讷,戏肯定没我好。”

卫骁回想着沈寄风令人牙酸的演技,“郡主确定能骗过承平公主?”

“能,她底下人回去会好好替我圆谎的,不用我操心。而且我反应得越夸张,小姑姑越高兴,也越容易相信。”

卫骁在从未见过面的承平公主身上,默默打上了愚蠢的标签。

不过,没下死手,也放过了车夫,倒还算是有底线,至少不牵连无辜的人。

沈寄风撇嘴,“你别以为我小姑姑是对我留着情面,她巴不得我死,但她又不能让我死她手里,有我皇爷爷镇着呢,她不敢。”

卫骁前一刻的疑问在,在这一刻有了答案,“所以她放了车夫走?”

“对呀。”得益于小时候的无数次交锋,她对自己的小姑姑了解得很,“我的小姑姑可不是什么体恤百姓之人,除了她的父母哥哥,所有人在她眼里都是贱民,这些普通百姓更是如蝼蚁一般,是死是活她不在乎,只不过,蝼蚁的死会让此事扩大,不好收场,所以才大发慈悲,可不是她自己就有慈悲心。”

没了铅料,沈寄风又没有证据,最终只能吃下哑巴亏,可若死了无辜的百姓,大理寺就会介入,那就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承平公主在下令之前,已经想得很明白了。

卫骁哑然失笑,明面上嚣张跋扈的公主,暗地里却牢牢守住文昌帝的底线,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皇家之人,果然心眼子都跟蜂窝煤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