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宜私下里仔细复盘,将自己的失利归因于两点:一是筹备时间太过仓促;二是可用的人手实在太少,尤其缺乏真正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思前想后,她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陆昭昭的团队——那里汇聚着所里最扎实肯干的一批人才。
这一次,她瞄准了一个年轻人:小刘工程师,老魏的左膀右臂。
小伙子手艺灵巧,但心思活络,看上去不像其他人那般一根筋。
林雪宜口头向他许诺了高级职称评定优先权、协助家属解决工作、给于一些物资补贴,甚至暗示将来可能有出国交流的机会。
小刘不免有些心动,工作心不在焉起来。
这样子被他师傅老魏察觉到了,之前那几个走的时候就是这幅样子。
老魏没有直接点破,只是择了个时机,在车间里当着小刘和几个年轻技工的面,不声不响地演示起一项绝活。
处理那仅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细的金线键合工艺。这在当时,堪称顶尖技术。
只见他凝神屏息,手指稳得不见一丝颤动。在显微镜下,他的操作如行云流水,精准无比,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恰到好处,整套流程完美得挑不出半点瑕疵,直看得周围的年轻人目瞪口呆,大气都不敢喘。
小刘看着老魏那双手,再想想林雪宜那边可能只是个空头支票,瞬间清醒了。
他羞愧地低下头:“师傅,我不走了。”
老魏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想学真东西,留下。想混日子,趁早走。”
人手短缺,任务紧迫。
现在需要在极短时间内,手工焊接上百个极其精密的微型元件到核心板上,要求零失误。
这是个体力、眼力和耐心的巨大考验。
老魏主动揽下了最难、最核心的部分,陆昭昭和其他几位老师傅也各自分担了一部分。
就在大家紧张分配任务时,苏晓禾深吸一口气,拍着小胸脯站出来:“陆工!魏师傅!这个我能行!我练过很久!”
为了能帮上陆工,她私下不知苦练了多久焊接技术,手指尖还留着几个新鲜的水泡。
她坐在工作台前,戴上放大镜,打开照明灯,整个人瞬间进入了另一种状态。
平时那个活泼叽喳的小麻雀不见了,她的动作快、准、稳,烙铁尖精准地落在比芝麻还小的焊盘上,每一个焊点都饱满圆润,如同微型的艺术品。
老魏在她身后默默看了一会儿,拿起她焊好的板子对着光仔细检查。
半晌,他放下板子,难得地点头夸了一句:“丫头,手稳,活儿细。”
就这简单的五个字,让苏晓禾差点红了眼眶,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
深夜,实验室灯火通明。
高强度、高精度的连续作业让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陆昭昭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苏晓禾也熬得眼睛通红。
她偷瞄了一眼陆昭昭,悄悄拉开自己抽屉,拿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她攒了好久一直舍不得吃的几颗水果硬糖。
她蹭到陆昭昭身边,飞快地把小纸包放到陆昭昭手边的图纸上,小声地说:“陆工,吃颗糖,补充点能量!”
说完也不等回应,立刻溜回自己的工位,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埋头苦干。
陆昭昭愣了一下,看着那几颗水果糖,指尖触及,仿佛真的有一股微甜的能量顺着指尖蔓延到了心里。
她剥开一颗放入口中,酸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嘴角轻轻弯了一下。
……
就在团队争分夺秒攻坚克难的时候,研究所里关于陆昭昭和空降林雪宜技术路线之争的事情也传开了。
这风声自然也传到了周卫东耳朵里。
他一听就坐不住了,陆昭昭被人欺负了?这还得了!
他立刻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来厚厚一摞装订精美的外文资料,封面上还印着“机密”字样,据说是“国外最新通讯技术内部参考摘要”。
周卫东如获至宝,兴冲冲地捧着这摞资料直奔研究所。
他大步流星走到陆昭昭面前,嗓门洪亮,生怕别人听不见:
“昭昭!给!别跟那种光会耍嘴皮子的花架子女人一般见识!这才是真家伙!拿去看!狠狠打她的脸!”
他把那摞沉甸甸的资料不由分说地塞进陆昭昭怀里,一脸“快夸我”的期待表情。
陆昭昭被这突如其来的“援助”弄得措手不及,看着周卫东一脸求表扬的憨直样子,真是哭笑不得。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不好直接拂了他的好意,她只能略显僵硬地点头:“谢谢周同志关心,我们……会参考的。”
内心却忍不住扶额:这个傻大个!这资料都是外文,没人看得懂啊!
老魏等人赶紧低下头,肩膀微微耸动,忍笑忍得十分辛苦,只觉得这个一心护着陆工却总是用错方法的“情敌”队长,真是憨得有点可爱。
林雪宜听说周卫东又来了研究院,心里的急切再也压不下去。
她对着走廊窗玻璃迅速理了理鬓发,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迂回,直接拦在了周卫东离开的必经之路上。
看到周卫东迈着大步走近,她立刻绽开一个笑容,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