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十七分,灰雾尚未散去,地下指挥所的灯光却已全数亮起。
空气里弥漫着金属冷却后的锈味和电子设备低鸣的电流声。
主控屏上,鲜红的倒计时数字静静跳动:5天23小时42分。
文明试炼的阴影,像一把悬在人类头顶的铡刀,只待时间一到,便斩落而下。
林策站在投影前,目光如刀,落在胖子刘手绘的那张粮仓结构图上。
线条歪斜,比例粗糙,却藏着一座城市最后的命脉——北区应急粮仓B库,储存着三百二十吨压缩口粮,是方圆五十公里内唯一未被污染、未被军方彻底封锁的物资点。
“墙厚1.8米,C40混凝土,内嵌双层钢筋网。”
王振指着图,声音沉得像压了铅,
“顶部雷达阵列全覆盖,红外、微波、震动三重监测。强攻?我们还没靠近就会被炸成渣。”
楚河在控制台前敲击键盘,调出卫星热成像:
“无人机每十二分钟巡逻一次,路线固定。但交叉盲区不超过三秒,突入窗口太小。”
指挥所内一片死寂。
林策没有说话。
他缓缓抬起手,指尖在图纸右下角轻轻一点——那里有一条几乎被忽略的细线,标注着“旧排水支线”。
“他们忘了,”
他开口,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
“这楼是按九十年代抗震标准建的。”
所有人一怔。
“90年代的设计,强调弹性冗余。”
林策调出校园工程数据库,翻出一份泛黄的《区域地质沉降年报》,光标锁定在一组数据上,“过去五年,粮仓地基沉降不均,整体倾斜0.7度。这种微倾斜在常规结构中可以忽略,但在拆除非承重墙时,会引发应力重分布的连锁误差。”
他顿了顿,只要切对第一块,后面的墙,会自己松动。”
王振瞳孔一缩:
“你是说……从内部拆?不爆破、不强攻,把墙‘剥’出来?”
“不是剥。”
林策纠正,
“是引导倒塌方向。我们不是破坏者,是结构的翻译者。”
楚河猛地抬头:
“可你怎么确保压力转移?万一粮垛支撑不住……”
“用粮袋反压。”
林策调出模拟模型,
“B库西侧堆叠区现有小麦袋约四万包,每包50公斤,总质量两百吨。我们先切非承重隔墙,再沿梁柱节点逐段剥离主墙,每拆一米,就用粮袋堆叠形成临时支撑体,让压力自然转移到相邻粮垛上。整个过程,就像……给建筑做微创手术。”
指挥所里一片寂静。
苏晚舟站在角落,战术墨镜还未摘下,眼神却已从怀疑转为凝重。
她看着林策,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这个男人——不是幸存者,不是建造师,而是一个能与钢筋水泥对话的幽灵。
“可通讯怎么办?”
她终于开口,
“军方加密频道全天监听,我们一发信号就会暴露。”
林策转向她,声音平静:
“所以我们不用发信号。我们……伪造命令。”
他转身走向隔离通讯终端,输入一串权限密钥。
屏幕闪烁,接通了叶初音的视频信号。
画面中,女孩蜷缩在金属椅上,脸色苍白如纸,指尖缠着渗血的绷带,可当她看到林策的脸时,眼底骤然燃起病态的光。
“你……你要我做什么?”
她的声音颤抖,却带着近乎虔诚的期待。
林策递出一段频谱采样:
“这是军方‘统一调配’指令的语音签名。我需要你反向提取密钥种子,破解他们的通讯协议。”
叶初音盯着那段波形,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速敲击。
三分钟后,她突然停住,瞳孔剧烈收缩。
“这个声纹……”
她声音发颤,
“不是陆昭本人,是AI合成的。”
林策眼神一冷。
楚河倒吸一口冷气:
“军方在伪造高层指令?测试各地服从性?”
“不是测试服从性。”
林策缓缓道,
“是在筛选‘可控势力’,谁敢质疑命令,谁就是叛乱分子。谁无条件执行,谁就能活久一点。”
他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那我们就……也伪造一个命令。”
五分钟后,楚河将一段加密音频上传至军方应急广播频段。
内容是:
“总参特批令:北区粮仓B库,特许‘筑墙者’安全区调用200吨应急粮,执行编号L-07。授权人:周教授(语音认证通过)。”
“周教授?”
苏晚舟皱眉。
“上周死于灰雾感染的国防大学后勤系主任。”
林策淡淡道,
“他的声纹数据库还在军网公开区,只要语调特征匹配,AI验证就会通过。”
他看向王振:“行动代号‘钻地’,今晚零点启动,路线:校园污水主干管,接入旧排水支线,潜入B库西侧夹层。拆除顺序按我给的路径执行,每一步误差不得超过3厘米。”
王振重重点头:“明白。”
林策最后看了眼倒计时。
5天22小时03分。
他低声下令:“拼图准备。我要【抗噪·白】。”
楚河迅速将那块泛着微光的拼图嵌入通讯中继器。
瞬间,监听频道的杂波被彻底屏蔽,仿佛有一层无形的膜,将他们的声音与整个世界隔绝。
当晚十一点五十八分,六名精锐队员在王振带领下,悄然滑入校园污水主干管。
腐臭弥漫,管道湿滑,但他们动作精准,如同机械般同步。
林策坐在指挥所,双眼紧盯着三维模拟图。
当切割机切入混凝土的瞬间,震动监测仪数值跳动——
“应力变化0.63兆帕,在安全阈值内。”
楚河低声惊呼,
“这和建筑模拟……完全一致!”
林策没有回应。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与图鉴齿轮的脉动同步。
墙,正在被一点点剥开。
而远方,军方监控中心的雷达屏上,某处地下信号流出现了短暂的、无法解释的静默。
凌晨两点四十七分,第一批八十吨粮食被装入密封拖车,沿原路返程。
指挥所内,楚河刚松了口气。
突然,主屏右上角,一个红点闪烁——军方巡逻无人机的热成像系统,捕捉到地下通道出口处的异常热源。
“他们发现了。”
苏晚舟站起身,手已按上腰间枪柄。
林策盯着屏幕,眼神未动。
“不是误报。”
他摘下墨镜,眼神如刀锋扫过数据流,
“地下运动轨迹与污水管走向吻合,热成像轮廓匹配六名成年男性,携带重物。这不是巡逻,是劫掠。”
他抓起通讯器,声音冷得像冰:
“B区外围封锁,无人机升空,装甲小队五分钟内抵达现场,目标——活捉主谋。”
消息传入地下指挥所时,林策正盯着三维路径回放。
第一批粮食已运至安全区边界,密封拖车隐入地下掩体,但返程队员尚未完全撤离。
时间,只剩下三分钟。
“正面冲突必败。”
楚河声音发紧,
“我们没重武器,王振他们还带着设备。”
林策没有动。
他的指尖在桌面上划过一道弧线,像是在丈量某种无形的结构。
几秒后,他抬头,目光落在苏晚舟身上。
“你还有‘观察员’权限?”
苏晚舟一怔,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理论上可以接入军方应急协调频道,但需要身份验证……”
“你不需要被验证。”
林策打断她,
“你只需要让他们相信你是来‘执行命令’的,而不是来‘对抗命令’的。”
他调出伪造音频,再次确认频谱匹配度:
“把‘特批令’通过民用应急波段循环播放,功率调至最大。我要让整片区域都听见——这不是偷,是调拨。”
苏晚舟盯着他,眼神复杂。
她知道这一步跨出去,就是军规的红线。
可她也清楚,若不跨,王振六人全得死在地下。
她深吸一口气,接通公共频道,声音冷静而清晰:
“北区B库行动组注意,我是军方驻‘筑墙者’安全区观察员苏晚舟。接未公开指令,执行L-07调粮任务,授权编号已上传至区域应急广播,请勿干扰。”
几乎同时,楚河启动信号中继,伪造音频开始循环播放。
“总参特批令:北区粮仓B库,特许‘筑墙者’安全区调用200吨应急粮……授权人:周教授(语音认证通过)。”
一遍,两遍,三遍。
民用频道瞬间炸开锅。
其他幸存者营地纷纷侧目,质疑、震惊、艳羡交织成网。
而当陆昭的装甲车冲至地下出口时,苏晚舟已站在了封锁线前,战术服未脱,肩章清晰可见。
“陆上校,”
她直视对方,
“你是在拦截敌袭,还是在阻挠上级命令?”
陆昭眼神骤冷:
“周教授上周已经病亡,你拿死人的声音当令箭?”
“我只听命令内容,不看签发者生死。”
苏晚舟冷笑,
“你要质疑,去查总参档案库。但现在,我以军规第十二条之‘紧急调度权’要求通行——否则,你才是违令者。”
两人对峙,火药味浓得几乎凝成雾。
就在这时,胖子刘突然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军方后勤ID卡,拍在装甲车引擎盖上。
“我叫刘志国,前市应急物流主管,编号L-8832。我参与过B库建设,知道内部结构。这次行动,是我主动提供情报。”他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你们要抓人,可以。但别忘了——谁现在能调粮,谁才有资格谈秩序。”
短暂的死寂。
陆昭盯着那张卡,眼神剧烈波动。
他知道,这种灰色身份的存在,正是军方内部权力裂缝的体现。
不是所有命令都来自顶层,也不是所有执行者都穿军装。
他缓缓抬手,压下狙击手的瞄准镜。
“今晚的事,”
他盯着林策的方向,声音低沉,
“我会报上去。”
“请便。”
林策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平静无波,
“但别忘了——测服从性的是你们,而测人心的,是我们。”
天光微亮,灰雾渐稀。
六道光晕在城市各处浮现,是仅存的六大安全区信号塔。
林策站在仓库顶楼,望着粮食如潮水般涌入地下储仓,图鉴边缘第三圈齿轮纹缓缓闭合,系统提示浮现:
【“精神屏障”激活,污染同步率下降至4.3%】
他下意识揉了揉后颈——那道曾如蚯蚓般蠕动的灰线,如今已不可见。
可昨夜梦境却挥之不去。
叶初音的声音在耳畔回响,轻柔而执拗:
“别信你自己。”
他闭了闭眼,关闭系统界面,低声自语:
“陆昭……你测服从性,我测的是人心。”
就在此时,楚河匆匆奔上楼,脸色发白。
“飞艇信号又动了。”
他声音压得极低,
“顾倾城的私人频道刚刚接入军网频谱,她在调取‘特批令’的原始音频数据——她要拆穿我们。”
林策站在晨风中,灰雾拂过眉梢。
几秒后,他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得诡异:
“联系白薇。”
楚河一愣:“谁?”
“那个记者。”
林策转过身,目光如深潭,
“让她进来。开放粮仓拍摄权限。”
楚河惊愕:
“你疯了?她一进来,所有伪装都会——”
“那就让她看。”
林策嘴角微扬,仿佛早已看见未来的风暴,
“但记住——只准她拍,不准她剪。”
楼下,白薇正站在安全区闸门前,摄像机已开机,镜头对准铁门,眼神炽热如火。
她高声追问:
“林策!你让粮食如潮水般涌入,却封锁真相——你到底在藏什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