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末日拼图:秒建人类安全区 > 第35章 墙会疼,所以它在走
换源:


       墙会疼,所以它在走。

这句话是林策在凌晨三点四十七分写进系统日志里的,没有加任何标点,像一道判决,又像一声低语。

东墙新生段已经延伸至地下四十六米,速度恒定得近乎执拗——每日1.3米,不多不少,仿佛被某种古老节律精确校准。

拼图纹路在岩层中自行重组,勾连成网,如同活体神经突触般不断分叉、连接、放电信号。

林策调出“超频拼图图鉴”的后台日志,瞳孔微缩。

【文明·金】核心的能量输出曲线呈现出规律性的波峰,每一次跃升都恰好对应一次低频脉冲,频率为7.83Hz——地球舒曼共振基频,也是叶初音生前截获的全球几何光斑信号主频。

“不是我在控制它。”林策盯着数据流,指尖轻敲桌面,“是它在回应什么。”

他调出光斑信号数据库,将墙体延伸路径与全球已知遗迹坐标叠加。

刹那间,一幅令人窒息的图景浮现:所有几何光斑的投影轨迹,竟与拼图纹路的旋转方向完全重合,构成一个巨大齿轮体系的虚拟轮廓。

而他们这座安全区,正位于其中一齿的咬合点上。

“这不是防御工事。”他低声说,“这是钥匙。”

顾倾城的飞艇群在黎明前完成最后一次地质扫描。

报告显示,地下断层带内填充着高密度能量结晶,呈螺旋链状排列,其结构与图鉴界面的齿轮纹旋转轨迹吻合度高达98.6%。

更诡异的是,这些结晶并非静止,而是以极缓慢的速度发生位移,像是某种沉睡巨物的呼吸。

“它在动。”顾倾城站在指挥舱内,声音罕见地发紧,“唐影刚破译出信号里的坐标序列——那不是地点,是轨迹。一个移动的坐标。”

林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叶初音最后一次实验前的模样。

她戴着隔音耳机,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嘴里念着:“墙不是墙,是伤口。缝合它的线,必须来自同一块布。”

当时他以为那是疯话。

现在,他开始怀疑,自己一直理解错了“安全区”的本质。

苏晚舟带队深入延伸段末端时,天刚亮。

防护服的头灯切开黑暗,照见墙体表面渗出的暗红液体,像汗水,又像血。

检测仪显示其成分与“源点机械心脏”流出的“眼泪”一致——那种曾在第三层天梯时导致数百觉醒者精神崩溃的液态记忆载体。

她摘下手套,贴耳于墙。

震动传来,极低频,穿透骨膜,直抵脑干。

像是无数人在用同一种语调低语,却又无法分辨词句。

她录下音频,传回主控室。

林策接入叶初音遗留的共振滤波器。

设备嗡鸣,滤波算法层层剥离噪声,最终还原出一段模糊音节——

“……归位……缺片……补墙……”

声音戛然而止。

实验室陷入死寂。

林策盯着波形图,手指缓缓收紧。

他知道这声音意味着什么。

安全区不是终点。

它是拼图系统的一部分,是尚未完成的“墙”在现实世界的投影。

而【城墙·白·1/108】,不过是系统在初始阶段启用的临时替代模块。

真正的墙体,必须由全球散落的拼图遗迹共同激活,才能形成闭环。

换句话说——他们一直以为自己在建造庇护所。

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回应一个跨越维度的召唤。

“如果墙体停止延伸……”唐影站在数据屏前,声音发涩,“会发生什么?”

林策没有立刻回答。

他调出【文明·金】的能量耦合模型,模拟中断牵引的后果。

下一秒,系统弹出红色警告:

【警告:能量回涌风险等级S 】

【预测结构崩解概率:87.3%】

【影响范围:当前安全区全域,预计死亡人数——12,409】

“不能停。”韩骁站在门口,声音沙哑,“昨天晚上,三区有个孩子梦见了墙在哭。醒来后,他画了一幅画——墙裂开了,里面伸出很多手,抓着地上的拼图往回塞。”

林策抬头,看向监控画面中那道沉默延伸的墙体。

它穿岩破土,坚定不移,像一根寻找母体的根须。

他忽然想起图鉴初次激活时的提示:【拼图完成度0.93%】。

那时他以为这只是个进度条。

现在他明白了,那是一个倒计时。

灰雾第四层天梯已开启,第五道考题通过,而“天梯判官·零”的降临仅剩不到二十小时。

全球拼图竞拍频道的竞价仍在飙升,各国争夺高阶拼图如疯如狂,却无人察觉——真正的游戏规则早已改变。

他们争的不是力量,是资格。

谁能在墙体抵达源头前,凑齐最后一块拼图?

谁又能承受,当“墙”真正归位时,世界必须付出的代价?

林策站起身,走向主控台。

他的手指在界面上轻点,调出安全区全域结构图,将东墙延伸路径标为红色动态线,终点处打上一个问号。

然后,他按下全域广播键。

三秒静默。

“所有人注意。”他的声音冷静如常,却带着某种不容置疑的重量,“从现在起,东墙延伸区域列为最高优先级管控区。任何干扰牵引的行为,视为一级威胁。”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叶初音的录音笔上。

“我们一直以为,是我们在建造安全区。”

“但也许……是安全区,在寻找我们。”林策站在主控室中央,环视四周。

苏晚舟已整装待发,战术外骨骼泛着冷光;顾倾城坐在能源中枢前,指尖悬在【文明·金】核心的应急协议按钮上方,神色复杂;唐影正将最后一组数据导入拓扑模型,屏幕上的长江流域被切割成无数动态网格,每一块都在闪烁、重组,如同拼图自行寻找归属。

“逆向溯源计划,启动。”林策声音不高,却像刀锋划过寂静。

他没有再多解释。

时间不允许。

墙体仍在延伸,而每一次脉冲都像在敲打世界的底线。

他们不能再被动等待遗迹浮现——必须主动刺入灰雾的节奏间隙,抢在下一个“节点”成型前抵达。

72小时,是系统推演的极限精度窗口。

18分钟,是空间凝滞所能维持的最长稳定期。

错过,就意味着下一次计算要等七天后,第五层天梯彻底固化,届时裂缝将不可逆地吞噬整个中纬度生态圈。

林策调出三维拓扑模型,全息投影在空中展开。

教学楼废墟的裂缝走向与图鉴齿轮纹相位差形成干涉条纹,灰雾涌动周期则作为时间轴嵌入其中。

三重变量交汇,最终收敛于一处——长江三峡某段未标注于任何民用地图的隐秘河谷,坐标偏移老航道近17公里,常年被雾瘴封锁,连卫星都难以穿透。

“这里不是自然地貌。”唐影低声说,“岩层结构呈现人工折叠特征,像是……被什么东西从内部撑开又缝合过。”

林策盯着那一点红光,脑海里忽然闪过叶初音最后留下的那句疯话:“缝合它的线,必须来自同一块布。”

他闭了闭眼。

原来如此。

那些拼图遗迹,不是散落。

是被撕裂后强行封印的“接口”。

“我带队。”他说。

苏晚舟皱眉:“风险太大,至少带一队突击组。”

“人越多,扰动越大。”林策摇头,“凝滞窗口对生物信号极其敏感,超过三人就会引发坍缩预警。而且……”他看向图鉴界面,【跨区域词缀共鸣预备态】的提示仍在跳动,金色字体微微震颤,仿佛感应到了什么遥远的召唤,“这不是战斗任务,是‘接入’。我们需要的不是火力,是精确。”

顾倾城猛地抬头:“你要用自己做锚点?”

林策没否认。

他知道她在怕什么——怕他又动用“时间回档”,怕他在未知中死去,怕这一次连重启都无法挽回。

但他更怕停滞。

“【文明·金】交给你。”他走到她面前,将核心密钥卡插入她掌心,“熔断协议已设定。72小时,无信号,就唤醒他们。”

“他们”是谁,两人心知肚明。

老校长、已故教授、第一批牺牲的建造师……那些被系统封存的“人格映像”,是最后的防线。

顾倾城咬唇,终是点头:“我等你回来结算账单。”

林策扯了扯嘴角,没说话。

临行前,他独自走向东墙延伸段。

混凝土与拼图纹融合的表面仍在缓慢前行,暗红色液体如泪痕般滑落。

他伸手触碰,冰冷中竟有一丝微弱的搏动。

“你不是在逃跑……”他轻声说,像在安慰一面墙,也像在说服自己,“你是在带路。”

话音落下的瞬间,图鉴猛然震动。

【检测到跨区域词缀共鸣预备态——目标:长江流域】

【新增词条预载入:水域·侵蚀型·???】

【警告:未知符文场干扰概率上升至63.8%】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三峡深处某段死寂河谷。

浓雾翻滚,水面如镜,毫无波澜。

忽然,一道几何光斑自河底升起,缓缓浮出水面,映照在岩壁之上。

紧接着,岩石龟裂,血色符文逐字浮现,像是由某种看不见的手刻下——

“乱序者止步”

空气中,响起极低频的震颤,仿佛大地在呼吸。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