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不躺平老朱求我打造日不落 > 第1章 不当藩王,从设计座椅开始赚钱(求收藏鲜花)
换源:


       大明洪武,紫禁城武英殿旁的凉亭里。

7岁的辽王朱植正四仰八叉地躺卧在石凳上。

他穿着一身明黄色的锦缎小袍,脸蛋圆嘟嘟的,看着像个普通的孩童。

可没人知道,这具身体里装着的,是个30多岁的现代大叔灵魂。

凉亭外站着两个侍从。

一个是穿着青色宫装的女官,名叫翠云。

另一个是梳着双丫髻的小宦官,名叫小福子。

翠云见日头西斜,上前两步轻声提醒。

“殿下,时辰不早了,该回偏殿用晚膳了。”

朱植懒洋洋地睁开眼,心里叹了口气。

这穿越过来的日子,已经整整一年了。

他还记得去年,自己在家清理鱼缸时,不小心碰漏了电。

再一睁眼,就变成了刚满6岁的朱植,朱元璋的第十五子。

这一年来,他早就摸清了自己的身份。

生母是李贤妃,在后宫四妃之中,地位不算低。

可他更清楚历史上的自己。

13岁就要离京就藩,之后历经好几朝,一辈子都困在封地。

想到这儿,朱植坐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知道了,这就去。”

他迈开小短腿,朝着偏殿的方向走。

翠云和小福子赶紧跟上。

朱植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

宫里的规矩他早就摸清了。

未成年的皇子皇女,都得跟着生母住。

这倒是能常常见到母妃,可也少了不少自由。

尤其是这吃饭的规矩,更是让他头疼。

明朝讲究分餐制,每人一套餐具。

盘子是青瓷的,筷子是象牙的,讲究得不行。

可规矩也多,吃饭不能吧唧嘴,不能掉米粒,连夹菜的顺序都有讲究。

他一个现代来的糙汉子,哪习惯这个。

可身在皇家,又不得不遵守。

很快就到了偏殿。

李贤妃已经坐在桌边等他了。

李贤妃穿着一身绣着海棠花的粉色宫装,发髻上插着一支赤金步摇,容貌秀丽,气质温婉。

见朱植进来,她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

“植儿来了,快坐下。”

朱植走到桌边坐下,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母妃。”

宫女们很快把饭菜端了上来,四菜一汤,都是精致的小菜。

李贤妃拿起筷子,却没先吃,而是看着朱植。

“今日在国子监的课业如何?先生可有夸赞你?”

朱植一边夹了口青菜,一边回道:“还好,先生说我背书还算用心。”

李贤妃点点头,眼神里带着几分担忧。

“你如今也7岁了,再过几年就要就藩了。

到了封地,可得好好管理,别丢了皇家的脸面。”

朱植嘴里应着“孩儿记下了”,心里却一阵发酸。

他知道,一旦就藩,再想回京城见母妃,就难如登天了。

他抬眼看向李贤妃,见她眼底藏着一丝孤寂。

深宫之中,哪怕是贤妃,日子也不好过啊。

皇帝朱元璋最宠爱的是马皇后,其他妃嫔,不过是点缀罢了。

想到这儿,朱植心里更不是滋味。

李贤妃没察觉他的异样,又接着说:“对了,明日休沐。

父皇传了旨意,让才人以上的嫔妃,还有各皇子公主,都去太液池泛舟。

中午就在观星亭用膳。

这还是皇后娘娘提议的,想让父皇放松放松。”

朱植眼前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

“那孩儿明日跟母妃一起去。”

李贤妃笑着点头:“好,明日你跟我一起。”

一顿饭很快吃完。

朱植起身向李贤妃行礼,准备回自己的寝宫。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贤妃轻轻叹了口气。

一旁的贴身宫女兰心问道:“娘娘,您怎么了?”

李贤妃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植儿这孩子,跟别的同龄孩子不一样。

不怎么活泼,也不太跟人亲近。

不像英娆,又聪慧又贴心,还常来给我请安。”

兰心赶紧安慰:“殿下性子沉稳,也是好事,将来定能成大事。”

李贤妃没再说话,只是望着窗外,眼神复杂。

而另一边,朱植已经走出了偏殿。

他知道母妃的顾虑,可他一个30多岁的灵魂,怎么可能跟一群小屁孩玩到一块儿去。

他甩了甩头,不再想这些。

明日去太液池,说不定能见到朱元璋。

得好好表现,争取给朱元璋留个好印象。

毕竟,他可不想13岁就被打发去封地。

想着明日的行程,朱植加快了脚步,朝着自己的寝宫走去。

……

朱植跟着翠云和小福子,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寝宫不算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刚进门,就有四个侍从迎了上来。

三个婢女,一个小宦官。

领头的婢女穿着浅绿色宫装,眉眼间透着几分干练,她是青黛。

青黛是李贤妃亲自挑选的亲信,专门来照顾朱植的起居。

剩下两个婢女,一个叫夏荷,一个叫秋菊,负责日常的穿衣、洗漱这些琐事。

那个小宦官梳着圆髻,个子不高,脸上带着几分憨厚,他是小禄子。

小禄子是个孤儿,被送进皇宫后,就被指派给朱植当伴读,也是他为数不多的玩伴。

“殿下,您回来了。”青黛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

“嗯,准备一下,我要更衣洗漱。”朱植点点头。

夏荷和秋菊赶紧上前,拿出干净的衣物。

小禄子则站在一旁,帮着递些毛巾之类的小东西。

朱植一边任由她们伺候,一边在心里盘算。

宫里不太平,后宫争斗从来就没断过。

李贤妃位高,难免遭人嫉妒。

青黛不仅是来照顾他,更重要的是替李贤妃看着他,防止有人暗中使坏。

这点,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更衣洗漱完毕,朱植坐在了书桌前。

桌上铺着一张宣纸,旁边放着一方砚台和几支毛笔。

他看着眼前的东西,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他心里有两个目标,必须尽快实现。

第一个是赚钱。

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不管在什么时候都适用。

第二个是进入朱元璋的视线,让朱元璋记住他,将来能留在京城,不用去封地。

为了赚钱,他早就开始准备了。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本子。

本子上记满了各种东西,都是他前世在短视频里见过的简易日常用品制造方法。

像什么改良的肥皂、简易的纺纱机之类的。

虽然只有大体方向,没有太高深的技术,但在这个时代,足够用了。

这些,就是他未来赚钱的本钱。

“殿下,您在想什么呢?”小禄子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

夏荷也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过来,放在桌上。

“殿下,喝点茶暖暖身子吧。”

朱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没什么,就是在想以后的事。”

小禄子挠了挠头,小声说道:“殿下,我就想以后能天天吃饱饭,不用再挨饿了。”

他是孤儿,以前经常吃不饱,能有现在的日子,已经很满足了。

夏荷听了,看着朱植,眼神里满是关切:“殿下,我只希望您能健健康康的,平平安安长大。”

夏荷的话,像一道惊雷,在朱植脑海里炸开。

他猛地反应过来。

他现在才7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可他每天在国子监要读好几个时辰的书,一直坐着,很容易影响身体发育,万一要是驼背了,那可就麻烦了。

不行,他必须重视起来,得健康茁壮地成长。

想到这儿,朱植起身,从书桌下的一个带锁木盒里拿出了一叠图纸。

这些图纸,都是他之前凭着记忆画下来的。

这次,他打算设计一套改良版的桌椅。

现在用的传统桌椅,坐着太不舒服了,长时间下来,肯定对身体不好。

他先拿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张3米长的书桌,还有一把1.6米高的座椅。

“要是能用紫檀木做就好了,可惜现在没那条件。”朱植看着图纸,小声嘀咕。

而且,这桌椅上也不敢雕龙刻凤,太张扬了,容易招人眼。

他摇了摇头,把这张图纸放了回去。

随后,他重新拿出一张宣纸,拿起毛笔,开始绘制新的图纸。

这次,他要画一套简易的办公桌椅,适合日常看书、记录东西就行。

很快,一张简易的桌椅图纸就画好了。

朱植看着图纸,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这个了。”

他抬头看了看书架。

书架上摆满了书,有四书五经,有农书,还有各种史书。

这些书,都是李贤妃让李氏族人从宫外收集来的。

他之所以要这些书,就是为了将来自己“发明”东西时,能有个借口,说是从书里看到的,不会让人起疑心。

可图纸画好了,新的问题又来了。

他不会木工,也没有材料,怎么把桌椅做出来呢?

他看向青黛,问道:“青黛,宫里谁负责做家具啊?”

青黛想了想,回道:“殿下,宫里的内官监负责制作家具这些东西。”

朱植眼前一亮。

“好,明日我就去内官监,让他们把这桌椅做出来。”

“殿下,明日您不是要去太液池泛舟吗?”青黛提醒道。

朱植拍了拍脑袋,差点把这事忘了。

“没事,先把图纸准备好,等从太液池回来,再去内官监也不迟。”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青黛看了看外面,说道:“殿下,时辰不早了,明日还要去游园,您该休息了。”

朱植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古代就是这点不好,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晚上除了睡觉,没别的娱乐项目。

“知道了。”

他站起身,朝着床的方向走去。

夏荷按照皇宫的规矩,留下来值夜。

朱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没办法,他只能开始数羊。

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

他在心里默默数着,等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