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路上,苏雅雅她们正好遇见村长家的媳妇苏氏。
苏氏正挎着篮子从田埂上走来,远远瞧见苏雅雅背着个大筐,顿时心生好奇。
“雅雅啊,你这是摘了个啥?我活了这么些年,还从没见过这种草苗。”
“苏婶儿,这不是草,是地瓜苗。”
“我们最近在山上找到的新东西,结的地瓜又甜又糯,奶奶说拿回去种种看,秋天要是收成好,以后就能当饭吃了。”
她顿了顿,见苏氏仍有些疑惑,便继续说道:“您要是有兴趣,也去山上采点,这叶子还能炒着吃呢,味道可新鲜了。”
说完,苏雅雅冲她笑了笑,脸上的笑意如春日暖阳般温和而真诚。
苏氏站在原地,目光追随着苏雅雅远去的身影,眉头微微蹙起,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片刻后,她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然后猛地一转身,提起裙角,迈开步子便朝山道走去。
苏眠眠到家后,没有多做歇息,径直走到屋后。
她将那一捆番薯苗从背筐里取出来,轻轻放在墙角阴凉通风的地方。
安置好番薯苗后,她才回到院子里,开始整理今天采来的野菜。
家里已经晒了不少野菜干,都是前些日子辛苦采摘晾晒的。
近来山里的野菜越来越少。
但无论如何,自家这些干菜够吃一阵子了,至少能撑过春末。
几个人围坐在院子里,边整理边商量着接下来的安排。
苏眠眠提议下午再去山里捡点柴火。
这话一出,大家纷纷点头附和。
其实苏眠眠并不完全是冲着柴火去的。
她只是想找个顺理成章的理由,再上一趟山。
她总觉得那片偏僻的坡地有些不同寻常,希望能发现点其它东西。
她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株野菜的叶子,眼神却早已飘向了远处的山林。
正说着,院子外传来一阵沉闷的脚步声,还有车轮碾过碎石的“咯吱”声。
紧接着,苏老三和苏云东推着一辆老旧的手推车出现在门口。
两人脸上全是汗,衣服也被露水和尘土弄得有些斑驳。
李氏见状,连忙从屋里端来两碗凉白开。
苏老三和苏云东接过水碗,顾不上说话,仰头就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了个干净。
水顺着嘴角流下,他们抹了把脸,喘着粗气,这才开始从车上往下搬东西。
手推车上的货物堆得高高的,用麻绳紧紧捆住,外头还盖着一层油布防尘。
大家围上去一看,车上堆的全是豆子。
有人瞪大了眼睛,忍不住问道:“哎哟,买这么多豆子干啥?家里又不做那么多豆腐。这少说也有五十斤吧?”
苏老三咧嘴一笑,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
“今儿个卖豆腐的时候,来了个穿得体体面面的掌柜的,说是镇上‘福满楼’的采办。他尝了我们家的豆腐,直夸味道醇厚、豆香浓郁,说以后要天天来订,一天要二十板!还当场掏出一两银子当定金,说是信得过咱们。”
说着,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和一小块亮闪闪的银子。
那纸是官印的契约,上面写着商号、数量、价格和期限,字迹工整。
银子则是一小块碎银,足有二钱重,在阳光下白花花地闪着光。
大伙一见那银子,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但谁也没起歪心思,更没人动贪念,只是由衷地为这个好消息感到高兴。
“因为是长期合作,我也没想着多赚,给了他个便宜价——三百文二十板豆腐,量大还包送货。掌柜的很满意,当场就签了两年的合同。从明儿起,每天准时送二十板去福满楼后厨。”
苏老三顿了顿,又继续开口。
“明天我和东哥儿先去送一趟货,正好赶上镇上赶集。送完货,咱们还能顺路拉一车豆腐去街上卖,多赚些零花。”
等到苏老爹和苏老太从田里干活回来,一家人又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听完后,苏老爹缓缓点点头。
“明天赶集,路远,村子到镇上少说也有十几里地,推车来回太累人。让老二和河儿一起去吧,两个年轻力壮的,路上也能互相照应。”
他抬眼看了看院子里的旧推车,又说道:“家里还有辆旧推车,虽然用了有些年头,车轴有些松,但修一修还能用。推它去,省得来回折腾,耽误工夫。”
“开荒的事就交给我和老大,你们放心去镇上。别耽误了地里的活计,春耕要紧。”
大伙听了,纷纷点头,都觉得这安排妥当周全。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都在为明天做准备。
这边,苏老太刚见到那几只毛茸茸的兔子,脸上就笑开了花。
她一把拉住正蹲在门口整理柴火的苏老爹,声音都激动得有些发颤。
“老头子,今天真是走大运了啊!你瞧瞧,先是眠眠几个在山上费了好大劲儿逮住了这几只野兔子,活蹦乱跳的,皮毛也光亮,一看就肥实;紧接着,又跟镇上的豆腐坊谈妥了那笔豆腐的活儿,以后每天按时送两板豆腐过去,一板一百五十文,稳稳当当就是三百文进账!这一来一去,好事都赶在一块儿了!”
说完,她满脸喜气地走出堂屋,走到院子里,扯着嗓子叫来三个儿媳妇。
三人闻声连忙从各自的屋子里跑出来,站在她面前听吩咐。
苏老太拍了拍手。
“公兔呢,干脆利落地宰了,今儿晚上咱们就炖一锅香喷喷的兔肉,给孩子们补补身子。母兔先别动,留着养着,我看它肚子鼓鼓的,八成是怀着崽子呢,再养个十来天,就能生下一窝小兔子,那可就是一大家子了,将来还能卖钱,也能留着吃肉,多好!”
苏老二家的儿子苏二祥正蹲在兔子笼子前,听见奶奶这话,立马跳起来。
“奶,等小兔子出生了,我能养一只吗?不,要两只!我保证会好好喂它,天天给它割青草,按时添水,绝不会让它饿着病着!”
苏云楠站在他旁边,也使劲点头。
“我也想养,奶,我也能照顾得好。”
苏眠眠则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盯着笼子里的母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