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猜测,应当是在永靖三十五年时,那观内突然发生了一件令他们——老国师,先帝,甚至还有可能包括时为国师弟子的楚无星——一件令他们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大事。
——这件事,促使先帝等人不得不放弃通玄观这样现成的“风水宝地”;乃至逼迫着他们,一度不得不暂时终止了他们那有违天理的可怖试验。
而能达到这等效果的“大事”……
姬明昭皱着眉头,下意识垂眸瞄了眼自己的掌心。
那册子这会还被压在她卧房里的床板子底下,但她还记得那旧道观内的大致布局。
从那道观自身所处地角,及其观中建筑的整体排布来看,她不认为这里具备大批量关押身负武功的江湖弟子们的条件,但它似乎很适合被人拿来排门设阵。
先前她自己在那观中大殿与疯道人搏命时的亲身体验,以及崔谨时适才提到过的、他们曾经“翻找过通玄观,却并未找到任何弟子的踪迹”,也很能辅助着证明她这一推论。
如此说来,通玄观应该是他们进行“试验”时的主要场地,而不是关人的囚牢——
那么,因“‘试验品’们集体出逃,而导致通玄观内秘密被暴露于人前的概率大大增加,先帝等人被迫放弃此处”的这一可能,基本可以被排除掉了,那册子上并未出现过“试验品”的逃逸记录,而她也没听崔谨时提起过他们在那之后还曾找见过那五大派的“幸存弟子”。
不是大规模的囚徒逃逸……那剩下的,就唯有还是那试验本身出了什么不可预计的问题……
她想,或许是那试验出人意料地突然成功了,但这“成功”却不是先帝等人一开始想要的那一种,或是由此延伸出了更为复杂、更加难控,且更要人老命的意外。
这意外说不定已然大得关乎到了国||统,抑或一不小心就得让他们通通亡命于此……
总之,人类趋利避害的求生本能令他们干脆且果断地放弃了这里,转而将目光挪移到了其他地方。
于是通玄观就这样毫无征兆地成了一座废观,像崔少卿他们这等不通道术又不了解观中布局的“外行”入内,也很难能找得到那些稀奇古怪的机关阵法。
当然。
也或许,造成这一切的,不是那试验的忽然成功,而是先帝等人在永靖三十五年——那试验秘密开启的十数年后的某一天终于意识到,“长生”自始至终都只不过是个荒谬的悖论,那个试验永远都不会成功,而这世间也根本不存在真正的长生。
这种迟来的真实一向比预支的幻想更让人难以接受——尤其是,先帝的天寿,显然见的已所剩无几,可他们之前却在这种不可能达成的、毫无意义的鬼东西上,浪费了人生极为宝贵的十几岁春秋。
——并为此搭上了他一个儿子,加上成百上千乃至成千上万,大鄢无辜的子民们的性命。
这样巨大的落差感和羞恼感是会让人癫狂的——不过,相较于这一条推论,她还是觉着方才的那条要更可靠上一些。
毕竟,直到她被那疯道人抓进通玄观旧址时,被那老道挂在嘴边的执念仍旧是那个“长生”,且他在抓人时,似乎也有很强的倾向性。
她觉着,他这怎么瞧,也不像是曾被“长生是悖论”打击得发了疯的样子——倒更像是在偶然经历过一次不完整的成功后,绞尽脑汁地改良了“选材”、革新了技巧,想要通过这种种更严苛细密的改变,去复刻他曾经的辉煌。
而且,若顺着“他们可能成功过”的这一条猜测继续向下推演,后面的路子,走起来也会比其他推论更为顺畅。
她完全可以先这样尝试着复现下当时的场景。
姬明昭眼瞳轻晃。
——在经历数不尽的失败后,于某种极端的巧合下,先帝等人的试验获得了偶然的“成功”。
但这次“成功”得并不彻底,那个碰巧得到了虚假长生的“试验品”可能很快死了,或是他(她)身上发生了某些比死亡更恐怖的事。
为了避开由此产生的后续灾祸,先帝等人被迫废弃了通玄观,可在那之后,他们却发现,无论他们继续做出怎样的尝试,他们也终究无法再触及到他们曾经见识到的那类“长生”——哪怕它是假的。
由是天寿本就已近大限的先帝死了心,但那一直以来主导着这长生试验的老国师却不肯放弃。
他不断反复咀嚼品味着他那次的试验,并试图从中总结出更多关键性的经验——他就这样在他日复一日的盘算里日渐疯魔,并在先帝驾崩后的第三个月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疯子。
为了保住国师府和天家的颜面,彼时刚登基的她的父皇,对外自然只能宣称老国师是随着先帝去了。
而后从前常日陪伴在先帝左右的“老国师”正式消失于大鄢境内,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不时出没在京畿、内功高强却又行迹疯癫的无名老道。
——一个很丝滑的推论。
但其中还不乏疑点。
至少她能立时想到的就不止一个。
比方说,楚无星在这里面终竟扮演了个什么样的角色?
他对当年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知道的到底能有多少?
又比如说,拥有那等道行、内功又深厚到此等地步的老国师,真的只是因为那记长生执念,而疯魔至此的吗?
这中间会不会曾有人悄悄做过些什么,由此加深了他的执念、加速了他的发疯过程,并加剧了他的疯癫程度?
再比如说……她从一开始就没能理解得了的,她皇祖父那个真心实意想过要放弃皇位、随友人们纵情江湖的念头。
这其实是个相当不符合他性格的想法。
——不是说身在天家,便不能追求自己想要的那种“自由”,这问题的关键在于“责任”。
他身为一国储君所该肩负起的职责,他身为天家子孙所该达成的任务。
都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那么,天家子孙享受着天下万民之俸,就理应为天下万民谋福。
纵情江湖是不错,可那对他而言——对这个温和仁善、文武双全的储君而言,却实在是一种逃避。
所以,他在逃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