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三十八章 程诺的合同
换源:


       一周后,苟俊在围脖和颇具影响力的视频网站账号同步更新了一条长达二十五分钟的视频,标题是:

《我骂过它值四万?现在我来告诉你它凭什么》

视频没有剪辑和美化,真实记录了他从质疑到震撼的全过程。

他用镜头细致地展示了每一道工序的复杂,计算了难以想象的工时,

特写了爷爷那双满是老茧粗糙坚韧的手,

也拍下了一个普通女工因为一个小瑕疵而果断返工时那心疼却坚定的眼神。

视频的最后,他说:“以前我觉得贵的是牌子,是设计。

现在我知道,真正贵的,是时间,是手艺,是那种愿意为一点完美死磕到底的蠢劲。

这东西,没法工业化量产,所以它注定属于少数人。你可以不买,但请别轻易骂。

因为我们骂掉的,可能不仅仅是四万块钱,而是一种快要消失的、对待器物的郑重。”

这条视频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网络。舆论风向发生了180度的大逆转。

“原来这么复杂…对不起,是我浅薄了。”

“虽然买不起,但敬佩这份匠心。”

“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啊!”

“看完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物有所值。”

订单后台的咨询量再次暴涨,这一次,多了许多真诚的询问和尊重。

赵家媳妇看着手机上的好评,眼眶有点湿:“这下…这下心里踏实了。”

王婶再去赶集也挺直了腰杆,仿佛打了一场大胜仗。

柳青看着这一切,没有太过兴奋。

她知道,这场磨炼让工坊熬过了一关,但也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市场的残酷与多元化。

价值,需要坚持,也需要被看见和理解。而这条路,他们还刚刚走了一小步。

柳藤椅价格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告一段落,柳青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程诺此时打来电话表示关心之后,期待尽快开启合作,并委婉询问合同大概反馈时间。

柳青才想起前几天自己主动提起合作,对方立刻寄过来的合同草案。

因为各种问题拖延这么久,不由得为自己的工作效率感到惭愧。

拾光文创的合同审核终于提上日程。

张磊拿出那份被他画满记号、贴满便签的合同草案放在收拾干净的办公桌面上。

爷爷坐一旁,柳青周明王婶几个人围着桌子,就这么讨论起来。

张磊深吸一口气,开门见山。

“合同整体框架没问题,分成和预付金条款甚至比想象中好。但是,有几个地方,我们必须警惕。”

他翻开合同,指着用红笔圈出的部分:

“设计版权归属方面,这里写的合作期间基于本项目产生的所有设计成果版权归双方共有。”

“但‘基于本项目’这五个字定义很模糊。如果程诺那边提供了设计思路甚至草图,我们把它实现了,算不算基于本项目?”

张磊的语言铿锵有力。

“如果算,那以后我们工坊自己做的类似设计,会不会也有版权纠纷?”

周明马上摇头:“这不行!我们的手艺,我们的设计,凭什么跟他们共有?”

柳青眉头紧锁,示意张磊继续。

“再看这里的次品处理权。合同规定,未达到双方约定质量标准的作品,需由拾光文创进行处理。”

“这听起来合理,但处理包括销毁、折价销售甚至拆解研究。”

“如果我们有不满意的作品,想自己留下研究或者送给乡亲,可能都不行,必须经过他们同意。”

王婶担忧地看看柳青:“那要是他们把我们觉得还能用的东西,随便便宜卖了,不是砸我们牌子吗?”

张磊继续指着合同下方一处标记正方形划横线的地方。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合同希望签五年独家。”

“这五年内,我们工坊所有柳藤及混合材料家具品类,只能通过拾光文创的渠道销售。”

“这个范围太广了,几乎把我们未来创新的路都堵死了。而且违约金数字很高。”

爷爷听到这里,哼了一声:“看看,我说什么来着。绳子这就递过来了,就看你愿不愿意往自己脖子上套了。”

大家一时陷入沉默。

张磊继续翻开下一页。

“拾光文创享有承物系列产品的独家销售代理权及优先合作权,这个优先合作权范围很模糊,以后我们开发其他新产品,会不会受限制?”

柳青佩服地点点头,这句话的歧义一般人真不会注意到,弄不好以后就会产生纠纷。

张磊又指着一个三角号后面铅画线的一行字,

“双方应共同维护承物品牌的整体形象和市场定位,这话没问题,但解释权归谁?如果我们的发展和他们的规划有冲突呢?”

张磊抬头看了看大家,又伸手翻到倒数第二页。

“最后是这个附件二的品牌关联条款,要求我们在所有承物系列宣传物料中,将拾光文创的商标与清河柳编并列,拾光文创在前,且字号不得小于我方……”

把整本合同解释完,张磊眉头紧锁看向大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程总人不错,但是这些条款像是在给我们套上一个精致的缰绳,一开始感觉不到紧,等想跑得快了,可能就会被拉住。”

爷爷点燃他的烟袋锅子,眯眼望向外面忙碌的众人,良久才说:

“人家给吃饭的勺子,肯定想攥在自己手里。天底下没白吃的宴席。”

他转过头看柳青:

“你想的是眼前这碗饭,人家想的,可能是往后一整张饭桌都该怎么摆。”

他用烟袋锅指了一下合同:

“这白纸黑字写出来,就和编筐起底一个样。筐底打窄了,筐口就别想扩多大。规矩定死了,往后你想伸伸胳膊伸伸腿,就难了。”

爷爷的话虽然朴素,却一针见血。他虽然不反对,自始至终也是不支持的。

程诺看好的是清河柳编的潜力,想要将这潜力纳入拾光文创的体系内稳步发展。

而柳青想要的,是工坊自身能拥有更独立的、不受限制的生长空间。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差异。

柳青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目光扫过众人。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她抿了一下最近因上火干裂的嘴唇。

“合作还是要合作,这是工坊走出去的好机会。但条款,必须要求改。”

柳青的心里早已决断,也早就猜到合同会有很多陷阱。

如今被张磊一一罗列出来,又经过众人讨论,可以清楚明了的跟对方谈了。

她感谢了因为连续工作累的眼圈发黑的张磊,然后根据讨论结果,自己动手起草了一份《关于“承物”系列合作合同的修订建议》。

在这份建议里,她清晰地表达了清河柳编工坊的意见,逐一打出了补充条款。

她先列出了产品创新的问题,工坊独立完成的创新,版权完全自主;双方共同开发的创新版权共有,但工坊享有无偿使用权。

接着对于残次和不合格品,柳青也明确写出必须返回清河柳编工坊,工坊有权自行处理。

还有此次合作仅限于承物系列产品,这点柳青着重强调并做了补充。工坊其他产品线,如普通柳编制品,水波纹灯罩等,保持完全独立。

承物系列产品的衍生品,清河柳编工坊必须保留主导权,利润占比也要高。

关于合作标识,柳青写道:

清河工坊是创作主体和商标所有方,应在宣传中占据突出位置。拾光文创作为市场合作方,Logo可并列,但字号和位置需有主次之分。

她写得不卑不亢,既肯定了程诺的诚意和合同的价值,也清晰地划出了工坊必须坚守的底线。

还有就是签约年限问题,这点柳青思考了很久,三年?五年?都不合适,最安全的合作模式是一年签一次。到期再续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