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眼的光让她下意识地抬手遮挡。不是手机屏幕的光,而是...阳光?
柳青猛地坐起,发现自己不在熟悉的房间,而是置身于一间简陋的土木结构房屋中。粗布被褥,泥土地面,木窗棂糊着泛黄的纸。
“小妹快起来,爹今日要从府城回来了!”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推门而入,身着古装,脑后束着发髻。
“三哥...”这个词莫名其妙地从她嘴里溜出来,仿佛她一直这么称呼对方。
“起床了”少年笑着摇头,“快些,娘蒸了黍糕。”
随着少年走出房间,柳青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匠神系统激活成功】
【绑定宿主:柳青(柳小丫)】
【年代:大明嘉靖三十七年春】
【地点:杞源县】
【任务:见证龟背纹诞生,守护柳氏编织技艺,确保其被宫廷档案记录】
【系统功能:材料识别、工艺分析、历史档案查询】
半透明的系统界面突然浮现在眼前,柳青差点惊叫出声。
什么情况?她回到了明朝?还成了自己的祖先?
柳青彻底懵了。系统?这不是网络小说里才有的东西吗?
她穿越了?还是进入了某个极其真实的梦境?
眼前的院落里,几个年龄不一的男孩在劈柴、挑水、编织柳条。
一位中年妇女在土灶前忙碌,炊烟袅袅。
“小丫,发什么呆?快来。”妇女招手,那应该是“娘”。
柳青条件反射地走过去,大脑还在努力处理眼前的一切。
她仔细观察那些半成期的柳编制品,粗糙但结实,是普通的农用筐篮。
“爹什么时候到?”
一个年纪稍长的青年问,他手中正在编制一个精细的小篮,柳条在他指间灵活地穿梭,是大哥。
“快了,说是晌午前能到。”母亲周氏回答。“等你爹回来一起吃饭。”
一些记忆涌入脑海,柳青大体了解到,这个家里八个孩子,家境清贫但温馨。父亲柳承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柳编匠人,常为官府制作些精细器物。
日头渐渐升高,现代时刻大约十点的时候,院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和推门声。
一个身形精干的中年男子推门而入,风尘仆仆满身疲惫,脸上却带着难以掩饰的喜色。
“他爹,回来了!”周氏立刻迎上去,接过他肩上的褡裢。
“爹!”院里的男孩们也纷纷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叫着。
柳承宗笑着应了,目光在孩子们脸上扫过,最后落在站在灶房门口、显得有些局促陌生的柳青身上,眼神柔和了些,笑着招手:“小丫怎么站那么远?”
这就是她的祖先啊!柳青有些迈不开步子。
柳承宗从怀中小心取出一个油纸包,递给妻子:“路上买的蜜饯,给孩子们甜甜嘴。”
他手掌宽大,指节粗壮,一看便是长年做手艺活的人。
一包蜜饯,周氏给孩子们一人分了一个,剩下的包好放起来。
“这次运气好!在府城遇见了从京城来的采办公公!州府的老爷引荐我做的活儿,那位公公看了,甚是赏识!”
他顿了顿,环视一圈睁大眼睛的家人们,压低了声音,却压不住那份荣耀:
“公公说,万寿节在即,宫里造办处正广征天下巧匠,制作寿礼。他给了我一个名额,荐我去京师造办处试工!若是手艺能被看上,就有机会…有机会给皇上做活儿!”
柳青的心怦怦直跳。祖谱上那句“嘉靖三十七年,承宗公擢升御用监造办处”此刻,就在她眼前,拉开了序幕!
而她柳青,将亲眼见证这一切。
她下意识摸了摸兜,嗯,啥都没有。没有手机,没有录音笔。怎么记录!
她现在是个六岁的小女孩,她能做什么?
院子里足足安静了半晌。
母亲周氏最先回过神来:
“他爹…去、去京城?给宫里…做活儿?”
“是啊,娘!”刚才被称为三哥的少年兴奋地脸都红了,“爹要去京城了!要给皇上做东西了!咱家要出息了!”
“三郎,小声些!”大哥虽也激动,却赶紧制止弟弟,目光警惕地望了望院墙外,“这事还没定数,莫要张扬。”
他转向父亲,语气恭敬却难掩急切,“爹,此事…稳妥吗?京城路远,那宫里…”
柳承宗摆摆手,脸上是豁出去的笃定:
“稳妥!那公公亲笔写了荐书,盖了私印。路引官府也会帮着办。这是天大的机缘,拼了命也要试一试!”
他看向妻儿,眼神灼灼,“若是成了,咱们家…就不一样了。”
周氏嘴唇动了动,最终没说什么,只是默默转身,用围裙擦了擦眼角,继续去弄那锅黍糕,只是手微微有些发抖。
柳青的压抑住激动的心情,信息量太大,她需要时间消化。
“都别愣着了,先吃饭。”周氏端着一盆热气腾腾的黍糕走过来,招呼孩子们。
哥哥们这才从巨大的冲击中回过神,纷纷帮忙搬凳子、拿碗筷。
院子中央摆开一张旧木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黍糕粗糙微甜,配着一碗看不出内容的菜羹,这就是他们的早饭。
柳青有些头疼自己现在的身份。
脑海中的声音再次响起。
【新手礼包已开启:获得初级材料洞察、基础编织原理入门】。
柳青下意识问“这些我都会,能不能给点别的?”
没有任何回应。
难道是个初级系统,功能简单,不会对话?
初级材料洞察,基础编织原理,这些知识对于她没有什么用!
然而很快她发现,对于《柳编百样图》纹样,她记忆里仅仅存了一个名字,至于怎么编织,脑子空白一片。
怎么会这样?
难道这是对她一次又一次食言,没有静下心来学编柳降下的惩罚,还是对她挖掘纹样的奖赏,让她回来跟老祖宗从头开始学?
---
柳承宗带来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柳家小院里激荡起层层波澜。最初的震惊和狂喜过后,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
周氏有些忧虑:“他爹,可京城路远,人生地不熟,那皇宫里规矩大如天,万一…”
“没有万一!”柳承宗打断妻子的话,眼中闪烁着多年未曾有过的炽热光芒,“这是咱柳家几代人都不敢想的机会!能给皇上做活儿,那是祖坟冒青烟!就算只是去试工,见识一下京城的顶尖手艺,也值了!”
他环视着围在身边的儿子们,声音沉稳下来:“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家里的事,我已有安排。”
接着开始部署:
“老大,”他看向长子,“我走后,家里你是顶梁柱。地里那几亩春麦,你带着老二、老三按时侍弄,收成是根本,不能荒废。编活儿上的事,你也多盯着,寻常的订单你都能接手,务必保证咱柳家的信誉。”
老大柳松重重点头,脸上是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爹放心,地里和编活儿我都晓得,定不会出错。”
“老二,”柳承宗看向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儿子,“你手劲足,学得快,往后那些需要力气的粗坯活儿,还有新柳条的鞣制、打磨,你多承担。也要帮着大哥管好弟弟们。”
老二柳桂憨厚地应了声:“诶!爹,交给我。”
“老三,”刚才去叫柳青的少年抬起头,他性子最是活泼,“你腿脚利索,往后家里采买、送货、跟主顾打交道的事,你多跑跑。机灵点,别毛躁。”
老三柳枫咧嘴一笑:“包在我身上!定把价钱谈得妥妥的!”
“老四、老五,”柳承宗看向一对年纪相仿,约莫十二三岁的双胞胎,“你俩手艺还嫩,多跟哥哥们学,打好根基。家里杂事、挑水、劈柴,也多分担些。”
老四柳枫、老五柳桐齐声答应。
“老六、老七还小,”柳承宗语气柔和了些,看向两个不到十岁的幼子,“好生听娘和哥哥们的话,不许淘气。”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柳青身上,“小丫…乖乖的,别让娘操心。”
柳青看着柳承宗将家中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心中感慨。这就是她的先祖,一个不仅拥有精湛技艺,更有担当和远见的匠人。
“他爹,京城花费大,这盘缠…”母亲周氏小声提醒,眉间愁绪未散。
柳承宗从怀里掏出一个略显干瘪的钱袋,倒在桌上,是一些散碎银两和铜钱:
“这是这次府城交货结的款子,留下家里必需的开销,其余的我都带上。放心吧,荐书和路引那位公公都替我打点好了,路上能省则省。到了京城,造办处管吃住,只要我能留下,就有月钱捎回来。”
话虽如此,那点银钱看着实在不算宽裕。哥哥们都沉默下来,显然也知道家底艰难。
柳青默默地看着,下意识地扫过院子角落堆放的柳条、竹篾材料。一些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那捆鞣制火候稍过的柳条韧性会差些,适合做…那批新采的藤草品质极佳,若是用来编制…
她猛地甩甩头,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柳承宗将大部分银钱收起,只留下少量交给周氏:“家里就交给你了。”
晚饭后,柳家的气氛依旧被父亲带来的消息所笼罩,兴奋与不安交织。
周氏收拾着碗筷,眉头微蹙,显然还在担忧京师路途遥远,宫廷深似海。哥哥们则围坐在父亲身边,闹闹穰穰地问着关于京城和皇宫的种种想象。
柳承宗耐心解答着,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但偶尔也会流露出一丝凝重。给皇帝做活儿,是天大的荣耀,也是天大的压力,一步踏错,后果不堪设想。
柳青默默坐在稍远些的小凳上,看着是发呆,其实是研究脑海中的【匠神系统】。
系统任务她也想明白了,得干。
她心念微动,尝试“打开”那个所谓的【历史档案查询】功能。
眼前瞬间展开一个半透明的界面,类似一个古老的卷宗柜,但大部分抽屉都灰暗着,标注着“权限不足”或“年代未解锁”。
唯一亮着的标签是“相关人物-柳承宗”,她集中精神“点”开。
里面只有寥寥几条信息:
【柳承宗,杞源县匠户,善柳编。】
【嘉靖三十七年,得荐入京,试工造办处。】
【……检索中……宫廷记录缺失……】
果然!关于柳承宗和龟背纹的确切宫廷记录,在这里也是缺失状态!这与她现代遇到的困境一模一样。系统的这个功能似乎严重受限,更像是一个提示,而非答案库。
它指明了任务目标,确保被记录,但如何实现,需要柳青自己摸索。
柳青又将目光投向柳承宗身边那些从府城带回来的、备受称赞的样品上。心念再动,【材料识别】功能无声启动。
【物品:柳编提盒】
【材料:三年生垂柳条,韧性佳,处理手法:去皮、晾晒、蒸煮定型。】
【工艺:斜纹十字编法,收口处采用绞边加固。整体结构稳固,做工精细。评价:良品。无特殊纹样创新。】
【物品:竹篾衬里茶箩】
【材料:淡竹篾,衬细麻布。】
【工艺:六角孔编法,孔距均匀。评价:中品。常见实用器。】
柳承宗抚摸着那件最好的提盒,对围着的儿子们说道:
“府城老爷和那位公公是赏识我的手艺,可你们要知道,京城能人辈出,造办处更是汇聚了天下顶尖的匠人。单是这手扎实的常规活儿,到了那里恐怕还不够出挑”
他脸上喜色褪去,换上的是匠人对技艺的严格审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万寿节献礼,须得既有巧思,又有吉祥寓意,方能入得上眼。我这一路都在琢磨,该做个什么新样式、新纹样才好……”
哥哥们闻言,也安静下来,跟着一起发愁。吉祥寓意?新纹样?谈何容易。
柳栢问出了柳青想问的:“那爹爹想到了吗?”
柳承宗说:“想是想到了几个,我正在斟酌……”
柳承宗说到这里,似乎是有了灵感,立刻钻进了那间简陋的工棚。他点亮油灯,将平日积攒的最好的材料都翻找出来,又拿出那套被摩挲得油光发亮的工具,开始赶工。
他必须带上几件最能代表他手艺的精品去京城,作为叩开造办处大门的敲门砖。
柳青走到工棚门口,看着柳承宗在灯下专注忙碌的侧影,历史已经注定,她知道先祖一定能想出来。
柳刀在柳承宗手中轻盈地削薄材料,手指翻飞间,一件件精巧的部件逐渐成型。那是一种近乎于道的专注和熟练。
柳青脑中弹出系统提示。
【工艺分析启动…】
【检测到目标正在制作‘八角玲珑食盒’…】
【结构分析:榫卯穿插,双层叠套…】
【技法识别:挑压绕穿,经纬加密…】
【优化建议:此处收口若采用‘三绞三压’法,密闭性可提升约15%…】
系统提出优化建议的时候,柳承宗已经着手进行改进,用的就是绞压手法。柳青惊叹,先祖不愧是先祖,怪不得能被选中。
柳承宗在家只歇了两日,便再次收拾行囊。这次的目的地,是遥远的京城。
日子仿佛又恢复了平静,但柳家院落里的气氛却悄然不同了。哥哥们干活更加卖力,母亲眉间总带着一丝挥不去的忧思。
柳青则开始有意无意地往堆放材料和半成品的地方凑。
【初级材料洞察启动:三年生河畔垂柳,韧性佳,需再浸泡半日。】
【基础编织原理入门:此经纬编法可加强结构稳定性,但耗料增三成。】
系统提示在她观察哥哥们干活时时不时跳出。她尝试着伸出小手,拿起一根削好的柳条,一股熟悉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
柳青咬咬嘴唇,看来也不是全都忘了,第一天可能是身体没有适应。
“小妹,小心刺着手。”柳桂见她摆弄柳条,温和地提醒。
“二哥,这样…会不会更紧?”柳青尝试交错,本该灵巧的双手,现在又小又笨拙。
柳桂起初不以为意,看着看着,眼神却认真起来:
“咦?这般交叉…似乎确实更吃劲些?”他接过柳条,自己试了试,眼中露出惊奇,“小丫,你从哪儿看来的?”
柳青眨眨眼:“看…看爹以前弄过…”她把功劳推给不在场的柳承宗。
柳桂不疑有他,啧啧称奇:“爹的法子果然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