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大半个月,柳家门前的槐树叶子已长得郁郁葱葱。天气渐热,午后常伴有几声闷雷。
这日晌午,村里唯一的驿卒骑着那头瘦毛驴,踢踢踏踏地停在了柳家院外,手里扬着一个厚厚的、盖着红戳的信封。
“柳大嫂!柳承宗师傅从京里捎信来了!”驿卒嗓门洪亮,半个村子都能听见。
院内瞬间一静,随即哗然。
母亲周氏正在晾晒衣物,闻声手一抖,湿衣服差点掉回盆里。她慌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迎出去,声音带着激动和欢喜:“来了来了!多谢张驿卒!”
大哥柳松也从工坊里疾步走出,身后跟着同样一脸急切的弟弟们。柳青的心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放下手中的柳条,小跑着凑到门口。
驿卒将那个沉甸甸的信封递给周氏,笑道:“可是京城的信,走得官驿,瞧这火漆印子!柳师傅这是真出息了!”
周氏连声道谢,小心地接过那封信。信封是厚实的毛边纸,封口处粘得严实,上面压着一个清晰的朱红色戳记,隐约可见“御用监”的字样。
这并非官印,更像是衙门的记号,表明此信来自何处,沿途驿站方可优先递送,也是柳承宗小心谨慎,略借衙门名头确保家书能平安送达之意。信封一角,还有几个小小的墨字,写明寄信人“柳承宗”和收信人“杞源柳周氏亲启”。
【系统提示:检测到重要物品‘嘉靖年间官方驿递家书’。此信经由‘急递铺’系统送达,耗时约二十日至一月,需验看符验、火签,登记在册。使用官驿需一定资格或花费,此信或借用了造办处名头。】
系统的信息快速闪过,柳青这才明白,这封家书能送到,本身就已说明了柳承宗在京城似乎初步站稳了脚跟,且思虑周全。
柳家并非纯粹的文盲家庭。柳承宗就是凭借手艺和基本的文化能力才获得了官府的认可和京城的机遇。他能读写常用字,能绘制简单的器物草图和解构图。
周氏娘家原是小镇上的小贩之家,也略通文墨,记账算账不成问题。
此时周氏指尖微微发颤。信封上是柳承宗那略显拘谨却一笔一划极为认真的字迹:“杞源县柳家周氏娘子亲启”。
四哥柳枫性子最急,忍不住催促:“娘,快拆开看看!爹说什么了?”
周氏小心翼翼地、尽量不破坏火漆印地撕开信封口。里面是厚厚一沓纸,最上面是写给家里的信,下面是几张单独的、似乎是什么图样草稿。
她展开信纸。
“吾妻周氏见字如面:吾已平安抵京,一切安好,勿念…”
柳承宗的信写得文白夹杂,很通俗,他先报了平安。接着详细描述了京城的见闻,也提到了造办处的宏大与森严,各路巧匠能人汇聚,竞争激烈。
“初试之期已过,幸得州府那位公公引荐,考官亦觉吾手艺尚可,已准允暂留试用,分派于杂作司,掌柳草编织,负责灯笼罩、果盒等小件之物制作…”
“留下了!爹留下了!”三哥柳榆兴奋地低吼一声,用力捶了一下身旁二哥的肩膀。二哥吃痛,却也只是憨厚地笑着。
能留下试用,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周氏念信的声音也轻快了许多,继续往下看。柳承宗提到试用期月粮微薄,仅够自身嚼用,但好在提供了简陋住所。他叮嘱家中不必惦念,一切以节俭为上。
然后,信的重点来了。
“吾近日苦思寿礼新样,偶得灵感,试以灵龟背甲纹为基,六角交错,喻万寿无疆之意,试制于仙鹤灯笼罩之上,颇为新奇工巧。掌司太监观之,似有意动,或可呈送上官一观…”
灵龟献寿纹!仙鹤灯笼罩!
柳青的心几乎要从胸腔里蹦出来!来了!历史记载中的关键节点,正在通过这封家书,真切地呈现在她眼前!老祖宗果然想到了!她强压下激动,屏息继续听。
信的最后,柳承宗的语气却变得沉重了些许。
“京城居,大不易。人情往来,规矩繁琐。同僚之中,能者甚众,亦不乏心思活络、背景深厚者。吾一介白身匠户,唯有谨小慎微,勤勉做工,以求立足。”
欢快的气氛稍稍沉淀下来。京城的荣耀背后,是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复杂的人际交往。父亲孤身一人在那样的地方,每一步都走得不易。
“…今附上几幅近日揣摩之新纹样草图,尔等可于家中试编,一来熟手,二来看能否用于小件器物,或可贴补家用。切记,勿要外传!”
“家中诸事,辛苦吾妻与松儿多多担待。教导弟妹,安心本分,勿惹事端,亦不必惧事。一切待为父站稳脚跟,再从长计议…”信读完了,院子里一时安静下来。
喜悦是真实的。父亲平安,顺利留下,甚至创出了新纹样,得到了上司的注意!这简直是他们能期望的最好的消息!
但那字里行间透出的艰辛、与隐忧,也同样清晰地传递了过来。京城的繁华背后是巨大的生存压力,造办处并非净土,竞争无处不在,没有根基的父亲如履薄冰。
“爹…在京城也不容易。”五哥柳桐轻声打破了沉默,他读懂了信里更深层的东西。
大哥柳松脸上兴奋稍褪:“爹让我们安心本分,勤勉做工。我们在家更不能给爹添乱。”
“能留下就是天大的好事!”母亲周氏抹净眼泪,“难处肯定有,你爹能应付!”
她拿起那几张附在信后的草图。上面是柳承宗用毛笔绘制的几种变体纹样,既有龟背纹的衍生,也有些其他吉祥图案,旁边还标注着一些编织要点和注意事项。
“看看你爹画的这些,”周氏将草图递给二哥柳桂,“咱们琢磨琢磨,能不能用上。”
二哥接过,仔细看了起来,眼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这些来自京城的、父亲精心绘制的图样,对他们这些匠人来说,无异于珍宝。
柳青也凑过去看。
“爹真厉害…”她轻声感叹,这并非奉承,而是真心佩服先祖的巧思。这些图样,即便在现代看来,也极具美感和巧妙的结构设计。
【系统提示:获得新图样‘瑞云衍龟纹’、‘方胜合寿纹’已录入技艺文库。经验值提升。】
“爹信里说,这些东西不能外传。”大哥柳松提醒道,神色严肃,“咱们自家人试编可以,不能让人知道是爹从京城寄来的花样。”
众人纷纷点头,深知其中利害。
父亲的来信,像一剂强心针,也让柳家人更清晰地看到了前方的路,既有希望,也有荆棘。
母亲周氏将信纸仔细地折好,收回信封,珍重地揣入怀中。她抬起头,眼圈微红:“你们的爹是好样的!咱们在家也不能差了!都把手里的活计做好,门户守好,就是给你爹最大的支持!”
她看向柳青和几个小的:“尤其是你们,要听话,莫要淘气,莫要惹祸。”
柳青跟着几个哥哥点头。
系统提示:【关键历史事件‘灵龟献寿纹初现’已触发。根据信件信息分析,柳承宗处境:机遇与风险并存。风险点:1.技艺被上官或同僚冒功;2.缺乏打点遭刁难;3.成功后被孤立或针对。】
系统的分析与她的担忧完全一致。
“娘,”柳青问,“爹在信里说人情往来,是不是在京城做事,要给上官送礼物呀?”
她问得天真,却让周氏和柳松、柳桐都是一怔。
周氏叹了口气:“规矩大的地方,这是难免的。”她何尝不知道丈夫的难处,但家里如今这光景,哪有余钱去打点?
大哥柳松沉默了片刻,道:“爹刚去,月粮又少,定然艰难。咱们在家节省些,下次托人捎信时,看看能不能凑些钱捎去?”
五哥柳桐立刻接口:“我明日再去县里,把咱们新做的那批小玩意卖了,多少是个进项。”
之前卖货换回的铜钱,原本是打算攒着贴补家用的,此刻却毫不犹豫地准备拿出来支持远在京城的父亲。
柳青看着家人,心中暖流涌动,却又沉甸甸的。这点钱,对于京城的花销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她必须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