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科幻小说 > 快穿之延毕99次后我被迫上岗 > 第53章 抠门媳妇儿5
换源:


       008看了两次同样的操作,简直惊得合不拢嘴,【宿主,我没看错的话,那玉石上的纹路,是符纹吧?你怎么会布置聚灵阵的?】

须宁:【你看错了。】

008:【你当我傻子啊,怪不得上一世你时不时的就要拿把刻刀在石头上刮呀刮的,原来是在刻符纹!】

须宁:……所以说,008真的瞎的过份,她做的那么明显,它现在才反应过来。

【宿主,你还没说你怎么会布阵画符的呢?】

这次须宁没有回答008,一个延毕了99次的人,会点小手艺不是正常的吗?

……

交了租金合同也盖章生效了。

贺父说要买鱼苗撒到大塘里。

须宁应了一声,家里买东西的事儿一直是原主负责,包括鱼塘的鱼苗地里的粮种。

于是,第二天,她又一个人进了城,找到原主经常买鱼苗的老板,“除了常见鱼苗你这里还有啥适合咱这边养殖的?”

老板天天在外面晒着人有些黑,闻言立刻露出一口白牙,“那可多了,黑鱼,鲈鱼,石斑,鳜鱼咱这儿都有。”黑鱼须宁是不考虑往大塘里放了,这玩意儿生性,会吃其它鱼类。

她还是打算主养草鱼,但塘里会放些经济价值高些的鱼类,至于能不能养活就随缘了。

经过老板建议,她打算混养白虾罗非白鲳,主要是这几种她自己爱吃,按照计算买了相应数量的鱼苗。

须宁抠门的习惯又爆发了,完全不顾老板说的很多鱼不能混养要了也没用的话,硬生生从老板那里要了好几种鱼苗,包括白虾和石斑鳜鱼空间河里都没有,她得给空间多增加一些生物品种。

虽然这些鱼每样只有几条,但几条也是钱啊,不要就是亏。

回去后,须宁第一时间把鱼虾苗交给公公,这些鱼苗不能直接放进河里,要给它们一个适应的时间,这些公公都是知道的,不需要她管。

贺父天天两个塘来回跑,每天割草割不停,村里人也就知道了老贺家又包了十五亩塘的事儿,大部分人都说他想不开,有钱没处花了。

贺父其实心里也担忧,生怕这么多的鱼到时卖不出去,又怕鱼不喂饲料长得不好,总之各种怕。

于是,这天父子俩一商量就多捞了一桶鱼。

“嘴巴甜些,遇到那种要你抹零的,差不多就抹一些,总比鱼卖不出去的强。”

贺明嘴上应着,心里打咩,少收一分钱他都怕被媳妇儿骂!

把装鱼的桶放到小三轮上,开着车就进了城。

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天运气好,不到中午鱼竟然全卖光了。

他自己还特意数了数钱,竟然卖了537块8毛钱。

要是天天能卖这么多,那还担心啥啊,两塘鱼也不怕卖不完。

原本家里光出不进贺明这两天干那啥都没心思了,今天挣的多,晚上某种活动就避免不了了。

好在原主怕热,去年还买了空调安在了自己屋里,不然这么大半个晚上的折腾下来,须宁能烦死。

接下来的几天,收入稳步上升,每天贺明带去的鱼都能卖光,还多了不少的回头客。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村里收麦子。

卖鱼的事就停了下来。

六亩地的麦子一家三口也不用雇人,早上三四点钟就到了地里,一天时间六亩地就全收完了。

嗯,原主是从来不下地干活的,她只负责家里人都下地的时候准备一日三餐。

收完麦子还要打麦子,晒麦子,翻地种地,前前后后真的忙了小半个月,麦子全部收仓入库。

六亩地总共收了五千五百多斤麦子,产量偏低,亩产都不足一千斤。

如果人工算钱,种地真的是种多少赔多少。

地里活儿干完,贺明只在家歇了一天,就又开始了打鱼卖的日子。

没想到,他才到往常的摆摊点儿就有一位以前经常买他鱼的老太太一脸欣喜的跑了过来。

“哎呀,鱼老板你可终于来了,我等你等的好苦啊,今天你说啥也得给我留个电话号码,以后你再有事不来我去你家买。”

老太太姓孙,家中有个九岁的小孙子,这孩子挑食,还不吃猪牛羊肉,只吃些鸡肉和鱼肉。

家里有钱,父母也惯着孩子,老太太就天天在市场这边挑着好菜买。

麦收前,她买了一次贺明的鱼,三斤多的草鱼,家里的保姆做成了水煮鱼肉,那顿饭,小孙子吃的那叫一个香,米饭都多盛了半碗。

后来,她就天天在贺明这儿给孙子买鱼,孙子果然爱吃,她也尝了,贺明的鱼格外的鲜一些,尤其是用清蒸的方法做,味道最是明显,一点腥味儿没有不说,鱼肉还比平常吃的紧致一些,口感相当的好。

连着买了三天,等她第四天再来的时候,贺明却没来。

她只得去别家买鱼,结果小孙子只尝了一口就吐了,不是把鱼肉吐了,而是把刚吃进肚子里的菜都吐了。

孙老太吓坏了,还以为这鱼被人下毒了,问过孙子之后,小孙子竟然说:“这鱼好腥,恶心!”

孙老太赶紧自己尝了尝,也不知道是不是她之前吃惯了贺家的鱼,今儿买回来的这条,确实有些腥。

但也不至于到要吐的地步。

“算了,大不了咱不吃了,明儿奶奶再去市场给你买之前那家的鱼去,那个鱼老板也不知道咋回事儿,今天竟然没卖鱼。”

可结果呢,她这一等就等了半个月!

自家小孙子这天些眼瞅着更厌食了,她急啊。

儿子儿媳长期在外面做买卖,孙儿交给他们老俩口照顾,她不仅没照顾好还给看的病情更严重了,怎么向儿子儿媳交代啊。

所以,今天见到了贺明,老太太才会如此激动。

贺明乐呵呵的报了自己的手机号,顺便解释了一句,“家里收麦,这才没有摆摊。”

“那你明天不会还不来吧?

算了,给我来三条,我孙子这半个月都没吃好饭,今天多做几道鱼!”

贺明却是没有急着捞鱼,面上带着些不好意思,“阿姨,您还是来一条吧,咱家的鱼涨价了,草鱼十五一斤,而且,鱼还是吃新鲜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