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我还要,要没刺儿的!”
他被鱼刺卡过嗓子,自己剔不好刺,只能靠大人,就是这样,他吃起来也会很小心,生怕会被鱼刺扎到。
三斤多的鱼,草鱼的刺儿大,筷子一扒拉就是一块嫩肉,须宁夹着放进儿子的碗里。
贺明见儿子这么捧场自己也不能落后,于是也夹了一筷子鱼肉。
好家伙,这一吃不要紧,他头都要埋碗里了。
老两口也尝了尝,“呜,原来不吃饲料的鱼肉是这个味道的。”
须宁也不解释,就让他们这么想吧,否则她还得找借口胡说八道。
一家人把这条大鱼吃的干干净净,鱼头都被贺明啃了。
“媳妇儿,这鱼是真好吃啊。要是我有钱也愿意天天买来吃!”
与他有一样感慨的还有好些人家。
孙奶奶家里,小孙子吃到熟悉的鱼肉,高兴得不行,最后是捧着小肚子下的饭桌,“奶,晚上还吃,剩下的给我留着。”
“放心,奶买了三条鱼,你不用吃剩下的,明早咱们也吃鱼,奶奶让阿姨给你做鱼片粥,你想不想吃?”
“要!想吃!我能喝两碗!”
孙奶奶高兴的在小孙子脸上亲了一口,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明天早早就去贺老板的摊位前守着。
她的老伴也挺高兴,“这家人是真会养鱼,味道是越来越好了。”
“那个贺老板说了,他家开放钓鱼,周末咱去玩一趟不?要是钓上来鱼咱就直接买了,自己钓鱼自己吃,孙子肯定更爱吃。”
不等老伴答应,小孙子已经举起小手,“奶奶,我也要去钓鱼,钓好多好多,给爸爸妈妈也送一些去。”
……
吃过午饭,贺明也把有人可能过来钓鱼的事儿说了。
须宁道:“下午你有时间,在鱼塘边搭个棚子吧,天气太热,搭个棚子遮一遮省得把人热跑了,家里盖柴棚子的石棉瓦还剩了不少,三角铁也还有一些,反正放那里也是浪费,干脆废物利用。”
“行,等爸睡完午觉我们就开干。”
等这父子俩去了鱼塘,须宁又去了自家地里。
十五亩地本就是挨着的,她给地里放了些灵泉水,这些她是有经验的,毕竟上一世她住在庄子上没少用灵泉水做实验,浇多少能让蔬菜口感明显提升她心里有数。
浇完地她便晃悠着去了鱼塘边。
路上碰到村里人,须宁也会主动和人聊上几句。
村里人现在都对她家包的鱼塘感兴趣,话里话外问她鱼塘一年的收获有多少。
须宁都含糊着应付过去,快四点的时候才走到了鱼塘边。
彼时,贺明正光着膀子安三角架,见她来了,一抹脸上的汗,“媳妇儿,你咋来了,这会儿正热着你也不怕晒着。”
须宁看了看他已经搭了一半的架子,“千万要弄得结实些,别风一吹就倒了,搭个两三处就行了,多了也没用。”
毕竟大夏天的来钓鱼的人也不会太多。
“放心,肯定能弄好。”
只搭两三处的话,他还能用剩下的材料在鱼塘边搭一处窝棚。
赶上个阴天雨天的还能有个休息的地方。
须宁在边上帮忙搭了把手,递递东西,扶扶凳子的,搭完棚子天也黑了,一家三口一起回了家。
次日,贺明到市场时自己的摊位前已经围了不少人。
“贺老板你可算来了,快快快给我来一条鲤鱼一条草鱼,挑大的。”
“我要鲫鱼,今天有鲫鱼吧?”
“我要一条胖头,二三斤的就行。”
贺明一句话都来不及说,鱼就被这些大爷大妈们连手抬下来了,之后他们也不用贺明帮忙挑鱼,他们直接自己上。
贺明只要坐在那里负责称重收钱就行了。
贺明忍不住看看天,而后又看看鱼,看样子,还是卖便宜了啊。
以往他都是六点左右从塘里捞鱼,七点半左右到市场,十一点半还卖不出去,无论剩多少都会回家。
可今天,才一个小时,鱼全都卖完了。
来的晚的,连片鱼鳞都没捞着。
有没买着的只能遗憾离开,并留言:明天我早早就来。
贺明感慨,还是媳妇儿英明啊!
鱼也卖了,时间也省了,回家他就能做些别的活计。
卖完鱼,贺明又记起媳妇交代的事,他买了二斤猪肉,一斤肥肠,又买了几把大遮阳伞放在三轮车上,这才骑着车去了一家广告设计公司。
打印了一盒名片,上面只印了他和媳妇儿的电话,还有鱼场的具体位置。
明儿起谁要是买不到鱼就可以塞给他们一张名片,也不指望会有很多人来,有那么三五个就行,慢慢的钓场就能做起来了。
回到家里贺明第一时间报了账,把花剩的钱交到了媳妇儿手里,“肉买回来了,中午就让娘炖了吧。”
“炖啥炖,那是留着明天吃的。”
贺明不知道为啥要留到明天才能吃,媳妇说今天不吃那就不吃,转身他就把肉放进了冰箱里。
第二天,贺明前脚离开,孙奶奶就带着孙子和丈夫一起找到了贺家村。
与他们一同来的,还有一位被她叫张姐的老太太,以及她的丈夫。
五人进村就开始打听贺家的鱼塘,村人干脆把他们指到了贺家。
胡英兰当时正在院子里晾衣服,见真有人要来钓鱼,忙朝屋里喊儿媳妇儿。
须宁从屋出来,贺三婶忙道:“咱村就你家包了俩鱼塘,我也没听说你家弄了钓鱼场啊?”
须宁道:“还不是因为家里现在有两口塘了,开支太大,我就想着弄个钓鱼场,今天多谢三婶了,我带客人去鱼塘那边了。”
“好好好,你去吧,我和你婆婆说说话。”
英兰这个儿媳妇儿真是能折腾,就是这么折腾也没见着他们家发啥大财。
得亏英兰性子好,换个人怕不是一天能打八遍架。
她还没见过谁家是儿媳妇把家的呢,英兰家倒好,连老两口赚的钱她都要管着,真真是,让人不知道说啥好。
须宁和贺三婶说完话就开始招待孙奶奶等人,“阿姨,您几位跟我来,我带你们去我家鱼塘那边转转,那边路也挺宽的,车都能开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