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早已搭好,观众席一票难求,媒体全程直播。
主持人宣布:“今日,国医泰斗梁松柏,对阵新秀周沐阳,三十位病人复诊,分胜负!”
后台,陈曦忍不住低声问:“阿阳,紧张吗?”
周沐阳把白大褂系好,很稳的说。
“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怕什么?”
说罢,他大步走上舞台。
省城大剧院里,连走道都坐满了人。
主持人简单复述规则:三十位疑难病人,按公证处名单依次复诊;疗效由第三方专家组与患者本人共同打分;全程直播,数据当场公示。
大屏幕分成两块,“梁组”“周组”各一列,后面留了评分空位。
舞台两侧摆着两条队伍,病人依号入座,志愿者往返引导,秩序紧但不乱。
省卫健委领导只说了一句:“别看热闹,先看疗效。”
【第一轮:胃痉挛vs颈椎眩晕】
梁组先上“颈椎病伴眩晕”的阿姨。
三天里喝了两副方子,按他要求做了按揉与热敷。阿姨上台,转头动作比第一天灵活些,说话不再发飘,站稳能闭眼三秒。专家打分:中等改善。观众点头:稳,但不惊。
到周组“胃痉挛”的打工仔。
主持人提问:“这三天病还复发没?”
小伙子咧嘴笑。
“根本没有,而且一口气能吃两碗面。”
现场笑成一片。专家让他做仰卧位压痛测试,阴性;又查饮食记录,合格。
打分板亮起:显著改善。直播间刷屏:“这就叫看得见、摸得着。”
大屏幕右上角,周组1:0领先。
【第二轮:三叉神经痛vs偏头痛】
梁组的老奶奶三叉神经痛,三天里疼的次数少了一半,但夜里还会“抽”。
专家给了中等偏上。
老奶奶直夸“比以前轻多了”,满意度加分。
周组的大学老师,偏头痛发作史多年。
复诊时他说这三天一次没爆,睡得踏实,白天讲课也没犯。
专家给他做刺激试验,未诱发;再看生活记录:咖啡戒了,作息守住了。
打分板亮起:显著改善。台下又一阵掌声。
比分:周组2:0领先。
【第三轮:强直性脊柱炎vs哮喘】
梁组的强直小伙子,晨僵时间缩短,弯腰幅度增加了一点点,专家给轻中度改善。
行家看门道:这类病三天见这幅度,已属不易,但舞台效果一般。
周组的哮喘小女孩上台,背着书包,深吸一口气,能完整吹完一个气球。
模拟跑步一分钟,呼吸平稳。
专家让她现场做呼吸操,动作准确。
打分:显著改善。直播间刷出一片“泪目”。
大家一直判定:周医生胜。
比分:周组3:0领先。
【第四轮:耳鸣vs面瘫】
梁组的白领叔叔,耳鸣从“嗡嗡”降到“轻轻”。
夜里能睡四小时,专家给轻中度改善。
周组的面瘫患者,上台后按要求做动作:抬眉、闭眼、鼓腮、露齿笑。
第一天几乎做不全,现在闭眼能完全闭合,鼓腮有力,笑容对称度提升。
专家拿出图片对比,现场“哗”一声。打分: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满分。
比分:周组4:0领先。
到这儿,梁组的弟子们开始坐不住了。
有人皱着鼻子小声嘀咕:“短期项目,舞台效应太占便宜。”梁松柏抬手,示意闭嘴。
梁松柏脸色平平,其实心里已经明白:对面不是“碰运气”,是真有两把刷子。
【第五轮:高血压眩晕vs中风后遗偏瘫】
梁组这位中年患者,血压三天稳定在安全区,站立试验不晕,专家给中等改善。
梁松柏这类慢活儿做得细,表现稳定。
轮到周组压轴项目之一——偏瘫工人。
工人穿了双平底鞋,上台前还紧张,手心都是汗。
家属拎着拐杖想跟上去,被志愿者拦下:“按规则先放在台侧。”
主持人问:“这三天,练得咋样?”
工人咽了口唾沫:“每天都练,院长盯着练,我也不敢偷懒。”
周沐阳没说鼓舞的话,只一个动作:把病床边的横杆推到位,“准备,先站起来,老规矩——不抢,慢。”
工人扶杆而起,双腿抖,但站稳。台上台下全屏住了气。
“好,左脚前半步。”
工人拖着走出来。
“右脚跟。”
再一步。
“再来三步。”
一步、两步、三步。
专家让他单手扶杆,测试独立步行。工人放开一只手,艰难前移,又走了三步。
这已经不是“效果看不看得见”的问题了,是把“半年前的绝望”硬生生拽回了点希望。
专家现场打分:显著改善(备注:三级转二级功能障碍边缘),患者本人直接哭了:“我真能走了。”
全场先是安静,然后掌声炸起,直播间人气条一路往上窜。
比分:周组5:0领先。
就在这时,梁组队列里的一位“三叉神经痛”中年患者打了个趔趄,脸色发白,捂住胃部,蹲下去“干呕”。
志愿者赶紧搀着,专家组过去查问:昨晚加了药?患者支支吾吾:“医生说加点量,止痛快……”旁边一个年轻弟子面色一变,想解释,被梁松柏拦住:“先稳人。”
周沐阳站在离台两米的地方,只说了一句:“要不要帮手?”
省卫健委主持人点头:“紧急处理,不算入分。”
周沐阳走过去,三指探腹,判断胃部痉挛兼药反应,直接吩咐:“平躺,氧气走小流量,针内关、足三里,泻法,慢。”赵可欣飞快递针。两分钟后,患者抽搐感缓下来,脸上有了点血色。周沐阳起身,把人交回给梁松柏:“后续还是你们管。”一句话,分寸拿捏到死。
台下喧哗声压低了,很多人这才意识到——这不是综艺,这是人命关天的比试。主持人连忙补一句:“安全第一,各组注意用药强度。”
梁松柏对周沐阳拱了拱手,没多话。
大屏幕刷新小结:周组“显著改善”占比明显更高,梁组多为“轻—中度改善”。
专家组点评很客观:“梁馆长方案稳,适合长期;周院长方案见效快,短期复诊优势大。两路各有强项,但就这场三天复诊规则看,周组明显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