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关心我有没有媳妇?
没人问问我缺不缺钱?
张国昌挠头,十分苦恼。
“校长,嘿嘿!我不缺媳妇,我缺点钱。”
“为了种这几亩田水稻,我找建华同学借了一笔钱,您能不能拨点专项资金,帮我把债还一下。”
“欠人家那么多钱,我压力很大。”
贺建华心说我现在不仅压力大,我头还有点大。
贺建华希望自己在校长,院长面前多露脸,但绝对不是以这种方式。
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逼他张国昌还钱呢!
校长面露难色,道:“国昌,我们国家现在很穷……”
校长话说到一半,贺建华赶紧表态:“校长,我绝对没有逼国昌还钱的意思,我……”
校长没有理会贺建华,接着刚才的话题往下说:“我们国家很穷,但只要你开口,多少钱,我都给你申请。”
“只要你做研究有需要,申请不下来我自掏腰包,倾家荡产,我也会资助你。”
还以为张国昌有多大难处,就这么点事……余成田忍俊不禁,这孩儿,还真有趣。
他张国昌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用不着国家惦记,学校就会把这笔钱出了。
这不,校长一拍胸脯,道:“等我回学校,我就给你申请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生专项资金扶持。”
“你可以着手准备一个创新实践团队,然后再计划下一项研究项目,把申请递交上来,我马上给你批。”
“不管你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我都会给你批重点项目。”
学生专项基本科研业务费分为三种,一个是一般项目,一个是培育项目,还有一个重点项目。
项目不同,影响到专项资金多寡。
“这是科研费。”
“只要以后你在我们学校一天,这钱就会给到你。”校长眼里闪过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除了科研费,奖金也少不了你的。”
“科技发明奖,三好学生,优秀青年……对了,贺建华同学不是给了你一些帮助嘛!”
“我看这小子人品不错,值得培养,你回头跟他成立一个青年团队,我再给你弄个青年团队奖。”
贺建华莫名想掉眼泪。
他只是借给张国昌一点钱,就这么一丢丢不起眼的小事,一不小心拿到两个奖。
一个先进标兵,一个优秀青年团队成员……
而且还是和张国昌这种神人在一个团队。
如果真如校长说的那样,张国昌扬名立万,名垂千古!
意味着,他贺建华的名字,也会跟着张国昌一块青史留名……
贺建华整个人都傻了。
就因为借点钱给张国昌,他贺建华以后也会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了。
想到这,贺建华心中五味杂陈,说不上来是高兴还是糟心。
草啊!
早知道就该多借一点给他。
区区五十块钱……
他不成笑话呢嘛!
不管了。
晚上回去先找老爹要一千,甭管国昌缺不缺钱,这钱都必须给他。
不知道现在多给他点钱,还来不来得及篡改历史。
五十…实在难登大雅。
一千的话,会不会还是少了点?
要不干脆拿一万算了?
他爹是新一代天龙人,不差钱。
就怕影响不好。
反正甭管多少钱,贺建华肯定不能让张国昌还,张国昌浓墨重彩的帮他在履历上添了几笔,这对他以后的政途有极大的帮助。
过去他还担心自己学分追不上,丁宁这些老研究可未必会卖他爹面子,到时候连毕业证都拿不到,去地方当官镀金想都别想。
如今,他已是张国昌青年团队的一份子,只要别做出格的事,毕业证完全不是个事。
跟着这小子,未来还不定拿多少奖呢!
贺建华在这浮想联翩,金东依旧在喋喋不休的说给张国昌多少个人奖。
“优秀学生奖学金、励志榜样奖学金……学校能给你的,我统统给你。”
“学校给不了你的,比如省级专项青年培育的奖励,我也会去给你申请。”
“最迟十天半个月,我保证你到手不会低于三五千。”
50年代初期的三五千——
爱了爱了!
一不小心干出个千元户。
张国昌笑的见牙不见眼。
他能吃苦,但更喜欢享福。
没白瞎这几个月早出晚归,在地里刨食。
所有一切辛苦,没有白费。
“谢谢校长!”
“谢个屁!”
“你尽快写个论文发表一下,到时论文还能拿好多个奖呢!”
前边丁宁也叫张国昌抓紧发表论文,一来是坐实龙稻201是他的研究成果,省的以后叫国外哪个瘪犊子抢走专利。
其次,张国昌可以名利双收,这对他以后有很大帮助。
只是丁宁和校长两人说法有些出入。
丁宁准备帮张国昌一块完成论文。
因为丁宁知道张国昌是大一新生,刚入学一个学期,去教室上课都没几天。
通常都是毕业生才要写论文,丁宁觉得张国昌不会。
校长不知道张国昌是新生,以为他是毕业生。
怎么可能是新生?
毕业生干出如此丰功伟绩,都够令人惊叹的了。
张国昌都快记不住校长一口气说了多少个奖项了。
听过的没听过的,怕不是有十几二十个。
有奖励房子的,有奖励车票的,有给钱的,有荣誉的……
头大。
张国昌礼貌性的客气了几句,“校长,一次性给我这么多奖励,不会让您为难吧?”
“我怕别人会有意见。”
金东两眼一瞪:“鸡毛意见!谁有意见,你让他来找我。”
“你小子——”
“你还不知道你干了多大事吧?!”
“哈哈哈!”
金东是个性情暴躁的小老头,否则当年不至于把光头骂的狗血淋头?
但此刻,金东对张国昌有十足的耐心。
金东乐笑容满面的说道:“我们大华全国水稻亩产平均在一百五十斤左右。”
“传统的高杆水稻,株高普遍达到了一米五,这是在我们北方。”
“南方那边,株高普遍在一米八。”
一米八的株高……光是长那么高个头,都够长一阵子的了。
“生长周期长,抗倒伏能力差。”
“辛辛苦苦伺候几个月,没等收成呢!一场台风……很大概率会会绝收。”
金东收起笑容,脸色渐渐变得严肃。
“我们国家现在有四亿人口,就有四亿人长期挣扎在温饱线。”
“四亿人当中,能每日吃上饱饭的,万中无一!”
“就在今天,我们国家很多偏远地区,仍然有人饿死。”
“要是遇到灾年,饿死的人会更多。”
“我们国家的粮食储备,几乎为零。”
“大自然是不可控的,倘若某一天八年前的事再次发生,我们国家现在连赈灾的能力都没有。”
“一个国家没有粮食储备,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老百姓大批大批的饿死。”
“等你的龙稻201大规模推广,不出三年就能充实国家粮库。”
“国家既可稳定政权,也有了抗风险的能力。”
“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从苏联进口粮食,把我们国家仅有的一点外汇,全被苏联赚走。”
“你的龙稻201,至少让大华提前三十年完成粮食安全基础建设。”
“在今天和未来,能减少数千万人因饥饿死亡。”
“也为将来的工业化,奠定敦实的基础。”
解饥荒、稳政权、促工业……
说这些好像有点太空泛,张国昌和左右学生兴许不能够理解。
金东道:“这样,我给你们算一笔账。”
“我们国家现在,大概是4.5亿亩水稻面积,八百多斤,按四倍算,年增产稻谷可达到2000亿斤。”
“也就是说,你培育的龙稻201水稻,可以为国家养活两亿人口。”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