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丁宁:“我也要肉。”

金东:“你滚一边子去,你抢我女婿,我还没跟算账呢!”

金东这人不要脸,就是心里有愧,气势也不能弱了。

哎!

缺爱了。

丁宁丧着脸,埋怨金东这老狗有了新欢,不要他这个旧爱了。

两个加一块一百多岁的小老头,相爱相杀,还真是一对让人嗑的欲罢不能的老冤家。

张国昌看的津津有味。

丁宁前一秒还和金东吹胡子瞪眼,转头看到张国昌时,紧绷的老脸一松,马上堆满笑容。

“小张,你什么时候有空,来我家吃顿饭呗!我把我女儿介绍给你。”

“不是我吹,我女儿可漂亮了。”

“你应该也认识,就咱们农大的。”

“咱们学校学生都管她叫农大一枝花。”

农大一枝花谁人不晓?

不过现在张国昌还没娶媳妇的想法,他才十八。

“丁老师,去您家吃饭,娶媳妇的事,再缓缓吧!”

毕竟来自后世,张国昌可不想年纪轻轻就娶个媳妇来管自己。

趁年轻,多玩几年再说。

比起娶媳妇,有件事先要说清楚。

“校长,研究所所长的事,我可以答应您,就是吧……”

“我太年轻了,资历不够,我担心会有人不服,影响工作。”

“毕竟我一个大一新生,陡然间身居要位……”

张国昌话音未落,金东和余成田两人愕然。

金东失声喊道:“什么?”

“你是说,你才读大一?”

我草!

金东麻了。

还以为张国昌这样的奇才,是他们农学院大四的学生。

大四,马上毕业了,到乡下种地好拿学分,有一定天分,加上四年苦读,也有一定基础。

再加上走了那么一点点狗屎运,培育出出亩产八百斤的水稻。

没想到啊!

这小子竟然是大一新生。

金东先是惊诧,愕然,接着心神一松,笑容满面。

“读大一好啊!”

读大一,就不怕被人抢走了。

“哈哈!”

想到这,金东心里乐开了花。

片刻,金东又沉下脸来,呵斥道:“大一咋的了?”

“你有史无前例的研究成果,他们有啥?”

“哪个不服,敢挑事的,我直接让他滚蛋。”

“我们农学院研究所所长,必须是你!也只能是你!”

金东态度坚决。

“你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也得干。”

“谁让你是我们农大学生。”

“这事就这么定了。”

金东迫不及待,想尽快把这件事坐实。

当然,首先最紧要的还是上报。

刚转身奔着他破自行车走去,想到还有一亩地水稻没收上来,于是又顿足,与张国昌说:“我晚点回学校处理,你这阵子在家好好休息。”

“什么时候休息好了,什么时候来学校报到。”

清风徐来,被谷粒压弯的稻穗纷纷点头晃脑,一小片金灿灿,着实赏心悦目,令人心情大好。

忙碌四个月的成果,终于有了收获。

张国昌心中成就感爆棚。

意外回到这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自己也能为国家做点事。

挺好!

丁宁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放心吧!我会帮你的。”

半个小时后,最后一亩田水稻也收上来了。

在这之前,余成田余院长早早的被校长轰走了,让他去城里武装部调兵过来保护水稻。

张国昌也准备回城里,和秦拥军回家收拾东西。

秦京茹止不住的掉眼泪,一边哭一边帮着收拾。

老问张国昌什么时候再来秦家村,舍不得张国昌走。

看着房子空了,她的心也跟着空了。

田边,眼瞅着校长刮走田里最后一粒谷子,连禾都没留下一根。

村长终于坐不住了,腆着脸问校长能不能给他们秦家村,留下点粮种?

“什么?”

“我靠!你咋那么大脸,给你们留粮种。”

校长这个暴脾气,蹭的一下就冒出来了。

“这粮食多珍贵你不知道啊?”

“过几年再说吧!”

“别做梦了。”

“别惦记龙稻了。”

不是校长瞧不起秦继业这个泥腿子,他们是真不会种地。

这是事实。

具体怎么种,到时候还是要请教张国昌,等他们农学院的人学会了,在试验田种一批。

收获了,有了更多粮种,再下放,交由官兵严格按照他们的方式去种植。

你别看老百姓种了一辈子地,好像他们就真懂得种地似的。

科学种地,都是最上层学习,研究出来后,层层往下推广。

老百姓思维固定,基层干部手把手的教,他都会抗拒。

多数人是饭喂他嘴里,他都不会咽下去的。

龙稻多珍贵的东西,哪能让他们糟践了。

“过几年的吧!”

“到时候优先提供给你们村。”

考虑到以后国昌可能还会来这个村,培育新的水稻品种,避免村里人给他脸色看。

于是校长从怀里摸出来一包经济烟,一并塞给了秦继业。

语气也缓和了很多。

“您是一村之长,应该是个明事理的。”

“我能理解你,是吧!想来年多点收成。”

“你也理解理解我们。”

“龙稻的份量,无需我多言,想来你也应该清楚。”

“现在交到你手里,你有把握能种出八百斤的产量吗?”

“种不出来,那就是糟践。”

秦继业一个农民,被人指着鼻子当众说他不会种地,属实有点抹不开面。

可又不得不承认,种地这一块,确实不如人家。

不说校长了,连人家一个学生都不如。

可是……

好想要啊!

村民都眼巴巴瞅着呢!

拿不到粮种,他回头怎么跟村民交代?

但是人家校长说的也对。

哎!

一声长叹,满心无奈。

不过好在张国昌在村里是怎么种地的,他们也都有目共睹。

等来年开春,就按张国昌的方式去种,哪怕种现有的粮种,怎么着产量也比以前高。

只要张国昌以后还来他们秦家村,有的是机会向张国昌学习。

回头就交代村民,要百般对张国昌好。

说不准,以后可以从他手里获取一些粮种。

哪怕只够一亩地的粮种,最多一年,他们全村人都能种上高产量水稻。

一想到未来他们秦家村家家户户都能种八百斤产量的水稻,啧啧!

“国昌!”

远远的,看到张国昌大包小包拎着一堆东西走来。

知道这小子要回城里去,金东连忙推着自行车迎上来。

“你骑我自行车回。”

“哎呀!别跟我客气,拿去用,回头我给你弄个自行车票,到那个时候再把自行车还给我就行。”

要不是张国昌东西多,金东都想亲自骑车送他。

有自行车确实快很多,不到半个小时,张国昌便回到四合院。

阎埠贵正在门前给花浇水,

“哎哟!小棒梗笑了,这孩子长得真可爱,像极了东旭,讨人喜欢。”三大妈昧着良心说尽好话,内心百般抗拒。

这个贾张氏,打从秦淮茹生下棒梗后,每天都抱着棒梗四处炫耀。

搞得好像全天下就他们家有孙子似的。

“哎哟!”

听到门口传来动静,阎埠贵抬头,看到是张国昌走进来,一脸诧异。

“国昌回来了!”

“大半年没回来了吧?”

“听说你去乡下种田了,瞧您这肤色,差点没敢认,黑了一大圈了。”

阎埠贵自诩文化人,满院子,唯一能让他瞧得上眼的,也就只有文凭比他更高的张国昌。

阎埠贵特别爱亲近张国昌。

“对,去秦淮茹老家种田去了。”

“我不跟您说了,我先把东西拿回家里去,一会儿还要收拾房子。”张国昌拎着大包小包,微笑着朝后院走去。

望着张国昌离去的背影,贾张氏讥笑道:“读什么专业不好,读农业大学,嗤!”

“和泥腿子有什么区别?”

“干脆去做泥腿子算了。”

随后贾张氏又格外认真的对襁褓中的棒梗,说道:“我的宝贝孙孙,你以后读书可别读农业。”

“这专业没个屁用,我们家乖孙长得这么好看,长大后肯定最有出息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