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从亩产突破二百斤开始 > 第33章 开着拖拉机的男人
换源:


       贾张氏在家嚎了好几天,眼睛肿的跟痔疮一般。

她一直试图召唤老贾上来去害张国昌,奈何法力不行,多次召唤失败后,终于心灰意冷。

看着躲在角落里抹眼泪,一副凄凄惨惨,我命好苦的秦淮茹。

贾张氏嘴里忽然蹦出一句:“你明儿跟一大妈一块走吧!”

易中海家的房子,王红梅说以后就给张国昌了。

房子都没了,京城再无立锥之地。

膝下又无儿女,也没什么可值得留念的。

一大妈便向街道办申请,和易中海一块去北大荒垦殖场开荒。

明天就走。

秦淮茹满目震惊,贾张氏的话,宛如一道晴天霹雳在耳边炸开。

“什么?”

“您…您让我去北大荒?”

秦淮茹都懵了。

我是嫁进城里来享福的,我要是知道嫁去北大荒那么远,我还不如嫁给乡下人。

东旭判的可是改造五年啊!

那地,就不是人呆的地。

说难听点,贾东旭、易中海这一去,能不能活着回来,尚在一说。

秦淮茹年纪轻轻的,可不想死在北大荒。

贾张氏眼神一片冰冷,就知道这个死逼娘们儿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我已经帮你跟街道办申请了,管你愿不愿,明天你都必须走。”

“棒梗我会照顾好他,去了北大荒,你伺候好我们家东旭。”

“我们家东旭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你就死外边,别回来了。”

火车启动。

车上,贾东旭恨毒了易中海。

他有漂亮的媳妇,有儿子,有体面的工作。

这一切,就因为易中海,因为几块烂瓦片,全毁了。

还妄想自己给他养老。

贾东旭恨不得现在就给易中海送终。

想整死易中海的,可不止贾东旭一人。

如果眼神可以杀人,那么此时,被易中海怂恿去强拆的那二十几人,此刻他们早已将易中海千刀万剐。

###

正所谓小人畏威不畏德。

经此一事,于张国昌而言,院子里只有好人,没有坏人。

那些家里有人被送去北大荒的,对张国昌也恨不起来。

不敢。

他们更多将仇恨转移到易中海身上。

唯有贾张氏一人坚定不移的,对张国昌恨之入骨。

每回张国昌从她家门前走过,贾张氏眼神像淬了毒。

连着阴沉了好一阵子的天气,终于拨云见日。

四九城迎来一波暖阳。

晴空万里。

看这情况,多半会晴好一阵子。

秦拥军一早便被他爹秦继业叫醒,扛着锄头准备上田里翻地。

这个饱经沧桑的国家,在大华建立之前,刚刚经历了百年鏖战。

牛作为战略物资,大量的损耗,如今一个村子都分不到一头牛。

只能采取人力翻耕。

眼下是农闲,数月未从农事,身体早已散漫,昨天抡了一下午锄头,此刻秦拥军只觉浑身酸痛,骨头要散架了一般。

天刚破晓,煦光却已如此刺眼。

秦拥军吃力地撑开眼皮,秦京茹也打着哈欠走进厨房,烧灶洗漱做饭。

灶台里,火光缭绕。

秦京茹一手托举下巴,微眯的眸子充满倦意。

张国昌不在秦家村的日子,百般无趣,秦京茹好似丢了魂儿,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也不知道国昌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想人家。”

“快点开春吧!”

“呜呜呜!”

张国昌在村子里的时候,总觉得时光飞快,和他在一起,还没呆多久,一天就过去了。

张国昌不在村子里,秦京茹第一次体验到,什么叫度日如年了。

每一分每一秒都倍感煎熬。

也不知道这苦逼日子,还要熬多久。

所幸确定明年开春,张国昌仍然会下来村子里耕种,否则秦京茹一秒钟都不想待在秦家村了。

“嘟嘟嘟——”

“这什么声音?”

田里,秦拥军正无精打采抡锄头翻地,忽然远处传来发动机低吼。

“爹,这什么声音?”秦拥军举目四望。

秦继业停下手里动作,也竖起耳朵听。

“哎哟卧槽!”

“爹,看那边。”秦拥军伸手指向村口大路。

张国昌开着辆拖拉机缓缓驶来,嘈杂的发动机声音打破小村宁静。

田间地头,二三十个村民纷纷驻足举目。

“嘶!”

“那是什么?”

“是拖拉机。”

“是国昌,国昌开着拖拉机来了。”

“天内!好几辆拖拉机,还有……那是什么机?”

村民炸开了锅。

有人跑回村子里叫人。

张国昌刚把拖拉机停下,就见村口陆续有村民快步往这边赶来。

一些小孩儿更是飞奔而来。

“国昌,你……你还会开拖拉机啊?”

秦拥军看着眼前线条刚毅,霸气十足的大家伙,眼里满是震撼,惊喜,以及对张国昌的崇拜和钦佩。

好像就没有他不会的。

其实张国昌也是刚学的,考虑到以后常驻乡下耕作农田,农机怎么都要学会的。

前世几十年的老司机,学开拖拉机并不难,难的是一路颠簸过来,骨头都要颠成渣滓了。

尤其尾椎骨这一块……

多年的老痔疮躲回肛里去了。

秦继业兴奋的像个孩童,指着拖拉机和其他农机逐一询问张国昌。

“国昌,这个是拖拉机吧?”

“那个是什么?”

“这个呢?”

作为秦家村的村长,秦继业从未想过,有这么一天,会有人带来这么多农机进村。

别说拖拉机了,全村如果能从大队分到一头耕牛,都够他们全村人高兴好一阵子的了。

“是拖拉机。”

“这个插秧机,那个收割机。”张国昌一一为村民解惑。

都是国家花了大价钱,从国外采购回来的。

“插秧机?”

“还有这样的农机?”

“我的天!太神奇了吧!机器还能插秧?”

村民一阵惊叹。

其实这个时代的村民,就跟铁丝网里的阿朝人一样,对外界一无所知,

唯一能接受消息的渠道,全靠口口相传。

你不像二十一世纪人人都有智能机,兜里十块钱拿不出来,网络上对各种奢侈品如数家珍。

人家消息灵通,见过猪跑啊!

揉了揉颠麻了的屁股蛋子,众目睽睽下,张国昌开着铧式犁翻地拖拉机,开到田里翻耕。

钢铁铸就的犁锃光瓦亮,嵌入土壤中,随着拖拉机前行,轻轻松松将土壤犁翻。

霎时间,没什么见识的村民,一阵哗然。

“哎哟!”

“看内!快看撒,真翻了。”

“一下子翻了好几垄地。”

“整整齐齐的可真漂亮。”

“谁说不是呢!比咱人翻的还好。”

“一亩地,怕不是半个小时就翻好了?”

“这也太快了!”

有小孩儿跑到田里,追着拖拉机跑,金东,丁宁赶紧让秦继业派人把小孩拉走。

远处,秦京茹跑得飞快,胸前一阵翻涌。

来到田边,顾不上喘息,眼底已满是惊喜雀跃和痴迷。

那个开着拖拉机的男人,简直不要太拉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