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臣遵旨!”李尚书声音洪亮,激动地领命。

他是个做实事的人,知道这件事推行下去有多少百姓会受益,此时他巴不得马上就去把这件事落实了。

“儿臣领旨,定当尽力,不负母帝所托!”叶浅宁也压下心中喜悦,恭敬行礼。

看着退出去的两人,尤其是李尚书那几乎是对叶浅宁毕恭毕敬的背影,女帝心底对叶浅宁倒是多了几分认可。

“这李尚书,可是个最难啃的硬骨头,只认实料,不认人。没想到,居然让这丫头几张图给收服了……啧,真是稀奇。”

高忠禄陪着笑:“是殿下真有本事。”

女帝笑了笑,没再说话,目光重新落回奏折上,心情却似乎比刚才好了不少。

这时,有人进来汇报道:“陛下,三皇子求见。”

女帝想到要叶继尧调查的事情,于是说道:“让他进来。”

紫宸殿。

叶继尧立于女帝身侧,低声禀报着调查结果。

“近日上奏弹劾皇太女殿下越权擅杀、行事暴虐的御史、给事中共计七人。”

“其中三人,与二皇兄在吏部的属官过从甚密,常有宴饮往来。”

“另有两人,其座师曾是二皇兄早年的启蒙先生。虽无直接证据表明是二皇兄指使,但此番联动,绝非巧合。”

女帝静静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看来,朕这个二儿子,平日里不声不响,倒是养了些人脉。依你看,他此举是何用意?”

叶继尧眼帘低垂:“儿臣不敢妄断二皇兄心意。只是皇太女殿下徐州之行刚立下大功,便立刻有如此多指向‘失德’、‘暴虐’的弹劾,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仿佛生怕殿下声望过高一般。”

“二皇兄平日温和,此番动作,倒是急切了些。”

他这话,看似客观,实则每一个字都在暗示二皇子叶承宇其心可诛,觊觎储位,且手段拙劣急躁。

女帝沉默了片刻,轻轻哼了一声:“老大不在,他便以为‘长’字轮到他了?心思活络了,却用错了地方。”

她最不喜的,便是皇子们将心思用在互相攻讦上,尤其是这种不顾大局、在她刚刚肯定叶浅宁之后立刻拆台的行为。

“去,传叶承宇来见朕。”

片刻后,二皇子叶承宇忐忑的走进紫宸殿。

“儿臣参见母帝。”

女帝没有立刻让他起身,只是淡淡地看着他。

直看得叶承宇额头都起了冷汗,女帝才缓缓开口:“承宇,近日朝中颇不宁静,多有非议储君之言。朕听说,好些上折子的言官,都与你吏部的人,或是与你有些故旧牵连?”

叶承宇心里咯噔一下,连忙道:“儿臣惶恐!儿臣在吏部只是尽忠职守,与同僚们皆是公务往来,至于言官们如何想,儿臣实在不知啊!”

“不知?”女帝语气微扬,带着一丝冷意,“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朕看你近日,与那些弹劾皇太女的官员走得倒是颇近。”

叶承宇脸色一白,心跳如鼓。女帝连他和哪些人走动都知道?!

女帝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承宇,朕希望你记住,你是朕的儿子,是大周的皇子。”

“你的心思,应该放在辅佐朕治理江山社稷上,而不是放在琢磨如何扳倒你的妹妹,如何钻营那些不该你想的位置上!”

叶承宇捏紧拳头,心底满是不甘,都是母帝的孩子,凭什么他就不能惦记那个位置?

但他不敢说话,只是低着头听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