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流放边关,我直接打穿北境线! > 第一百零九章 绝不能让赵衡凑齐赈灾款!
换源:


       琉璃制品哪是那么简单就能模仿的。

况且赵衡故意给化妆品起了个琉璃粉的名字,目的就是故意诱导他们,让他们觉得这玩意也是琉璃做的。

这样就算他们能弄出极其细致的粉末来,给人用了也是满脸疼,起大包,根本不可能有效果。

这就是商业机密。

当然,饶是如此,琉璃制品还是在京师掀起了浪潮。

但凡是有点头脑的商人,都看到了背后的巨大利润。

利润大,自然就有人铤而走险,模仿的人自然也越来越多。

城南绸缎庄王掌柜、城西粮油大亨李老板,都是这类人。

但他们花了大价钱,请了不少人,最终的结果还是徒劳无功。

到最后,这群跟风的商人们只能无奈地放弃。

他们烧出来的,连天工坊最次等的残次品都比不上。

没办法,他们只能捏着鼻子,厚着脸皮,跑到天工坊去进货。

可赵衡是什么人?

他定下的出货价,高得令人发指!一只在天工坊标价八百两的琉璃瓶,给他们的批发价,就要六百两!

“什么?六百两!”王掌柜听到报价,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赵伯爷!您这……这也太黑了吧!我们运回去,加上人工和店铺的开销,里外里忙活半天,就赚那几十两银子?”

天工坊的管事却只是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

“王掌柜,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伯爷说了,这叫品牌价值。您要是嫌贵,可以不进货嘛,反正后面排队的人,都快排到城门楼子底下去了。”

没办法,京师这些富商巨贾想借这东风发财,就只能成为天工坊的二道贩子。

他们冒着风险赚来的利润,还不到赵衡的三分之一!

这自然也是赵衡的手段,他根本就不怕别人模仿。

模仿货品不行,就有人开始模仿天工坊的运营模式。

但他们完全想错了方向。

他们也搞起了充值赠送、贵宾打折的活动。

可他们根本就没有天工坊那种紧俏的商品。

赵衡的手段,首先要有独一无二的商品,其次要有足够强的技术壁垒,至于商业手段,那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他们模仿上也手段,就相当于把别人当傻子了。

这一番折腾下来,效果微乎其微。

……

皇宫,御书房。

大周皇帝静静地听着暗探带回来的,关于京城商界最近的种种异动,心底烦躁。

他发现,自己那个三儿子,就像一条滑不溜手的泥鳅。

他想用赈灾的重任困住他,结果他转手就弄出了个天工坊,日进斗金。

他想用太子和郭嵩去打压他,结果这两人反被对方耍得团团转,成了人家扬名立万的垫脚石。

他甚至感觉,整个京城的经济命脉,都在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悄然地,朝着那个年轻人的手中汇聚。

这种感觉,让他心神不宁,却又无计可施。

……

国舅府,书房。

赵瑞面色涨红,郭嵩的脸色也阴沉得可怕。

他们根本就找不出挡住赵衡的办法来。

赵瑞急了,咬牙道。

“不能再让他这么下去了!绝不能让赵衡凑齐赈灾款!”

……

安北伯府。

赵衡翻看了最近的账目,轻轻点头。

效果还是不错的,比预想的好些。

半个月的时间,天工坊的流水有五十万两白银了!

扣除所有成本,纯利有进七成。

如此看来,筹措赈灾款根本不是问题了。

但赵衡却并未掉以轻心。

太子和郭嵩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为了避免陷入无休止的党争泥潭,赵衡决定主动出击!

他要花钱,在这盘根错节的京城朝堂之上,为自己,寻找一位足够分量的盟友!

而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信国公,欧阳信。

欧阳信乃是三朝元老,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他一生清廉,从不参与党争,在朝中德高望重,是所有中立派和保皇派官员的精神领袖。

更重要的是,他手握都察院,掌管天下言官,就连太子和郭嵩,都要让他三分薄面。

若能将此人拉拢过来,那自己在这京城之中,才算是真正有了立足之本!

当夜,一顶极其普通的青布小轿,悄无声息地停在了信国公府的后门。

赵衡一身便服,没有带任何护卫,只提着一个看似普通的食盒,走进了欧阳信的书房。

“伯爷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要事?”

欧阳信正在灯下看书,见到赵衡,有些诧异。

赵衡没有废话,他将食盒打开,从里面取出的,却不是什么珍馐佳肴。

而是一张写满了密密麻麻数字的,天工坊的账目清单!

以及,整整十万两白银的银票!

欧阳信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安北伯,你这是何意!”他猛地一拍桌案,声音里充满了被羞辱的愤怒,“你以为老夫,是那些可以用金钱收买的贪官污吏吗!”

赵衡却只是平静地看着他,缓缓地摇了摇头。

“国公爷误会了。”

他将那张账目清单,推到了欧阳信的面前。

“晚辈这点微末的商业手段,在国公爷眼中,想必不值一提。天工坊这几日流水颇丰,但晚辈心里清楚,商贾之道,终究是末流。”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无比真诚。

“晚辈一介武夫,不懂经济,更不懂民生。这些不义之财,拿在手里,只觉得烫手。听闻国公爷一直心系城外白鹿书院的修缮,只是苦于朝廷拨款不足,迟迟未能动工。”

他将那十万两银票,再次推了过去。

“晚辈愿将这十万两白银,尽数捐给白鹿书院,为我大周,多培养几个国之栋梁!只是晚辈人微言轻,此事,还需国公爷您这样德高望重之人,出面主持,方能服众!”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他不是在行贿,他是在捐款!

他不是在拉拢,他是在请求!

他将自己,放在了一个晚辈和求助者的位置,将欧阳信,高高地捧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欧阳信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看着他那双清澈而真诚的眸子,心中的怒火,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消散了。

他拿起那张账目清单,看着上面那一笔笔清晰的流水,满脸骇然!

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送来的,哪里是区区十万两白银。

这送来的,是一份足以改变整个大周经济格局的,惊天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