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60替嫁:娇妻莫慌,我有空间吃穿不愁 > 第153章 知青下乡!
换源:


       这年头对待坏分子,尤其是那些违法的人,可一点不会手下留情。

等过了十几分钟,赵大勇再次出来的时候,已经鼻青脸肿,像个猪头一样了。

赵水生他没耐心等他被审判,早就已经回家了。

而王铁等人,则是根据赵大勇的口供,直接判了他三年多的罪名!

赵大勇虽然没有带刀,但是他属于是主犯。

因此判的一点不轻。

赵大勇听了,整个人都要昏迷过去了。

他哀求道:“大哥,我没别的要求,就想跟我家里人联系一下!”

“求求你给我这个机会!”

王铁一点没心软:“算了,等你服刑出来之后,有的是机会!”

随后,赵大勇就在绝望之中被拉走了。

其实,赵大勇之所以想联系别人,就是因为他们家里还有点身份。

他爹也算是一个中级领导,不大不小。

别的不好说,想办法将赵大勇从捞出来,还是可以的!

当天,他家里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赵大勇的爹,准备好了不少礼物,用了一大把人情,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这才在赵大勇被带走之前,改了他的罪名。

总之,赵大勇还是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就是没有之前那么严重了。

等到他回到家里,已经是第二天一大早。

赵大勇的妈含着眼泪扑了上来:“我的儿子啊!你可受苦了……”

赵大勇之前是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哪里受过什么苦?昨天一天的经历,总算是让他长见识了。

赵大勇的爹则是板着脸:“行了!都怪你平时溺爱儿子!”

“现在好了,闯出来这么大的祸!以后怎么办!”

赵妈不耐烦的说:“行了行了,就知道教训!”

“事情不都已经解决了吗?还废话什么?”

“我废话?”

赵爹气的快疯了,上去推开赵妈,一巴掌狠狠抽在了赵大勇的脸上!

“知不知道,我为了把这个不孝子救出来,花了多大的代价?嗯?”

“让他在工厂上班,没有一天给人省心的!现在事情闹的这么大,一旦被别人知道了,我就是吃不了兜着走!”

“到时候,别说我本人了,连你们也没好日子过!赵大勇,就等着再次进去吧!”

他说话可不是危言耸听,他这个身份一举一动,都有很多人盯着的。

万一被人发现猫腻,后果不堪设想!

赵妈也慌了:“那,那怎么办?”

“怎么办?”

赵爹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想了半天,大手一挥。

“让他去农村!下乡去吧!”

如今,大规模的下乡还没开始,但是有很多城市和乡镇都已经试点,而且上面也刚刚出了指导意见。

让城市青年下乡,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在赵爹看来,赵大勇趁这个机会去农村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让他没办法继续在城里搞事情,反正家里人也管不住他,这样继续下去,总有一天会闯出更大的祸。

还有,这也可以让赵大勇避开风头,省的事情败露,让他们一家子都吃亏。

赵大勇本来都没说话,一听让自己下乡,顿时摇头:“不行,不行!我不去!”

“爹,我以后改了,我再也不敢了!求你别让我下乡!”

他在城里自在惯了,乡里的条件,可完全比不上这边!

到时候不知道要让他吃多少苦。

与其如此,还不如狠狠的揍他一顿呢!

赵大勇现在心里终于后悔了。

早知如此,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招惹赵水生,也不至于到了现在的地步!

赵爹看了他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

“你说的不算!晚了!”

“我昨天晚上,就在下乡的名单里添了你的名字,想不去也不行。”

“现在,应该都已经交给乡里处理了!”

“啊!”赵大勇顿时嚎啕大哭了起来,一米八的大个子,哭得像个三岁小孩。

他妈也心疼万分的说:“当家的,不能让咱们孩子不去吗?”

“村里条件艰苦,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是白白让孩子受苦啊!”

赵爹沉着脸说:“你懂什么!”

“下乡是以后的大趋势,不想去也不行!”

“现在安排,他还能在附近的村里,有时间还能回城里来看看咱们,离得近,做事也方便!”

“等以后被动了,跑到千里万里之外,你十年都不一定能看到他一次!到底怎么选,你自己心里有数!”

他作为中层领导,手里掌握着一些寻常人不知道的消息。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赵妈也没其他的办法,只能心疼的给赵大勇擦眼泪。

随后,收拾了大包小包,要送赵大勇下乡!

赵水生这边。

他刚回到村里,就见到了老杨。

“水生!正好找你呢,乡里有个会议,你跟我一起去呗。”

老杨热情的拉着赵水生。

“啥事啊书记,又出人命了?”

赵水生好奇问道。

“啥人命啊,下乡!”

老杨开口道:“这不农忙马上就要结束了吗?上头新出的指导意见,以后要在咱们村里派下乡的知青了。”

“这不,乡里正让每个村的人都过去,分配名单呢!”

赵水生一听,顿时心里有数。

终于来了!

轰轰烈烈的知青下乡年代,即将拉开序幕!

他清楚,真正的下乡大潮,其实还没有开始,至少要过个四年,才会真正启动。

不过,这件事情是逐渐推进的,在大量的人员过来之前,其实不少乡村都已经开始慢慢接受知青了,算是让他们适应的过程!

而今年,也是他们村子开始接受知青的第一年。

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比较好,距离城里比较近,村民也经常进城,所以这件事,对双方都容易接受,没什么太大的情绪。

一些村子,甚至还因为要多来几个劳动力,感到十分高兴呢!

赵水生正好想见识见识,于是和老杨一起,来到了乡里。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各大村子的队长、村长都抽着旱烟,屋里本来就小,现在都快看不见人了。

“好了!大家都到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