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若这才注意到大队长也在旁边,心里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在外面人面前,还是应该给丈夫留点面子的。
她开口问道:“六叔,您怎么来了?有什么事情吗?”
“小梁媳妇,你要是有什么委屈,尽管跟我说,我还管不了房梁这小子吗?
有事情跟我说就行了。”房车听到贾若叫自己,立刻笑着回应。
贾若听了这话,反而有些糊涂了:“六叔,您这是怎么了?看起来不太对劲啊?”
平时她跟大队长打招呼,大队长连头都不抬一下,总是板着一张脸。
她嫁到房家桥村九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大队长笑。
“太阳这么大,我能有什么事?我听房梁说你要回娘家,是不是因为你婆婆的事情?
等一会儿我去好好说她一顿,这么大年纪了,一点道理都不懂。”房车依旧和颜悦色地说道。
“六叔,您是不知道,我婆婆太过分了!她孙子能吃鸡蛋,我女儿就不能吃,这是什么道理?
难道我女儿就不是你们房家的人了吗?哪有这么做事的?孩子看在眼里,心里该怎么想啊?
还有房梁这个没出息的,看到这些事情连一句话都不敢说!”贾若一边跟房车解释吵架的原因,一边又忍不住骂了丈夫一句。
“你等着,我这就去你婆婆家,把鸡蛋给你要回来!”房车说完,转身就出了门。
贾若的婆婆家离这里也就隔着一户人家,没到五分钟,他就拿着十个鸡蛋回来了。
贾若看着眼前的鸡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六叔,您真的没事吗?”
大队长居然会去婆婆那里为自己要鸡蛋?
她抬头看了看天空,太阳明明好好的,大队长说话也很正常,身后也有影子,不像是撞了邪或者遇到什么奇怪的事情。
不过她还是接过了鸡蛋,其实她家也不是没有鸡蛋,只是婆婆那种重男轻女的做法,让她实在没办法接受。
“我已经说过你婆婆了,我跟她说,孙子和孙女都一样,都是自己的后代,哪能这么重男轻女?
她也跟我保证了,以后对两个孩子肯定会一视同仁。
要是你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我再去说她一顿。”房车说道。
贾若叹了口气,对大队长倾诉道:“六叔,其实我也不是缺那几个鸡蛋,就是我婆婆做事太让人寒心了。
我们家有什么好吃的,哪次没有给她送过去?
她既然这么喜欢孙子,那我以后就不让孩子们去她那边了,省得孩子们去了受委屈,心里难过。
要是房家真的容不下我这两个女儿,我就把她们送到我哥贾有金家去,我哥家里没有女儿,他可喜欢女孩子了。”
“这说的是什么话?咱们房家的姑娘也都是被精心呵护的宝贝疙瘩,要是在贾家受了半分委屈,传出去岂不是要让外人看咱们的笑话?以后你要是再受了什么委屈,尽管来跟我说。对了,你今天是打算回娘家吗?”房车随口问了一句。
“是啊,今天是我娘的忌日,我想回娘家去看看她。”贾若回答道。听到这话,房车心里瞬间松了口气,暗自嘀咕起来:真是太让人受惊了,你怎么不早点说今天是你娘的忌日呢?我还以为你回娘家是要去告状,吓得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不得安宁。
“原来是老嫂子的忌日啊,那确实该回去好好看看。对了,我听说贾明诚已经回村了。”房车一边说着,一边特意看了贾若一眼。
“我九叔回来了?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我一点消息都不知道。他都有十年没回村里了吧?我可真是想念他。”贾若比贾明诚大三岁,小时候经常和贾明诚一起玩耍,感情还算不错。
“我听村里其他人说,他回来好几天了,明诚是因为受伤才从部队转业回村的。你回去之后,可千万别跟他提你们家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别让他跟着操心费神。”房车特意郑重地叮嘱了贾若一句。
“好的,六叔。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得出发了。”贾若笑了笑,把手里提着的鸡蛋放到一旁,又拿起小包袱,带着两个女儿一起走出了房门。
房车还是有些不放心,又赶紧追到门外,再次叮嘱道:“小梁媳妇,家里的那些事可千万不能跟明诚说啊。”一直等到贾若再次点头答应,房车才转身回到房梁家里。
“六叔,家里的事有什么不能说的呀?”房梁一脸疑惑,完全不明白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
“你懂什么!就算你自己不怕惹上麻烦,也不能连累别人啊。刘家村的事你没听说过吗?”房车说着,又抬脚踢了房梁一下。
“刘家村的事?您说的是他们全村人被人打的那件事吧,我知道啊。他们也真是够没用的,全村人竟然被一个人给揍了,说出去都丢人。”房梁说着,还忍不住笑了笑,觉得这事有些荒唐。
“笑什么笑!你知道是谁把他们打的吗?就是你媳妇的叔叔贾明诚!他把刘家村的人打得特别惨,村里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几乎都被他打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房车又踢了房梁一脚,心里暗自想道:这傻小子一点都不知道这里面的严重性,今天必须好好教训他一顿,免得他以后给村里惹出大麻烦来。
“到底是为什么呀,六叔?有话您就好好说,总踢我干什么?”房梁一边躲闪,一边往后退,一直退到离房车有三米多远的地方才停下。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贾茹回娘家告状,说她婆婆欺负她,贾明诚知道后才去替她出气的。要是你们惹恼了贾若,等贾明诚来了,后果你自己承担,到时候我会带着全村人躲得远远的,绝对不会管你们。你们一家人必须留在村里,因为他肯定会来揍你们出气,尤其是你、你娘,还有你哥和你弟弟他们,一个都跑不了。”房车指着房梁,表情严肃地说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