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易中海心里像是又被扎了一下,他在心里暗自嘀咕:你怎么总是提你九爷爷呢?你难道不知道你师父最讨厌这个人吗?再说了,贾明诚有什么水平可言?嘴巴臭得很,还喜欢动手打人。
贾东旭在厂里上班,心里只惦记着三件事:第一件是早点下班,第二件是好好吃饭,第三件是按时发工资。一到食堂,他就直接朝着好兄弟何雨柱的方向走去——因为何雨柱能给他多打一些菜。
“柱子,多给我打点菜,我快要饿死了!”贾东旭走到食堂窗口前,对着里面的何雨柱大声喊道。
何雨柱这时候也看到了贾东旭身后的易中海,心里不禁又冒出了那个疑问:易中海真的是太监吗?
贾东旭和易中海端着刚打好的饭菜,挑选了两个空座位坐了下来。
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贾东旭先夹了两口菜,之后就着窝头吃了起来。
易中海则先喝了两口白开水,接着才拿起窝头,就着菜慢慢吃着。
人事科的黄科长走到易中海身旁坐了下来,开口问道:“老易,这种菜吃着还合你胃口吗?”
易中海觉得今天大家的行为都有些不正常,他回答说:“黄科长,老百姓能吃到这样的东西,已经算很好的了。”
黄科长称赞起易中海:“老易,看来你是个心胸豁达的人,遇到事情都能想得开。你小时候吃过苦,后来过了几天好日子,现在又重新开始吃苦。人们常说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回到节俭就难了,可你易中海既能享受好日子,也能忍受苦日子,真是不简单啊。”
易中海听了之后又感到困惑:我什么时候享受过好日子了?我从小家里条件就不好,我妈总跟我说穷人家的孩子要早早承担起家庭责任,我一直都在吃苦。
从小到大,就算后来成了八级工,工资比以前高了不少,我也还是过着苦日子,哪里有过好日子呢?
于是易中海向黄科长解释:“黄科长,我家里一直都很贫穷,从来没有过好日子。”
黄科长却说出了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我知道你家里穷,不然你家里也不会让你走现在这条路了。老易,你也挺不容易的。人这一辈子,不称心的事情有十之八九,你现在这样已经算不错的了。”
说完,黄科长就起身离开了。
易中海看向贾东旭,疑惑地问:“黄科长该不会是生病了吧?”
可贾东旭正低着头专心吃饭,根本没注意到黄科长和易中海刚才说了些什么,所以没有回应他。
这时,厂里另一位八级工孟师傅看到易中海,走上前拱了拱手,说道:“老易,我过来跟你道个歉,以后我不再跟你争高低了。”
说完孟师傅便转身离开,他看易中海的眼神里满是同情。
易中海心里更加纳闷了,忍不住在心里嘀咕:“我真是不明白,这些人到底是怎么了?”
他心里很清楚,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紧接着,车间里一个车工走了过来,对易中海说:“老易,自然的规律是减少多余的部分来补充不足的部分,难怪你的手艺这么好,我这辈子都达不到你这样的水平,唉!”
易中海这天中午吃得特别不自在,很多人都跟他说了些奇怪的话,大家看他的眼神也不太对劲。
以前很多人因为他是八级工、技术水平高而嫉妒他,可现在大家的眼神完全变了,绝对不是嫉妒,而是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易中海心里很不服气:他们凭什么可怜我?我向来争强好胜,根本接受不了这种情况。
我除了没有孩子,其他方面哪里都不差,他们为什么要用这种眼神看我呢?
整个下午,易中海都没心思工作,下班后,他和贾东旭一起往家走。
下午的时候,贾明诚又接待了院子里的几个人,大多是妇女,还有两个孩子。
其中住在后院西厢房的郭大妈带着孙子郭小宝也来了,郭小宝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脚扭伤了,骨头还有点错位。
贾明诚手法熟练地给郭小宝复位,动作干脆又准确,郭小宝甚至都没来得及哭出来。
一下午的时间里,称呼贾明诚“叔叔”的人多了不少,这些人大多是四十岁以上的。
还有叫他“爷爷”的,甚至连郭小宝和郭大宝都叫他“太爷爷”。
贾明诚在老家贾家村的时候辈分就高,没想到来到城里后,辈分依然这么高。
他心里想,高就高吧,反正大家都是顺着贾有福的辈分来论的。
下午,贾明诚给来找他看病的几个人看完病后,还收到了一些谢礼,有几个鸡蛋、两个馒头,还有两个萝卜。
之后,贾明诚想出去逛逛,眼看天气快要变冷了,他打算买些块煤,如果买不到块煤,买些煤粉也行,他家有火炕,冬天睡在火炕上会很暖和。
当贾明诚经过院门口时,院子里几乎所有人都跟他打招呼,他只是点点头表示回应,然后就走出了95号大院。
郑大妈跟身边的人说道:“贾叔的医术真是太高明了,别看他年纪不大,比卫生室的王医生强多了。”
贾张氏也跟着附和:“王医生以前是给牲口看病的兽医,现在京城里牲口少了,没办法,才让他来给人看病。人和牲口能一样吗?我可不敢找他看病。”
她觉得郑大妈说得特别有道理。
赵大妈好奇地问贾张氏:“嫂子,贾叔的医术是跟谁学的呀?怎么这么厉害呢?”
贾张氏解释道:“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他是跟我四爷爷学的医,也就是九叔他爹。我四爷爷本身就是医生,以前的向阳乡,现在改成向阳公社了,那里谁不知道我四爷爷医术高明啊。跟你们说吧,就没有我四爷爷治不好的病。九叔是我四爷爷晚年才生的孩子,而且还是独生子,所以四爷爷对他要求特别严格,不然他也学不到这么一身好本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