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在客栈中辗转反侧,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他起身简单洗漱后,便怀揣着那几封推荐信,踏出了客栈的大门。京城的街道上已经热闹起来,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许晓望着眼前繁华却又透着几分复杂的京城,深吸一口气,朝着第一位官员的府邸走去,心中默默祈祷着这一趟能有所收获。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然而许晓却无心欣赏这京城的繁华,他的心思全放在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上。他一边走,一边在脑海中反复思索着见到官员后该如何说辞。
按照地址,许晓来到了一处府邸前。朱红色的大门紧闭着,门口的石狮子张着大口,仿佛在向人示威。许晓整了整衣衫,上前轻轻叩响了门环。不多时,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一个门房的脑袋。门房上下打量着许晓,眼神中透着一丝不屑:“你是何人?来这做甚?”
许晓赶忙递上自己的名帖,客气地说道:“劳烦通传一声,就说许晓求见大人,有要事相商。”门房接过名帖,看了一眼,脸上的不屑更浓了:“许晓?没听说过。大人事务繁忙,哪有时间见你这无名小卒。”说着,就要关门。
许晓急忙用手挡住门,赔笑道:“这位大哥,还请通融通融,我确实有十万火急之事,与抗倭大业相关。这是戚将军给我的推荐信。”说着,又掏出戚继光的推荐信递了过去。门房犹豫了一下,接过推荐信看了看,脸色稍微缓和了些:“那你稍等,我去通报一声。”说罢,转身进去了。
许晓在门外焦急地等待着,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过了多久,门房终于出来了,没好气地说:“大人有请,跟我来吧。”许晓心中一喜,连忙跟着门房走进府邸。穿过几道回廊,他们来到了一间书房前。门房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进来”,许晓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书房内,一位官员正坐在书桌后,手中拿着一本书,见许晓进来,微微抬了抬头,示意他坐下。许晓恭敬地行了礼,然后坐在一旁。官员放下手中的书,看着许晓,眼神中透着审视:“你就是许晓?戚将军信中提到的人。说说吧,找我何事?”
许晓赶忙将自己被弹劾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言辞恳切地说道:“大人,我许晓一心抗倭,从未有过任何不轨之心。那赵公公污蔑我使用‘妖术’,实是无稽之谈。我恳请大人能为我主持公道,助我洗清罪名。”官员听后,眉头微皱,沉默了片刻:“此事我也有所耳闻,只是朝廷如今对此事议论纷纷,赵公公又在其中推波助澜,想要为你洗清罪名,并非易事啊。”
许晓心中一沉,但仍不死心地说道:“大人,我有证据可以证明我所使用的并非‘妖术’,而是一些先进的武器。这些武器都是为了更好地抗击倭寇,保护沿海百姓。只要能让我面圣,我定能向皇上解释清楚。”官员看着许晓,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面圣?谈何容易。如今皇上对这件事已经起了疑心,你贸然求见,恐怕适得其反。”
许晓握紧了拳头,心中满是不甘:“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难道就让那赵公公的阴谋得逞,让沿海百姓继续遭受倭寇的侵害?”官员思索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你先别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你且回去,容我想想办法。”许晓见官员如此说,知道一时也难以说服他,只好起身告辞:“多谢大人,还望大人能尽快想出对策,许晓感激不尽。”
从官员府邸出来,许晓的心情格外沉重。他知道,京城之行远比他想象的要困难。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决定立刻返回戚家军营地,与戚继光商量对策。
回到营地,许晓径直来到戚继光的营帐。营帐内,戚继光正对着地图沉思,见许晓回来,赶忙问道:“情况如何?”许晓将在京城的遭遇详细说了一遍,戚继光听后,眉头紧锁:“看来京城官场的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赵公公在朝中势力庞大,想要轻易扳倒他,绝非易事。”
许晓坐在一旁,一脸的无奈:“戚将军,如今该如何是好?难道真的要眼睁睁看着赵公公的阴谋得逞?”戚继光站起身来,在营帐内来回踱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当务之急,是要找到有力的证据,证明你所使用的并非‘妖术’。”许晓点了点头:“我也这么想,只是该从何处寻找证据呢?”
戚继光停下脚步,看着许晓:“你所使用的那些武器,能否详细地记录下来,包括它们的构造、原理以及使用方法。我们可以将这些整理成书,作为证据呈递给朝廷。”许晓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我这就回去整理。只是,就算有了这些证据,朝廷就会相信我们吗?”
戚继光拍了拍许晓的肩膀:“有证据总比没有好。同时,我们还可以联络朝中的一些正直官员,让他们为你说话。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一定有机会洗清你的罪名。”许晓感激地看着戚继光:“戚将军,多谢你如此信任我,还为我出谋划策。”戚继光笑了笑:“你我都是为了抗倭大业,不必言谢。如今倭寇未除,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小人的阴谋而耽误了大事。”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许晓便回到自己的营帐,开始着手整理武器资料。他伏在案上,奋笔疾书,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空间系统武器的一切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营帐内安静极了,只有毛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不知过了多久,许晓终于完成了资料的整理。他看着眼前厚厚的一叠纸,心中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终于有了证明自己的证据;担忧的是,这些证据能否说服朝廷,还未可知。
许晓拿着整理好的资料,再次来到戚继光的营帐。戚继光仔细地翻阅着资料,不时地点点头:“写得很详细,这些资料应该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接下来,我们一边派人将资料送往京城,呈递给那些正直的官员;一边由你向朝廷上书,详细解释你的行为和所使用的武器。”
许晓深吸一口气,说道:“好,我这就去写。”回到营帐,许晓又开始认真地起草上书。他字斟句酌,每一句话都饱含着自己的诚意和决心。他在书中详细地阐述了自己抗倭的经历,以及使用空间系统武器的初衷,同时也对赵公公的污蔑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当许晓终于完成上书时,天色已经很晚了。他走出营帐,望着满天的繁星,心中默默祈祷着这一切能够顺利。虽然制定了应对策略,但能否说服朝廷还不确定,许晓在朝廷的猜忌下,能否继续在抗倭事业中发挥作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