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各位,此次呈交证据,关乎我能否洗清罪名,继续抗倭大业。我们必须万无一失。我打算挑选几名武艺高强、忠诚可靠的兄弟,护送陈壮士和证据前往朝廷。”沈星洛点了点头,说道:“晓哥,一定要确保陈壮士的安全。”陈风站起身来,大声道:“许将军放心,我定不负所托!”说罢,众人便开始商讨具体的护送细节。
营帐内,气氛严肃而紧张。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在营帐壁上拉得老长。许晓紧皱眉头,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思索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状况。“此次行程,必定危机四伏。赵公公那老贼,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阻拦的机会。我们得挑选最精锐的人手,组成护送小队。”许晓的声音低沉却有力。
沈星洛秀眉微蹙,眼中透着担忧:“晓哥,那赵公公在朝中势力庞大,耳目众多。我们既要防着他在路上设伏,又要保证证据能安全送到朝廷官员手中。”
陈风握紧拳头,一脸决然:“许将军,沈姑娘,你们放心。我这条命,都是许将军给的。就算拼了命,我也要把证据送到!”
许晓拍了拍陈风的肩膀:“陈兄弟,我信你。但我们不能盲目行事。我打算让张龙、赵虎、李三这几位兄弟与你一同前往。他们都是军中一等一的好手,定能护你周全。”
众人围坐在一起,详细地规划着路线。许晓展开一幅地图,用手指在上面比划着:“我们尽量避开官道,选择这些偏僻的小路。虽然路途会艰辛些,但能减少被发现的几率。而且,在这些关键位置,我会安排戚家军的兄弟暗中接应。”
商议完毕,许晓又反复叮嘱护送小队的成员:“一路上,务必保持警惕。一旦遇到危险,不要恋战,以保护证据和陈壮士为首要任务。”
第二日清晨,天色未明,护送小队便悄然出发。许晓和沈星洛站在营地门口,目送他们远去。沈星洛紧紧抓住许晓的手臂,眼中满是担忧:“晓哥,希望他们能顺利到达。”许晓轻轻握住沈星洛的手,安慰道:“放心吧,他们都是精兵强将,一定可以的。”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皇宫内,赵公公正坐在房中,脸色阴沉。他的亲信跪在地上,向他汇报着许晓等人的动向。“公公,许晓那小子找了个叫陈风的人作证,还准备将证据送往朝廷。”
赵公公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废物!这点事都办不好。绝不能让他们的证据呈到皇上跟前。去,派人在路上拦截,务必将证据销毁,证人灭口!”
“是,公公!”亲信领命而去。
朝廷这边,收到许晓再次上书并附有证据的消息后,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官员们分成两派,一派认为许晓战功赫赫,不应仅凭之前的猜忌就定他的罪,应仔细审查证据;另一派则在赵公公的暗中授意下,认为许晓使用妖术,证据必定有假,不应轻信。
在这一片争论声中,皇帝下令成立专门的审查小组,对许晓的案件重新进行审查。审查小组的官员们坐在议事厅内,看着桌上的证据,表情严肃。
“这些证据,看似确凿,但不知真假。我们必须谨慎对待。”为首的官员皱着眉头说道。
“哼,说不定就是许晓那小子伪造的,想借此逃脱罪责。”一位受赵公公影响的官员冷哼道。
“不管真假,都需细细查证。切不可冤枉了忠良,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心怀不轨之人。”另一位官员说道。
而此时,在远离京城的小道上,护送小队正小心翼翼地前行。张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对陈风说道:“陈兄弟,你跟紧我们,这一路上怕是不太平。”陈风点了点头,将装有证据的包裹紧紧抱在怀中。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赵虎低声道:“有情况!”众人立刻停下脚步,握紧手中的武器。只见一群黑衣人从道路两旁的树林中窜出,手持利刃,向他们扑来。
“果然是赵公公的人!兄弟们,杀!”张龙大喝一声,率先冲了上去。双方瞬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在山谷中回荡。
李三身手敏捷,在黑衣人中东冲西突,手中的长刀舞得虎虎生风。陈风虽然武艺不算高强,但他紧紧护着证据,寻找着突围的机会。
张龙一边与黑衣人战斗,一边喊道:“陈兄弟,别恋战,找机会冲出去!我们掩护你!”陈风咬了咬牙,看准一个破绽,猛地向前冲去。
然而,黑衣人似乎早有准备,又有一批人从前方杀出,拦住了陈风的去路。“想把证据送到朝廷?做梦!”为首的黑衣人冷笑一声。
陈风心中焦急,他知道,一旦证据被毁,许将军就再无翻身之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接应的兄弟!”赵虎兴奋地喊道。
只见戚家军的援兵如猛虎般冲入战场,黑衣人顿时阵脚大乱。在内外夹击之下,黑衣人渐渐抵挡不住,纷纷逃窜。
陈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看着手中完好无损的证据,长舒一口气:“终于保住了。”
经过一番波折,护送小队终于顺利抵达京城,并将证据呈交到了审查小组手中。此时,许晓和沈星洛在戚家军营地中,焦急地等待着朝廷的最终裁决。
许晓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忐忑不安。沈星洛看着他,轻声说道:“晓哥,别太着急了。证据已经送到,朝廷一定会明察的。”许晓停下脚步,握住沈星洛的手:“星洛,我不怕死,但我怕不能继续抗倭,不能保护沿海的百姓,不能守护你。”
而在京城的皇宫中,审查小组正在紧张地审查证据。赵公公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消息,他不时地向审查小组的官员们施压,试图影响他们的判断。
证据虽已呈上,但赵公公从中作梗,朝廷的裁决充满变数,许晓能否洗清罪名,继续他的抗倭事业?同时,戚继光察觉到朝廷对许晓的猜忌,开始暗中想办法力保许晓,他又会采取什么行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