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综武:盘点绝色榜,吓湿邀月怜星 > 22: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换源:


       大宋,皇宫。

赵煦与郭巨侠呆立当场,如遭雷击。

赵煦的脸色,从最初的冷酷决断,变成了震惊,再到骇然,最后只剩下无尽的羞惭与震撼。

他刚刚还在想什么?

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养虎为患?

他险些就要下令,去扼杀那个未来拯救了大宋江山的盖世英雄!

“朕……朕……”

赵煦嘴唇发干,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仿佛被天幕上那“大英雄”三个字,狠狠地抽了一记耳光。

“陛下……”

郭巨侠的声音也带着一丝颤抖。

他看着天幕消失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佩与悲怆。

“萧峰……无愧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个字!臣,远不如他!”

“少林?好一个少林!还有那鲜卑乱党!!”

赵煦脸色难看,杀意沸然。

“慕容氏?!”

赵煦猛地一拳砸在龙案之上,震得笔墨纸砚一阵跳动。

他双目赤红,胸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若非慕容博此獠从中挑拨离间,那萧峰本该是我大宋的擎天玉柱,护国为民,何至于此!何至于被逼得与我大宋离心离德!”

他越想越气,越想越恨。

恨那慕容博的狼子野心,也恨自己方才的愚蠢念头。

天幕的出现,就像一剂猛药,让他看清了忠奸,也看清了自己险些犯下的滔天大错。

“来人!”赵煦厉声喝道。

一名老太监闻声,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跪伏在地。

“奴才在。”

赵煦的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温度,仿佛来自九幽深渊。

“传朕旨意,着殿前司都指挥使,即刻调动禁军,联合苏州府兵,将燕子坞参合庄慕容氏一族,就地剿灭!无论老幼,生死勿论!朕要让他们,满门鸡犬不留!”

此言一出,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老太监浑身一颤,头埋得更低,他从未见过这位年轻的官家流露出如此森然的杀意。

他不敢有丝毫迟疑,重重叩首道:

“奴才……遵旨!”

说罢,便手脚并用地退了出去,一刻也不敢耽搁。

大殿之内,再次恢复了寂静。

郭巨侠看着赵煦那因愤怒而微微扭曲的面容,心中震撼之余,也感到一丝快意。

他迟疑了一下,躬身问道:

“陛下,那……萧峰此人,该当如何处置?”

提及萧峰,赵煦脸上的杀意瞬间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有愧疚,有敬佩,更有强烈的爱才之心。

先前在天幕之上,已然证明了萧峰的赤子之心,为国为民!

念及此处,他毫不犹豫地说道:

“此等忠肝义胆之士,乃国之栋梁!朕绝不能让他寒了心!更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郭爱卿,朕要你亲自走一遭!”

赵熙转过身,紧紧握住郭巨侠的手臂,语气恳切而坚定。

“带着朕的信物,找到萧峰,替他伸冤,为他雪耻!将三十年前雁门关血案的凶手,一干人等,全部缉拿归案!”

“若有违逆者,斩无赦!”

这道旨意,等同于将整个中原武林的生杀大权,都交到了郭巨侠手上。

郭巨侠心头一凛,感受到了皇帝那不容置疑的决心。

但他仍有顾虑,沉声道:

“陛下,缉拿旁人倒也罢了。可那带头大哥玄慈,乃是少林方丈。”

“少林寺执武林牛耳,百年来声望鼎盛,乃是江湖公认的名门正派。若是我们对其出手,唯恐……”

“会激起整个江湖的动荡,于国不利啊!”

“少林?”

赵煦闻言,脸色更沉,嘴角勾起一抹极尽嘲讽的冷笑。

“名门正派?哼!真当朕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吗?”

他甩开衣袖,在大殿中踱步,声音愈发冰冷。

“且不说他们以武犯禁,私自侵占嵩山周边千里沃土,广设佃户,却从不向朝廷缴纳分毫税款,形同国中之国!”

“单单是三十年前,那玄慈不辨真伪!”

“仅凭慕容博一面之词,便擅自带人前往雁门关,伏击辽国贵族!引发宋辽两国大战!”

“此罪,就已无可赦免!”

“近些年来,少林更是变本加厉,大肆招收僧众,名为弘扬佛法,实则训练武僧,广纳亡命之徒,可谓是藏污纳垢,包庇了不知多少朝廷钦犯!”

“他们囤积钱粮,私铸兵甲,意欲何为?”

“莫不是还想效仿前朝,再来一次‘从龙之功’,拥立新君吗?!”

赵煦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郭巨侠的心上。

他浑身剧震,满脸骇然地看着这位年轻的帝王。

他知道少林行事霸道,却万万没想到,官家对他们的底细竟掌握得如此清楚。

此时此刻,甚至连“从龙之功”这等诛心之言都说了出来。

一瞬间,郭巨侠什么都明白了。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