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之战打响。】
【无数的舰炮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塔山防线上。】
【国军采用波浪式的滚筒战法,轻重机枪掩护,团营军官冲锋在前,督战队在后。】
【他们的敢死队甚至已经摸进了战壕,冲进了四纵的第一道防线。】
【仅一天,国军伤亡一千两百四十五人,四纵伤亡一千零四十八人。】
【守卫塔山正面阵地的三十四团,全团战至二十一人!】
【三十五团,全团幸存不足三十五人。】
【……】
天幕上。
国军和g军在猛烈的炮火中交战。
双方围绕平坦的塔山阵地,展开了无比惨烈的攻防战!
面对兵力多于自己的敌人,解放军战士顽强抗击,拿生命来守护阵地。
而支援前线的老百姓们,也几乎是倾尽全力。
他们有的将家里的门板拆下来加固阵地。
有的将自己出嫁的箱子带到阵地,装满土用来巩固防线。
有的人甚至将自己的棺材都带了过来,只为了能够帮助解放军战士守卫阵地!
何谓军民同心?!
这便是!
“塔山无塔也无山,四纵是塔亦是山!”
“塔山阻击战实在是太关键了,塔山若是没了,整个东北战局都会发生变化,东野岌岌可危!”
“致敬这些牺牲的人民英雄!”
“……”
天幕下众人也都看着这场惨烈的攻防战。
许多人不禁潸然落泪。
之前是抗战,为了抗击外地而牺牲流血。
那现在呢?!
为了高层之争,他们兵锋互指!
“这运输大队长真是该死啊,为了他一己之利,竟掀起了内战,让这些将士再流血。”
“本来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啊。”
“这些将士打小日子都是好样的,没必要和自己人斗个你死我活!”
“……”
【东野司令部。】
【站在门口眺望塔山方向的101,耳边响起了刘亚娄的声音。】
【“林总,塔山来电。”】
【101迅速转身,沉声道:“念!”】
【“今天拂晓敌人采用中央突破的战法,整营整连的冲击,塔山守备团损失过半!”】
【101毫不犹豫的道:“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刘亚娄思索片刻,道:“林总,敌人加强了攻势,是不是把总预备团拉上去?”】
【101搓着碗里的黄豆,陷入了沉思。】
【一边的罗帅也面露忧心之色,道:“我也担心,敌人一旦的站稳脚跟,塔山防线就有崩溃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101听到两个大将都这么说,道:“好吧。”】
【刘亚娄当即给总预备团去电,就在他要下达调动命令的时候,101忽然来到他的身边。】
【只见101伸出手挂断电话,沉声道:“总预备队……不动!”】
“101实在是太稳了,也可以看出他对辽沈战场全局的把握!”
“总预备队是一个后手,底牌不能轻易动啊。”
“当时的总预备队可是最精锐的1纵,随时准备救火支援!”
“……”
塔山阻击战可谓是东北战场的成败关键之地!
这个地方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不论是g军还是国军,都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双方围绕塔山展开了激烈的攻防。
双方的命令,都是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塔山!
要知道。
101的作战风格一向是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胜利。
而塔山阻击战却能让他对下属说出“我不要伤亡数字,只要塔山”这种话。
这就足以看出塔山的重要性!
如今塔山局势危急,如果是寻常将领,恐怕就要把总预备队拉上去的。
101之所以不动,是因为他的沉稳和自信!
他总览全局,不可能只考虑塔山这一个地方!
101还要考虑廖耀湘兵团,还要考虑若是锦州久攻不下。
所以他不能轻易的将这张牌打出去!
天幕下,众人也对101展现出来的沉稳表示惊讶。
战国位面,齐国。
坐在轮椅上的孙膑,凝望着天幕,轻捋胡须。
“斗一守二。”
这是孙膑的军事思想,将部队分成前锋和后队。
以三分之一的兵力和敌军交战。
三分之二的兵力作为预备力量待命。
“为将者需总览全局,不可妄动。”
“牵一发而动全身呐。”
孙膑看着天幕右下角的局势图,点了点头,很是赞同101最后的判断。
贸然将底牌打出,全局若有新的变化,便力有不逮了!!
秦朝。
“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始皇嬴政望着天幕上的101,颇为赞赏的道。
“这林玉蓉有大将之风。”
“……”
汉朝。
“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汉武帝刘彻也发出了赞叹的声音。
“林罗刘三人配的相得益彰。”
“反观国军这边则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
“岂有不败之理?”
“若朕有这样的大军,这样的大将,早已横扫漠北!”
当然了。
朕不是说卫青、霍去病不好。
只是这样的大将,多多益善。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微微点头:“总预备队是他手中唯一的底牌了。”
“这场底牌打出去越早,胜算就越小。”
“若是能不动,则不动。”
“否则一处变,则全局变,全局变,则东野危。”
“……”
作为将帅,李世民深知预备队的重要性。
或者说是底牌的重要性!
为将者若是被逼到了无牌可出的地步,可就危险了!
大明。
“这个林玉蓉,咱看他不错。”
“打仗是一个好手。”
“这种沉稳程度,和天德都有的一拼了。”
“既然他判断塔山能守住,那就肯定能守住。”
“咱也觉得,这塔山……一定能守住!”
老朱笑呵呵的指着天幕。
【求月票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