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从后勤科开始走上人生巅 > 第三十九章 想约娄晓娥小树林
换源:


       两人推杯换盏,三大爷带来的那壶酒早就见了底,许大强又开了一瓶二锅头接着喝。

到最后花生米光盘了,猪头肉拌黄瓜也一扫而空,三大爷这才醉醺醺地晃悠回家。

许大强自己也喝得有点高,加上屋里暖气足,不一会儿就上了头。

他打了盆冷水擦把脸醒神,一看表都九点了。

披上棉袄去胡同里解决了内急,回来钻进被窝一觉睡到日上三竿。

院子里人声嘈杂,阳光都晒到窗棂上了,许大强才慢悠悠穿衣洗漱推门出来。

见院里老爷们早都上班去了,聋老太太正坐在门槛边晒太阳。

“哎呦老太太,您早啊!”

许大强笑眯眯地问候。聋老太太是院里的五保户,据说儿女全都为国捐躯了,她自己年轻时候也给部队缝过军装。

逢年过节居委会干部必来慰问,满院子就连最泼辣的贾章氏都不敢招惹她。

“日头都晒窗棂子了,不早啦。”聋老太太笑呵呵搭话,一咧嘴只剩零星几颗牙。

“嘿嘿”许大强挠头憨笑,没好意思接话。人家说他懒,总不能点头称是吧?

“你小子整天窝在家里,也不急着说媳妇,凑到我老太婆跟前干啥?”聋老太太眯眼瞅他,又扭头透过垂花门看院里孩子嬉闹。

“我哥都还没成家呢,我不着急。这不闲着也是闲着,陪您唠唠嗑呗?”

许大强也不恼,顺手拎了个马扎挨着老太太坐下。

他倒没啥特别心思,纯粹是闲得发慌。

聋老太太又扭头打量他,笑得眼缝都快找不着:“没成想你小子还有这份孝心呐!”

“哎哟喂,您可是咱院儿的定海神针,我们小辈孝敬不是应当应分的?老太太您今年高寿?”

许大强顺着老太太视线望出去,见中院贾章氏正坐门槛上边晒太阳边纳鞋底。

院当间小当和槐花正跟李胜利家俩娃玩跳格子。

不过槐花和李家小儿子狗蛋年纪太小,只能跟在旁边捡石子,小脸冻得通红还咯咯笑个不停。

“过了年就吃七十六的饭喽,老啦,老啦!”聋老太太忍不住叹口气,眉宇间掠过一丝阴霾。

许大强瞅着老太太劝解:“儿孙自有儿孙福,您这岁数就别操太多心啦。院里不还有一大爷照应着呢么?”

他心里明镜似的——老太太一来愁身后没人摔盆打幡,二来担心傻柱被秦淮茹拿捏一辈子娶不上媳妇。

聋老太太诧异地瞥他一眼,笑纹从眼角漾开:“老太太我真是走眼了,满院子年轻后生,就属你个明白人。”

“就冲你给前院张罗的那些事,倒是个好孩子,比旁人强不少。不过人活一世,总得有点念想、有点放不下的事,我老太婆又能例外?”

许大强笑笑:“老太太,有件事我特纳闷,您咋就偏偏稀罕傻柱呢?”

老太太也不遮掩,先重重叹口气才慢悠悠开口:“说出去不怕你笑话,老太婆我独惯了。那些年院里这么多娃娃,就数柱子有心,隔三差五来看看我,陪我说说话。”

许大强点头会意,不再多问。一老一少静静坐在院里晒太阳。

快到晌午许大强起身准备做饭,朝老太太招呼:

“老太太,中午在我这儿凑合一口?省得您开火。”

聋老太太笑着摆摆手:“我屋还有二斤白面,你拿去,今儿吃面条。”

“哎哟喂,您可真不拿自己当外人。”许大强调侃着进屋取和面盆,到老太太屋里舀了半碗面回来做饭。

他自己倒不稀罕这点白面,但知道要不拿老太太的东西,这顿饭老太太吃得不安生。

许大茂今天回来得晚,主要是抓药耽搁了。

进屋时冻得跟三孙子似的,嘴角却咧到耳根。

许大强下了锅面条,炒了白菜粉条炖冻豆腐,还加了软烂入味的红烧肉。

先给老太太端去一碗,才回屋和许大茂一起吃。

许大茂吸溜着面条问:“咋想起给那老婆子做面了?”

许大强边吃边答:“住一个院顺手的事。年纪大了能帮就帮一把,积点德。”

“切,你还信这个?”许大茂不以为然。

“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东西,总有道理。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反正搭把手又不少块肉。”

许大强随口应道。他前世是农村娃,村里常有些怪力乱神的事,还修着观音庙年年办庙会,所以多少信点儿。

不过正如他所说,不全信,只是随手为之,不会刻意追求。

许大茂仍摇头不信,许大强笑笑不再多言。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不强求。

吃完饭许大茂回屋熬药,许大强蹬自行车出门。天儿不错,他约了未来媳妇看电影压马路,钻小树……咳咳,这个还得再等等。

娄晓娥家离四合院不远,骑车四十分钟就到。敲门后正是娄晓娥来开,见许大强站在门外先是一愣,随即笑逐颜开:

“呀,许大强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侧身让进门时,许大强在玄关换鞋,瞧见娄母坐在客厅,礼貌招呼:“阿姨好,给您带了点零嘴。”

说着把布兜放茶几上。不是什么稀罕物,就五斤软糯柿饼,这年头四九城未必能见着几块。

娄母见是许大强,笑呵呵从沙发起身招呼落座,让女儿去沏茶,自己坐在对面一脸慈祥:“你这孩子,来就来还带什么零……哎呦,这是柿饼?”

许大强要的就是这效果,当即笑着点头:“昨儿刚巧碰着这点稀罕物,就给您捎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