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没有选择在厂里找杨厂长,那样太显眼。他通过马华,给杨厂长递了个口信,约他晚上在“味源”见面,只说有要事相商。
杨厂长如今对何雨柱极为倚重,也知道“味源”的不凡,欣然应约。晚上,他一个人悄然前来。
何雨柱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阎埠贵提供的关于李副厂长和赵振海的关系,以及赵振海意图通过打击食堂来针对杨厂长的情报,和盘托出。当然,他隐去了阎埠贵的信息来源,只说是从特殊渠道偶然得知。
杨厂长听完,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久久没有说话,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书房里气氛凝重。
“老李…果然还是按捺不住了。”良久,杨厂长才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愤怒,“我原本想着,大家都是老同志,风雨这么多年,总该顾全大局…没想到,他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他看向何雨柱,眼神复杂:“柱子,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这事,我心里有数了。赵振海最近上蹿下跳,我就觉得不对劲,原来根子在这儿。”
“厂长,您打算怎么办?”何雨柱问道。
“怎么办?”杨厂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想斗,那我就陪他斗!轧钢厂几千工人要吃饭,要生产,不是他们搞阴谋诡计的舞台!柱子,食堂这边,你给我守好了,账目、物资,绝对不能出任何纰漏!只要咱们自己不出错,他就找不到借口!”
“这个您放心,食堂这边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何雨柱保证道,随即又提醒,“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们正面打不开突破口,可能会从别的方面下手,比如…煽动工人,或者从生活作风上造谣…”
杨厂长点点头:“我明白。我会注意的。你自己也要小心,你现在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陈领导那边…”
“我去拜访过了,领导的意思是,稳定压倒一切。”何雨柱点到为止。
杨厂长闻言,眼睛一亮,心中大定:“好!有这句话就好!看来,老李这次是打错了算盘!”
有了杨厂长的明确态度和陈领导的隐形支持,何雨柱感觉底气足了很多。这场厂内的权力斗争,他并非孤军奋战。
然而,正如他所料,对方的“暗箭”很快就来了。
几天后,轧钢厂里突然流传起一些关于何雨柱的风言风语。说法很阴险,不是直接说他贪污,而是暗示他“生活腐化”,一个厨子,不仅骑崭新的自行车,戴手表,还经常往外面跑,神神秘秘,不知道在干什么勾当。甚至有人隐晦地提到,看见他和“成分不好”的女人(暗指娄晓娥,虽然已走,但有人记得)来往密切。
这些流言蜚语传播得很快,显然背后有人推波助澜。虽然暂时没有实质证据,但恶意的种子已经播下,就等着发酵。
赵振海在大会上说话的口气也明显更硬气了,几次不点名地批评“某些同志”受到资产阶级思想侵蚀,要注意改造世界观。
何雨柱听到于莉和马华汇报的这些情况,冷笑连连。果然开始玩阴的了。
他并没有急于辩解,那样反而显得心虚。他只是让于莉和马华暗中留意,都是哪些人在散布谣言,又是谁和赵振海、李副厂长走得最近。
同时,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是时候将“味源”的盈利,部分的“阳光化”了。他要用无可辩驳的方式,解释他经济来源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