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昕拉住付静言的手一直走到自己院子,回廊上,两人要分道扬镳了,一个去寝阁,一个去书房。
付静言将手轻轻抽出来,侧目又看了她一眼,默默然顺着右侧回廊走了。
看着他雅俊的背影,容昕忽然觉得手里好像多了一样东西,低头一看,付静言拇指的白玉扳指竟然被自己顺下来了!
怪不得他看自己的眼神有些怪异,再抬头,人已经进了书房禁地。
容昕觉得好笑,她将扳指套在自己手上回了寝阁,对方肯定觉得自己是故意为之,想留下他的贴身物品。
想起上一世,老侯爷活着的时候,慧仙就暗戳戳地克扣付静言,后来老侯爷死后,直接明目张胆地虐待他。
衣服都是陈年旧的,平日的饭食是别人吃剩的,他的咳疾更是断了药,付静言就将一些随身物品给小厮换一些笔墨纸砚。
若不是自己又回来了,以后这个扳指就是这种用处,这个东西就权当他给自己的谢礼了。
容昕想着,拉开梳妆台上的三层首饰盒,将扳指放在里面。
这里面的首饰都是自己从娘家带来的,品色一般,记得前世,付子正成婚后立刻给她送来很多贵重的珠宝。
现在想通了,那些玩意,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自己被分尸的时候散落在地,一文不值。
一回头,猛然看到付子正站在门口,容昕浑身一激灵。
“你什么时候进来的?谁准你进来?”
付子正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镶金木匣,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上乘的珠宝:“这些是婚前给你准备的。”
容昕嗤笑:“付子正,你这是几个意思?”
付子正剑眉微敛,漆黑眸子看着她:“这是之前按照你的喜好买的,慧仙并不喜欢这么浮夸的样式,还是给你,你也不必多心。”
容昕垂目看了一眼,确实是浮夸,都是好东西,自己不要白不要,换成银子是一大笔钱。
“好,东西放下,你出去。”
付子正站在那里没动,身形挺拔峭峻,墨发高束,如一方青松,他迟疑片刻,从袖子中掏出一块锦帕。
容昕觉得帕子有点眼熟……
果然,对方说:“这是你婚前偷偷送给我的,上面还绣了鸳鸯,还给你。”
容昕差点吐了。
自己以前是够眼瞎的,才接触几个月,连他什么人都没弄清楚就芳心暗付,一时间羞愧地面红耳赤。
付子正看她脸红了,眼眸有些闪动,他手上摩挲着帕子,低声说:
“阿昕,我知道你和付静言一直分房睡……你不要再对我心存幻想,我这一世不会再对你动情,但是,若是你能和慧仙和睦相处,我可以当你是妹妹,照顾你的生活。”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容昕眯起眸子看着他那张俊脸,笑道:
“付子正,你用砍刀将我大卸八块的气焰呢?那才你的本来面目,你还是做回你的本色吧。”
付子正身子一震,那是他最不想去面对的事,他喉结轻滚,手有些颤抖,将手中的帕子往桌子上一丢,转身大步离开。
走到门口停下步子,又转头看,只见容昕毫不在意地翻他拿来的首饰。
付子正心里一酸。
上一世容昕也是这样一副又好奇又欣喜的神色。
他知道容昕家境一般,没见过什么好东西,只要她喜欢的,多贵都给她买,如果不是她对慧仙下手……
他咬咬后槽牙,走出屋子。
容昕翻了一顿,很满意,找机会去首饰行换成银票,等报了仇,拿着这些银子自立门户,也不必看二娘的脸色。
她看到桌子上的帕子,蹙眉拿起来,看着自己绣的蹩脚鸳鸯,活脱脱一对水鸭子,比起慧仙的刺绣那是被甩了几条街,怪不得上一世被付子正如此蔑视,简直是自取其辱。
她拿着那条帕子擦了擦绣鞋上的土,走了两步,扔到窗外,顺便关上窗子。
少时,一只白皙玉手捡起那块帕子。
慧仙看着帕子上刺绣,又看到帕子角落处绣着:子正。
她唇角冷抿,如满月般的面容带了刻薄阴狠,她将帕子塞在袖子里,匆匆走出院子。
她来到上房,大夫人王氏的屋子。
王氏是礼部侍郎家的大小姐,慧仙是她的亲侄女,自己的大儿子五年前得恶疾死了,她怕二儿子付子正娶的媳妇不合心意,让他娶慧仙,他却并无此意。
她点播慧仙,让她使了手腕,付子正果然就范,但是几年过去仍然没有娶慧仙的意思。
王氏无奈只得同意付子正娶亲,暗示他要兼挑两房,并且管家权要在慧仙手里,尽量找一个年龄刚过及笄,性格单纯,娘家一般好拿捏的姑娘。
没想到付子正临娶亲退婚,这个新娘子又嫁给了付静言。
说起付静言,王氏就很厌烦。
他是襁褓之中被侯爷抱回来,说是外室生的。
王氏善妒,不让侯爷纳妾,外室就无所谓了,眼不见心不烦,但是居然抱回一个孩子,竟然还是个哑巴。
侯爷很爱护这个孩子,王氏却当他眼中钉肉中刺,索性自己有两个儿子,那孩子体格弱又是个哑巴,也不用费心思去暗害,给他口饭吃而已。
如今这个病秧子哑巴居然也娶妻了。
反看自己,大儿子病死,二儿子至今无妻无子,王氏心中对付静言的恨意就多了几分。
“夫人,您看。”
慧仙将帕子双手呈给她:“这是老三那个媳妇今日给子正的,她嫁了老三竟然还勾引子正。”
王氏蹙眉接过来:“看来她是不甘心,先退而求其次嫁进侯府,再勾引子正,心机够深的。”
慧仙撇撇嘴:“子正根本看不上她,不过她若是让哑巴撺掇侯爷,以后定会在侯府生事。”
王氏冷哼:“趁这个机会,给老三和那女人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在侯府谁说了算,把他们叫过来。”
此时,容昕正在自己房中喝茶,一个小丫鬟急匆匆跑进来:
“三少夫人,大夫人让您和三公子去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