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发出去,几乎是秒回。
对方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一连串的信息疯狂地涌了过来。
【道长!您回我了!您真的回我了!地址是XX大学城7号宿舍楼414寝室!我叫张伟!道长您什么时候能来?我快被逼疯了!我的手机时间刚刚又往回跳了三秒!三秒啊!】
【道长求求您了,多少钱都行!我给您磕头了!】
看着他那充满了恐慌的文字,我没有立刻回复。
时间倒流。
这已经超出了寻常鬼神作祟的范畴。
我起身走上二楼的静室,没有理会那些崭新的红木家具,而是从随身的破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本已经有些年头的《清风道经》。
书的封皮是青色的,边角已经被磨得起了毛边。翻开书页,一股混合着陈年纸张、墨香和淡淡艾草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师父留给我唯一的东西,也是我们青云观数百年传承的根基。
我直接跳过了开头的“符箓篇”、“步罡篇”,甚至连威力最大的“雷法篇”都没有看。因为我直觉感到,这件事,与这些东西都无关。
我的手指,直接翻到了全书最后、也是最薄的一部分——“杂篇”。
师父在世时,总说这“杂篇”里记载的,都是些历代祖师爷喝多了之后,记下的奇闻异事和无法证实的猜想,没什么大用。但此刻,我却觉得,答案,或许就在这里面。
书页泛黄,上面除了刻板的印刷体,还有许多用朱笔写下的小字,那是我师父的笔迹。他老人家一生都在研读这本道经。
我一页一页地翻找,终于,我的目光,定格在了一段被师父用红圈圈起来的文字上。
“天地失序,谓之时墟。盖因生灵执念过甚,其情、其意、其念,与天地不容,与大道相悖,遂于一地、一物之上,凝成涡旋,扰乱四时,颠倒晨昏。此非鬼神,非妖魔,乃规则之病灶,天地之顽疾也。墟中光阴错乱,入者或瞬息白头,或返老还童,凶险莫测。然其必有核心,多为执念所系之信物。欲破时墟,不可强攻,当以雷霆之法击之,只会使其愈发狂暴。唯寻其信物,解其执念,方可令光阴重归其序,此乃解铃还须系铃人之道也。”
时墟!
我心中剧震,原来道经之中,真的有相关记载!
不是鬼,不是妖,而是规则的病灶,天地的顽疾!由强大到足以扭曲现实的执念,所形成的异常区域!
难怪那个叫张伟的学生会说时间倒流。身处“时墟”之中,别说倒流三秒,就算让他亲眼看到日夜颠倒,斗转星移,也毫不奇怪。
而破解的关键,在于两点:找到那个承载着执念的“核心信物”,并且,化解掉产生这一切的源头——那个“执念”。
我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心中那点疑惑,尽数被一股强烈的、棋逢对手般的兴奋所取代。
这太有意思了。
这不再是单纯的降妖除魔,这是一道真正的、考验道心与智慧的谜题。
我合上《清风道经》,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对付这种“规则”层面的异常,寻常的破煞符、金光咒,恐怕效果不大,甚至会像道经中所说,激化矛盾。我需要的,不是攻击性的法器。
我从桌上,拿起昨晚新买的黄纸与朱砂,凝神静气,笔走龙蛇。
这一次,我画的不再是“破煞符”,而是两张更为平和的符箓。
一张,是“清心符”。此符能安宁心神,驱散惶恐,最适合给那个已经快被逼疯的大学生张伟使用。
另一张,则是“破妄符”。此符不能攻击,不能防御,唯一的作用,就是帮助佩戴者看破虚妄,直指本源。在“时墟”那种光怪陆离、真假难辨的环境里,此符或许能帮我找到真正的“核心信物”。
画完两张符,我将其小心地收入怀中。
然后,我才拿起手机,给那个叫“古城钟楼怪人”的张伟,回了条信息。
信息依旧很简单。
【一小时后,宿舍楼下等我。】
做完这一切,我换上那身最朴素的青布道袍,将八卦镜和几张关键的符箓收入随身的布包,推开了那扇朱红色的木门。
午后的阳光正好,将青石板的巷子照得温暖而明亮。不远处的钟楼,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庄严而古老。
我辨明了方向,朝着大学城,迈步走去。
这一次,不为金钱,不为扬名。
只为去见识一下,那所谓的,时间的废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