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第五次创业 > 第八章 逐梦路上的青葱岁月
换源:


       蝉鸣声渐渐稀疏,村口老槐树上的叶子从翠绿变成深绿,又悄悄染上金黄,时光像院子里那口老井里的水,悄无声息地流淌,转眼就把小潇瑶送到了小学毕业的夏天。

小学最后一个学期的期末考结束那天,小潇瑶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走出校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手里攥着成绩单,上面的“优秀”两个字格外醒目——从三年级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开始,她的成绩就像春天里的竹笋,一路往上蹿,稳居班级第一。路过曾经种过芥蓝的菜畦,如今那里种着外婆栽的豆角,藤蔓顺着竹竿往上爬,恍惚间,她仿佛还能看到那个蹲在菜畦里拔草、浇水的小小的自己。

晚饭时,餐桌上摆着外婆特意做的红烧肉和炒鸡蛋,这是家里逢年过节才会有的丰盛饭菜。爸爸放下筷子,看着小潇瑶,语气认真地说:“潇瑶,小学毕业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你小时候跟我说,想去学缝纫,想做衣服,还记得吗?”

小潇瑶愣了一下,随即想起小时候看着妈妈缝补衣服,自己拿着碎布片在旁边模仿的场景,那时候确实满心满眼都想着学会缝纫,做出好看的衣服。她正想说什么,爸爸又接着说:“我帮你打听好了,东园镇上有家服装厂,能培训缝纫技术,交些学费就能去,学会了还能在厂里上班,也能帮家里减轻负担。”

妈妈在一旁也帮腔:“是啊潇瑶,学门手艺也挺好,女孩子家有个稳定的营生,我们也放心。”外婆更是把剥好的鸡蛋往她碗里放:“去学缝纫也不用遭太多罪,还能早点挣钱,多好。”

小潇瑶低下头,看着碗里的米饭,沉默了一会儿。她想起课堂上老师讲的那些外面世界的故事,想起课本里描绘的大学校园,心里有个声音越来越清晰。她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爸爸:“爸爸,我想先上完初中再说。我想去更高的学校看看,想多学些知识。”

爸爸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笑容,他摸了摸小潇瑶的头:“好,爸爸尊重你的想法。你想读书,我们就支持你。”外公坐在一旁,笑着说:“好啊,我们潇瑶有志气,多读书总是好的。”那一刻,小潇瑶觉得,自己心里那个名为“梦想”的种子,正在悄悄发芽。

接下来的日子,小潇瑶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初中升学考试的准备中。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书,晚上在煤油灯下做题,直到眼睛发酸才肯睡觉。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以全镇第五名的好成绩考上了镇上的初中,成了家里的骄傲。

开学那天,爸爸骑着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送她去学校。自行车后座上绑着她的被褥和书包,一路上,爸爸反复叮嘱她:“到了学校要好好听课,跟同学好好相处,有困难就跟家里说。”小潇瑶坐在后座上,搂着爸爸的腰,看着路边飞速后退的树木,心里充满了对初中生活的期待。

因为是优等生,小潇瑶一进初中就成了老师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每天放学后,别的同学都背着书包回家了,她却要和重点班的同学们留在教室里,跟着老师免费辅导功课。数学老师会耐心地给她讲难懂的几何题,语文老师会逐字逐句地批改她的作文,英语老师会陪着她练习口语。直到晚上七点多,教室里的灯光还亮着,小潇瑶才收拾好书包,推着自行车走出校门。

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脸上很舒服。小潇瑶骑着自行车,沿着乡间小路往家走。路上很安静,只有自行车链条转动的“咔嗒”声和她自己的呼吸声。有时候,她会停下来,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心里想着白天老师讲的知识点,觉得无比充实。

初中三年,小潇瑶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能冲进班里前三名。毕业时,她又顺利考上了镇上的高中——这是整个镇子最好的高中,每年都有不少学生考上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外婆激动得哭了,拉着邻居的手不停地说:“我们家潇瑶考上高中了!以后说不定能上大学呢!”

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比初中多了不少,为了给家里省钱,小潇瑶拒绝了爸爸让她住校的提议,坚持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家校。从家到高中有十里路,单程就要骑将近一个小时,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从未间断过。

每天清晨,天还没亮,窗外还是一片漆黑,妈妈就已经起床了。厨房里传来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和煮粥的“咕嘟”声,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粥香就飘满了整个屋子。“潇瑶,起床吃饭了。”妈妈轻轻推开她的房门,声音温柔。小潇瑶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迅速穿上衣服,洗漱完毕后,坐在餐桌前,大口大口地喝着热粥,吃着淋着酱油的白煮蛋。

“路上慢点,注意安全。”妈妈总是把她送到门口,手里拿着她的书包,眼神里满是担忧。“知道了妈,你回去吧。”小潇瑶接过书包,跨上自行车,朝着学校的方向出发。

清晨的乡间小路上,只有她一个人的身影。天渐渐亮了起来,东方泛起鱼肚白,远处的村庄还笼罩在薄雾中。小潇瑶一边用力蹬着自行车,一边大声背诵英语单词:“apple,banana,orange……”或者背诵语文课文,朗朗的读书声在寂静的小路上回荡。有时候遇到熟悉的村民早起去田里干活,会笑着跟她打招呼:“潇瑶,又去学校啊?真用功!”她会笑着点点头,继续赶路。

到了冬天,日子就变得格外艰难。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生疼生疼的。小潇瑶裹紧了身上单薄的棉袄,还是觉得冷。她的手紧紧握着自行车的车把,不一会儿就冻得通红,手指僵硬得几乎握不住车把。即使这样,她也没有停下背诵的脚步,嘴里依旧念念有词,只是声音因为寒冷而有些颤抖。

有一次,下了一场大雨,自行车很艰难的骑行。小潇瑶没有丝毫犹豫,每走一步都踩得吃力,寒风卷着雨水打在她脸上,眼睛都睁不开。

即使条件这么艰苦,小潇瑶的成绩也没有落下。她知道,读书是她走出小镇、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所以她比任何人都要努力。课堂上,她总是坐得笔直,眼睛紧紧盯着老师,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课后,她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会主动找各种习题来做,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记在笔记本上,第二天一早就去问老师。

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已经是七点多了。妈妈总会在门口等着她,手里拿着热毛巾。“快擦擦脸,暖和暖和。”妈妈接过她的书包,把热毛巾递到她手上。小潇瑶用热毛巾敷着冻得通红的脸和手,心里暖暖的。晚饭桌上,总会有一碗热腾腾的汤,外婆说:“喝碗汤暖暖身子,不然晚上学习该冻着了。”

吃完晚饭,小潇瑶就坐在煤油灯下开始学习。她会先把当天学的知识点复习一遍,然后做习题,有时候会学到凌晨一两点。妈妈总是陪着她,在旁边做些针线活,直到她睡了才肯去休息。

她在课桌上写上座右铭:“回忆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时间不等人,高考越来越近,她不能浪费一分一秒。从那以后,妈妈每天都会给她煮一个鸡蛋,外婆也会经常给她做些有营养的饭菜,尽量让她补充营养。

高中三年,小潇瑶就是这样,在风里来雨里去中度过。她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乡间小路和学校之间,车筐里装着的不仅是书本和书包,还有她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寒冷的冬天,她的手冻得通红,却从未放弃过;炎热的夏天,汗水湿透了她的衣服,她依旧坚持着。

每次遇到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她就会想起小时候采草药、种芥蓝的日子,想起那些靠自己的努力换来收获的时光。她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希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考前夕,爸爸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脸庞,心疼地说:“潇瑶,不管结果怎么样,爸爸都为你骄傲。你已经很努力了。”小潇瑶看着爸爸布满皱纹的脸,心里充满了感激:“爸爸,谢谢你和妈妈一直支持我。我一定会努力的,不会让你们失望。”

高考结束那天,小潇瑶走出考场,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知道,高中这三年的努力和付出,都将在这个夏天迎来结果。无论结果如何,这段风里来雨里去、努力拼搏的时光,都将成为她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激励着她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