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我材料学博士,震惊众禽 > 第38章 军令状,以荣誉为赌注!
换源:


       “林卫同志!请你解释一下,你这个合金配比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三种元素的比例,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李教授咄咄逼人地追问。

“你的冶炼条件呢?这么复杂的合金,需要什么样的炉温?需要什么样的保护气氛?你有考虑过我们现有的设备根本达不到要求吗?”另一位专家也站了起来。

“工艺可行性呢?离心铸造,设备从哪来?等温淬火,控温精度要求多高?失败率多高?成本核算过吗?”

一个个问题,如同一支支利箭,从四面八方射向林卫,试图将他这个“异端”彻底射杀在当场!

杨卫国紧张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他想开口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根本插不上嘴。

王司长的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觉得这场会议已经变成了一场闹剧,他准备随时叫停,然后把杨卫国骂个狗血淋头。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林卫,却依旧平静得可怕。

他静静地听着所有的质问和嘲讽,等会议室里的声音渐渐平息下来,他才缓缓地抬起眼皮,目光落在了情绪最激动的李教授身上。

“李教授,您说教科书上没有,就代表它不存在吗?”

林卫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直击灵魂的穿透力。

“科学,是用来发展的,不是用来迷信的。教科书,记录的是过去的成果,而不是未来的方向。”

说完,他转过身,重新看向黑板。

“您问我配比的依据?”

林卫拿起粉笔,在“铬钼钒复合合金”下面,迅速地写下了一连串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计算公式和分子结构图。

“答案是,原子结构和晶格应力!当铬、钼、钒三种元素的原子,以特定的空间结构排列时,它们之间的金属键会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协同增强效应’!铬原子提供表面硬度,钼原子提供高温下的结构稳定性,而钒原子则像楔子一样,填充在晶格的缺陷处,阻止微裂纹的扩展!这在微观层面,解决了硬度与韧性的根本矛盾!”

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他所说的每一个名词——“晶格应力”、“协同增强效应”、“金属键”,都像是来自另一个次元的咒语,让在场的所有专家,包括周老和李教授,都听得瞠目结舌!

这些理论,太前沿了!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所学的范畴!

“至于冶炼条件,”林卫的目光转向了那位苏联专家巴甫洛夫,“您说我们现有的设备达不到要求?您错了。”

“我们不需要更换电弧炉,只需要对现有的真空泵进行三级串联改造,将炉内真空度提高到10的负2次方帕。同时,在冶炼过程中,采用‘分段式升温’和‘氩气保护精炼’法,就可以完美解决三种元素的熔合问题!”

他连具体的改造方案和操作手法都说了出来!详细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参数!

巴甫洛夫那副轻蔑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驳起!因为对方说的,虽然他没听过,但从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

最后,林卫的目光扫过全场。

“至于全新的工艺,谁说一定要从国外引进设备?离心铸造机,结构并不复杂,我们机修车间半个月就能造出来!等温淬火,需要的只是一个精确控温的盐浴炉和冷却槽!这些,我们红星轧钢厂,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

一番话说完,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林卫这番旁征博引、逻辑缜密、充满自信的论述给彻底镇住了!

他就像一个来自未来的先知,将一套完整的、超前的工业蓝图,活生生地展现在了这群50年代的专家面前!

李教授被驳得哑口无言,他脸上的愤怒和鄙夷,已经转变为一种混杂着震惊、迷茫和不甘的复杂神情。

巴甫洛夫的脸色更是青一阵白一阵,他感觉自己这位“苏联专家”的权威,被这个年轻的华夏少年,按在地上,狠狠地摩擦!

但是,怀疑并没有消失。

理论说得再好听,终究只是纸上谈兵。在没有看到实物之前,他们心中的固执,让他们无法轻易低头认输。

一场更大的对决,已在所难免。

会议室陷入了僵持。

林卫的理论太过颠覆,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核弹,虽然掀起了滔天巨浪,但也让所有人都心生畏惧。

李教授等人虽然被驳得哑口无言,但眼神中的固执却没有丝毫动摇。几十年来形成的科学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被彻底摧毁的。他们需要证据,需要亲眼看到的事实!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