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平的身上生出一种气势,这种气势不是阴阳,亦不是五行,更不是风雨雷电,而是一种浩然纯粹的人性之光。
他的气息越发隐晦,不再是高深莫测的修行者,正如一个普普通通的市井凡人。
这一刻,返璞归真在陈太平的身上具象化。
他忍不住喃喃自语:“归元炼心境,溯本求真言,九转登天路,本心遂自然!”
萧鼎听着这句被修改的箴言一时竟也陷入了沉思。
见此情景,伍璇玑脱口道:“萧道友悟了!”
伍璇玑早已寻回了初心,故而陈太平的感言对他影响不大,但萧鼎显然受益匪浅。
恰时天色将暗,百里路途不急不缓地赶了一半儿。
感受着草原的平和与美景,远游的少年忘却了疲乏,齐天龙和殷荣华的脸庞被夕阳染得通红一片。
他们相对而坐,闭目调息,脸上的红润渐渐消隐,如玉的年华充满了对前路的憧憬。
一丝丝大道氤氲在他们的头顶升腾,两个少年竟已悄然入道。
黄古一阶文人,长途跋涉还真是有些难以适应,好在神棍对他颇为照顾,这两位脾气、性格、喜好尽皆不同的人竟也成了至交好友。
陈太平瞧着这和谐的场面欣慰不已,心中的人性光辉越发浓郁。
天色越来越暗,萧鼎身上的气息却越来越浓。
攀升到极致后他的身上燃起一股熊熊烈焰,正如火红的夕阳将他笼罩,若隐若现中好似在调和阴阳之律。
伍璇玑低声沉吟,“萧道友好魄力,不满足大圆满,居然要一举破境。”
陈太平也有些惊讶,中三境破境虽然不似下三境那么困难,但大圆满之后也需要积蓄一段时间。
当然,也可能是萧鼎厚积薄发,就像当初的伍璇玑一般,破境之后直接便是大成阶段。
分神境是将元神分散至周身各处,以期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
这是修行者由内而外的过渡阶段,基本上没有什么门槛,何况能够凝神的修士哪有庸才。
分神之后修士对自身能量的掌控达到极致,通俗而言只是积累而已。故而,这一境的提升对实力的增长并不明显。
天赋、技巧、经验,甚至意志都可以无视境界差距,越级战斗。
化境之后便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因为这一境是感悟天地,融入自然,衍化身体的小天地。
这一境自然是为接下来的合体打下坚实的基础,达成天人合一的大跨越。
故而,化境对悟性要求极高,甚至有的修士明明可以分神,只因为悟性不高情愿多积蓄一番。
量劫之下,一旦元神与肉体融合,便视为大逆不道,会承受极大的压制和磨砺,从而导致道体衰老、腐败。
正是源于此,世间已经极少能见到分神境以上的修真者。
化境之后衍化自身的小天地,元神形成大道屏障可以屏蔽天地感应,从而隔绝量劫影响。
然而如此施为本身就是对自身的压制,莫说比武斗法,即便静坐调息怕是都难以持久。
只有借助阵法凝练自己的洞府,形成独立的小天地。
但这样却又难以得到灵气补充,别说提升修为,就是能保证修为不退步都是极大的本事。
斗转星移,月落日出,东方破晓,红霞漫天。
连绵起伏的绿色山丘蒙上了一层妙曼的曲线,像极了玉女卧榻时的优美身姿。
分神极其考验耐心和毅力,想要将元神融入周身谈何容易?更多的修士仅仅是融入四肢和百骸。
然而身躯还有奇经八脉和五脏六腑,甚至周天大穴,这便是分神修士分化出来的差距。
陈太平示意秦盛世带着两个孩子继续赶路,虎牢关已经不足六十里,即便发生什么的状况以他的速度瞬息可达。
辽阔的草原让人心旷神怡,温暖的旭日让人热血澎湃,殷荣华忍不住感慨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齐天龙老气横秋的逗趣,“此去中华社稷山,千里迢迢,更有龙虎险要,少年可要做好准备。”
“此番北上,我师父定然声名远播,威震八荒。”
“我干娘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我师父有坐骑洪荒异种。”
“我干娘有师妹真龙女将。”
“我师父两柄飞剑破玄黄。”
“我干娘一张龙符镇乾坤。”
……
瞧着少年远去的背影,陈太平带着和煦的笑容收回了目光。
草原、红日、长河、少年……这一刻,前贤的箴言具象出了诗意。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紫气升腾直入九天,形成一片紫云飘至萧鼎的上空,忽然间一道紫光倾泻而下灌入他的顶梁。
“紫气洞太虚,神灵定乾坤。”伍璇玑惊讶地说,“萧道友是想以东升紫气凝练元神,以期融合更多的造化。”
紫气源源不断地灌输,萧鼎身上的火光反而隐去。突然间他睁开双眼,两道红光在双瞳凝聚,隐而不发。
“火眼!”
陈太平随口询问:“道友凝神即练出了火眼,化神后应该可以更进一步了?”
伍璇玑毫不谦虚地点了点头,“势必要登峰造极。”
恰时,萧鼎的鼻腔呼出两道火焰、紧跟着口、耳……
陈太平惊讶地询问:“此乃何意?”
伍璇玑凝重地说:“显然是在融合元神,先由五窍开始。”
似乎是为了验证他的话,萧鼎突然张开嘴巴,舌尖凝聚出一朵火焰莲花,突地喷吐而出化作八片火焰飞刃漫天飞舞,许久后方才消散。
萧鼎的身上已经漫出了一道又一道的火光,犹如火焰刀罡插在他的浑身上下。
火焰扩散、蔓延,彼此相容,最终又形成了一圈儿光焰,只不过这次的火焰变成了紫色。
伍璇玑满眼艳羡,由衷地感慨道:“尘世塑心炎,萧道友造化不浅。”
“尘世塑心炎?”陈太平重复了一句,随口询问,“这是什么火焰?”
“五行论道,火为至尊。一曰混沌之火,可铸万物、炼太虚;二曰阴阳之火,可祭春秋、焚八荒;三昧真火聚三花,尘世塑心为首炎。”
“如此说来这尘世塑心炎不如三昧真火?”
伍璇玑讶然询问,“道友何以如此认为?”
陈太平见他脸上带着些许揶揄,不由尴尬,硬着头皮说:“我听道友言外之意,这尘世塑心炎排在三昧真火的后面?”
伍璇玑哭笑不得,随即逐字逐句地解释了一番。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