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站”的惊险遭遇,如同一盆冰水,浇醒了尚沉浸在技术飞跃喜悦中的全球联盟。敌人并非无脑的野兽,而是拥有极高智慧、学习能力和战略思维的猎手。它不再漫无目的地吞噬,而是开始了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旨在瘫痪人类文明的延伸触角,逐步绞杀。
战略转变:联军指挥部内,气氛凝重如铁。巨大的星图上,代表人类太空设施的光点稀疏而脆弱。“我们必须改变策略!”一位北美联盟的将军捶着桌子,“被动防御太被动!我们的太空资产就像固定在靶场上的盘子!”“主动出击?拿什么出击?我们的舰队在它们面前就像玩具!”另一位欧罗巴代表反驳。“凌先生之前的超远程干预……”赵军官沉吟道,目光看向凌山那沉默的全息影像。
凌山缓缓开口,声音通过【星璇】转化,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超远程精准赋能,消耗巨大,不可常态化。且‘吞噬之源’已有防备,下次袭击必会伴随更强干扰。”他顿了顿,星图上随之亮起数十个新的坐标点,大多位于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点)、重要小行星带节点以及火星轨道的关键位置。“当务之急,是构建纵深防御体系。在这些战略要点,尽快部署模块化、高度自动化、能由‘灵犀网络’远程激活并赋予临时‘星璇’加持的防御前哨——‘守望者’平台。”
他随即共享了“守望者”平台的基础设计图:它并非庞大的空间站,而是由埃琳娜和陈星团队最新研发的自适应材料在太空中自我展开形成的、结构精简却异常坚固的炮塔、传感器阵列和能量中继器的结合体。平时处于休眠状态,极难被发现,一旦被激活,便能短时间内爆发出强大的区域性防御力量。
“资源。我们需要海量的资源和技术工人!”全球联盟议长看向各国代表。“华夏承担30%!”赵军官毫不犹豫。“北美联盟25%!”“露西亚15%!”“……欧罗巴联合体12%!”……
前所未有的高效!在生存压力下,各国迅速达成了资源分摊协议。巨大的工业机器再次开动,无数预制件通过新建的“差分阵列”能量光束发射轨道,被精准投射向预定坐标。太空之中,一场浩大的“筑城”工程悄然展开。
莉娜·克罗宁博士:负责统筹如此庞大太空工程的人选至关重要。最终,一位名叫莉娜·克罗宁(Dr. Lena Cronin)的女性进入了视野。她是一位以冷酷高效、管理能力极其强悍而闻名的太空工程学家,曾主导过数個国际空间站的扩建与危机处理,以“从不出错”著称。她对凌山和“星炬”抱持着绝对的理性态度——不过问神秘来源,只追求最高效率地执行和产出。
克罗宁博士的加盟,让“守望者”网络的建设速度提升了数個量级。她如同一个精密的无情AI,优化着每一份物资的流转,协调着全球各地发射场的序列,甚至亲自设计了一套极其严苛的自动化部署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宇航员的出舱风险。雷斌与她对接时,都感到一种被手术刀剖析般的压力。
“海妖”的暗流:就在全人类为生存而奔走时,“海妖”的舆论攻势变得更加隐蔽和刁钻。他们不再直接质疑技术本身,而是开始鼓吹一种“星际孤立主义”。
“我们连太阳系都还没搞清楚,为何要盲目向外扩张,引来更强大的敌人?”“集中所有资源,强化地球本土防御,打造‘绝对堡垒’,才是生存之道!”“‘守望者’计划耗资巨大,且将我们宝贵的力量分散在广袤太空,是否是另一个‘马奇诺防线’?”“将命运完全寄托于一个无法理解的存在及其技术,是否明智?”
这些论调通过精心包装的学术论文、媒体评论和影视作品 subtly传播,迎合了一部分人对太空的恐惧和对快速变革的疲惫,在民间和部分政客中引起了不小的共鸣,给全球联盟的决策带来了一些阻力。
凌山洞察着这一切,依旧未直接干预。他只是让林静加大了对“星炬”带来实际福祉的宣传,并偶尔让秦雪瑶以商业角度,阐述太空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和技术拉动效应。这是一场思想的拉锯战。
新的袭击与“守望者”初试:就在第一个“守望者”前哨在地月L1点部署完成并进入静默后不到七十二小时,【星璇】再次预警!
这一次,目标是位于小行星带、为“守望者”网络生产特种合金的一处自动化采矿基地!
袭击者同样是那种隐形的深紫色梭状侦测器,但数量达到了三枚,并从不同方向以刁钻的角度袭来!
“激活L1‘守望者’!授权代码‘守护-01’!”凌山的声音瞬间通过灵犀网络传达。
遥远的L1点,那片寂静的太空突然亮起!数个原本伪装成陨石的模块瞬间展开,炮口亮起幽蓝的光芒,经过【星璇】远程赋能的攻击精准地射向虚空!
轰!轰!两枚梭状侦测器尚未接近采矿基地就被凌空打爆!
但第三枚却以一种诡异的轨迹扭曲,避开了拦截,直扑基地核心!“不好!它适应了我们的拦截模式!”雷斌惊呼。
千钧一发之际,那枚侦测器却在距离基地数公里处突然失控,如同没头苍蝇般旋转起来,随后被基地的自卫火力轻易摧毁。
“怎么回事?”众人都是一愣。
凌山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是克罗宁博士的设计。她在所有关键设施外围,秘密部署了一层极其稀薄的、具有能量属性干扰特性的智能尘埃云。这些尘埃能 subtly扰乱特定频率的能量信号,虽然无法造成伤害,却足以让依赖精密能量感应的袭击者瞬间失准。”
众人这才想起那份被克罗宁标注为“低成本附加被动防御方案”、几乎被忽略的采购清单。原来那看似不起眼的“尘埃”,竟是如此巧妙的防御层!
莉娜·克罗宁冰冷的全息影像此时接入,毫无情绪地汇报:“被动防御层生效,目标丧失威胁。建议后续所有单位加装此装置。汇报完毕。”随即断开链接,高效得令人窒息。
第一次实战,“守望者”平台与克罗宁的奇思妙想配合,成功防御。虽有小惊险,却证明了纵深防御体系的有效性。
然而,凌山通过【星璇】感知到,那被摧毁的侦测器在最后瞬间,似乎向深空发送了一段极其短暂的、加密的反馈信息。
“吞噬之源”的“手术刀”,不仅在于攻击,更在于学习。每一次交锋,它都在收集数据,完善模型。
人类在艰难地拓展着无形的边疆,而黑暗中的猎手,也在耐心地绘制着它的狩猎地图。
下一刀,会指向哪里?又会以何种更难以预料的方式袭来?
这场跨越光年的博弈,已然进入了更凶险、更复杂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