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的深山基地,仿佛一台精密仪器,在短暂的超负荷运转后,进入了细致的检修与调整期。表面的宁静下,是更为繁复和隐秘的忙碌。
苏芷晴带着她的团队,日以继夜地穿梭于山林之间。修复“青鸾”网络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艺术。她们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开村民日常活动的区域,将那些烧毁或失效的微型谐振器取出,换上更优化、承载能力更强的版本,同时还要调整周围植物的布局,确保其生态谐振效应达到最佳。她 often蹲在溪边,指尖拂过新移植的苔藓和蕨类,感受着它们细微的能量反馈,试图让科技造物更完美地融入自然的韵律之中。这项工作耗时良久,但也让苏芷晴对能量与生命的共鸣有了更深的理解。
秦雪瑶雷厉风行。她迅速整合手中的资源,以“寰宇生态科技投资公司”的名义,向全球数个地质活动监测机构、新能源实验室乃至偏远地区的气象站抛出“橄榄枝”——提供“无偿”的资金援助和最“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这些设备核心的传感器,自然经过了凌山的特殊改装,能捕捉到常规仪器无法察觉的特定能量波动。一张以商业利益为伪装,实则监控全球能量异常的无形大网,开始悄然铺开。她的效率极高,但过程中也不得不与各种商业规则、地方政策周旋,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凌山选择“隐匿”的部分现实原因——过多的关注必然带来无尽的麻烦。
林静则陷入了更深的迷雾。北欧方面对埃琳娜实验室事件的调查被严格封锁,官方口径倾向于这是一起严重的科研事故。关于埃琳娜失踪的消息被压得极紧,那个传闻中的高速飞行器仿佛从未存在过。林静凭借旧日关系网获取的零星信息都指向一个事实:有比当地政府更高层级的势力介入并封锁了消息。这让她不寒而栗。埃琳娜的实验背后,是否还有别的推手?她的失踪是意外,是灭口,还是…金蝉脱壳?林静将疑虑传回深山,提醒凌山警惕可能来自“人类内部”的潜在威胁。
凌山本人,则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了对两件棘手问题的研究中。
其一,是地底那异常的低频震动。数据显示,被导入的能量并未如预期般完全消散,反而在某个深层地质结构中形成了一个缓慢旋转的能量涡流。它极其微弱,目前看来无害,甚至难以探测,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凌山调动了有限的深地探测资源(同样以地质研究为名),持续监控其变化,并试图推演其未来可能的发展。它是在缓慢衰减,还是在悄悄汲取地热成长?是否会改变地质结构,诱发不可预测的深源地震?这一切都还是未知。这个隐患,像一颗深埋的定时炸弹,牵动着凌山的神经。
其二,是分析“吞噬之源”在遭到“镜渊”反击后表现出来的新特性。反射回去的能量确实干扰了它,但反馈数据表明,它在极短时间内就调整了自身的能量频率结构,仿佛拥有某种免疫记忆。下一次攻击,同样的反射策略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它就像一种拥有集体智慧和极快进化速度的能量生命体,每一次交手,都会让它变得更难对付。凌山沉浸在庞大的计算中,试图找到这种进化模式的规律性弱点,或者构想出更具变招的下一代防御方案。
这日傍晚,残阳如血,将远山染上一层瑰丽却略显肃杀的金红。
凌山难得片刻清闲,坐在自己设计的悬空露台上,面前是一套素雅的茶具,旁边放着老村长刚送来的一小坛新酿的米酒。微风拂过,带来山林特有的清新气息,也带来了脚步声。
秦雪瑶和苏芷晴几乎同时到来。两人对视一眼,空气中似乎有微妙的电火花一闪而过,随即又各自恢复平静。
“凌先生,‘星链’监测项目的初步框架已经搭好了,第一批设备下周即可借由商业卫星发射机会部署。”秦雪瑶递过一份电子报告,言语简洁干练。“山哥,‘青鸾’网络东区节点已修复百分之七十,新的谐振算法测试效果良好,抗干扰能力提升显著。”苏芷晴的声音则柔和许多,带着一丝疲惫后的欣慰。
凌山接过报告,微微点头:“辛苦了。”他为两人各斟了一杯清茶。
秦雪瑶看着凌山眉宇间挥之不去的凝重,忍不住开口:“凌先生,是在担心下一次攻击?还是…地下的那个东西?”她如今已深知问题远不止商业竞争那么简单。
苏芷晴也轻声附和:“那股震动虽然微弱,但它与山体的自然频率似乎存在一种…极细微的排斥感。我担心长此以往,会对山脉本身的生态平衡造成难以察觉的影响。”
凌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望向远处沉入地平线的夕阳,缓缓道:“我们在修补,它在学习。我们在监测,它在隐藏。埃琳娜生死未卜,实验的余波未平。地下的隐患更是难以捉摸。”他顿了顿,“压力并非来自对手的强大,而是来自未来的不可知,以及…守护这一切所需要付出的、可能超出预想的代价。”
他这番话,像是在对她们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流露出内心的凝重。
秦雪瑶沉默了片刻,忽然道:“也许…我们不必永远被动防御。”她的商业思维再次活跃起来,但方向已然不同,“既然它的攻击有目标性,我们能否主动设置一些‘诱饵’?用可控的高能量源吸引它攻击预设的、无害化的区域,甚至再次利用‘镜渊’原理进行捕捉和研究?”
苏芷晴眼睛微微一亮:“有点像…生态学中的引诱捕杀?但如果控制不好,反而会暴露更多…”
凌山听着她们的讨论,目光深邃。主动设饵?这无疑风险极大,但或许是打破目前被动局面的一个思路。
就在这时,凌山手腕上一个极不起眼的微型接收器突然震动了一下。这不是常规通讯频道,而是直接连接着那个神秘的“军方代表”。
一条极其简短的加密信息闪过:“近期或有‘访客’抵近你方空域,非我方安排。意图不明,谨慎处理。‘渔夫’。”
信息戛然而止。
凌山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望向逐渐被夜幕笼罩的天空。
新的麻烦,总是来得比预想的更快。内部的波澜未平,外部的窥探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