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回80,寡妇滚蛋,我要宠老婆女儿 > 第四十三章 山货进省城,声名远扬
换源:


       虎皮高悬于村委会大门之上,金黄色的毛皮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那双如铜铃般的虎目,虽已失去生机,却仍透露出一股摄人心魄的威严。

整个靠山村沉浸在如节日般的欢腾氛围之中。

家家户户皆在门口张贴红纸条,上面书写着“虎年大吉”“人定胜天”之类的吉祥话语。

孩子们围绕着那张巨大的虎皮转圈,胆大者还伸手触摸一番,而后咯咯笑着跑开。

杨辰家的院子里更是热闹非凡。

依照他的承诺,全村摆了三日流水席。

大锅里炖着虎骨汤,香气四溢,据传饮用后可强身健体。

村民们手持碗盏,一边喝汤一边交谈,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自豪神情。

“咱们村可不得了,连老虎都敢打!”

“那是,跟着杨辰兄弟,啥都不怕!”

“我昨日做梦,梦见自己也成了打虎英雄,哈哈哈!”

苏建军更是出尽风头,逢人便讲述打虎的经过,且每次讲述都会添油加醋。

到了第三天,在他的描述中,那头老虎已变成三丈长、比牛还大的怪物,而他自己则成了持枪冲锋在前的勇士。

“当时那情形,惊险至极,老虎纵身一跃就要从坑里跳出,我见状不妙,端起土铳就是一枪,正中要害!”

苏建军手舞足蹈地比划着,令一群半大小子听得目瞪口呆。

杨辰在旁聆听,不禁摇头苦笑。

不过他并未拆穿,毕竟每个人都需要能令自己骄傲之物,哪怕只是吹嘘之言。

更为重要的是,经此打虎事件,整个村子的精气神彻底改观。

往昔村民们遭遇困难,第一反应是退缩、逃避,如今则是思索如何解决。

这种心理层面的转变,远比赚取多少钱财更具价值。

流水席的第三天上午,一辆崭新的解放牌卡车缓缓驶入村口。

车上乘坐的,正是从省城赶来的黄建业。

他一下车,便被眼前景象所震撼。

整个村子干净整洁,村民们面带笑容,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与欢声笑语。

这哪里像是穷山沟?

分明就是世外桃源。

“杨辰同志,这便是你们的靠山村?”黄建业环顾四周,眼中满是惊讶。

“黄科长,您为何亲自前来?”杨辰迎上前去,既感意外又觉欣喜。

黄建业笑着说道:“我是来验收货物的,顺便看看你们这个神奇的村子。”

“不过如今看来,我更想知晓,你们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杨辰引领黄建业参观村子,从新建的房屋到规整的道路,从热火朝天的山货加工场到那张威风凛凛的虎皮。

每至一处,黄建业皆仔细询问、详细了解。

“这虎皮是何情况?”黄建业指着村委会门口的虎皮问道。

“前些日子山里来了只老虎,威胁村民安全,我们便设法将其除掉了。”杨辰轻描淡写地说道。

“除掉了?”黄建业瞪大双眼,“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苏建军在旁听闻,顿时来了精神,抢着讲述打虎的故事。

此次他并未过分夸张,基本依照事实讲述了一遍,但其那份骄傲与兴奋之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黄建业听完,良久无语。

他在省城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有学识渊博的专家,有能言善辩的官员,有财大气粗的商人。

但像杨辰这般的年轻人,他还是首次遇见。

不到二十五岁的年纪,却能带领一个村子脱贫致富,还能智斗黑恶势力,如今连老虎都敢打。

这样的人,若置于古代,便是能够开疆拓土的将军之才。

黄建业拍着杨辰的肩膀说道:“杨辰同志,我如今明白,为何李主任如此看重你了。”

“你们这批山货,我尚未查看便知肯定没问题。”

“但我更为关心的是,你们能否保证长期稳定的供应?”

这正是杨辰所期待的话题。

他引领黄建业来到仓库,指着那些码放整齐、包装精美的山货说道:“黄科长,您瞧瞧这些货物的品相与包装。”

黄建业走近仔细查看,眼睛越看越亮。

这些山货不仅品质上乘,包装更是精美得令人不忍拆开。

竹篮编织得巧夺天工,木盒制作得古朴典雅,内部的分隔与防震措施亦考虑周全。

“这包装是何人设计的?”黄建业爱不释手地拿起一个小竹篮。

杨辰说道:“是我设计的,村里的老师傅制作的。”

“我们的想法是,既然是给领导们的特供商品,就要从里到外都彰显出档次与用心。”

黄建业连连点头:“好,太好了!这样的包装,莫说装山货,即便空着摆在那里亦是艺术品。”

“我可以肯定,这批货一上架,即刻便会被抢购一空。”

他转过身,看着杨辰:“我现在正式向你下达第二批订单,数量比第一批增加一倍,价格提高两成。”

“另外,我还要单独订购一批,这样的包装盒,我打算推广到其他商品上。”

杨辰心中大喜,但脸上仍保持冷静:“黄科长,增加订单我们自然欢迎,但我有个要求。”

“你说。”

“我希望能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署正式的供货协议。”

“我们靠山村的发展,需要稳定的销售渠道,您的特供商店,也需要可靠的货源供应商。”

黄建业思索片刻,点头同意:“这个要求颇为合理,回去后我便起草协议,不过我也有个条件。”

“您请讲。”

“我希望你能考虑扩大经营范围,不仅限于山货,还可涉及其他农副产品。”

“我们特供商店的客户群体较为特殊,他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极高,愿意为优质产品支付高价。”

“倘若你们能够保证品质,我可以给你们更多的订单。”

这正合杨辰心意。

他早有扩大经营范围的想法,但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销售渠道。

如今黄建业主动提出此建议,恰似瞌睡时有人送枕头:“黄科长,您这个建议甚好。”

“我们靠山村虽地处山沟,但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完全可以发展绿色农业。”

“只要有稳定的销路,我保证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农产品。”

两人越谈越投机,从山货谈及农业发展,从农业发展谈及乡村振兴。

黄建业发觉,杨辰不仅有想法,而且有格局,诸多观点都令他耳目一新。

正交谈间,村口又驶来几辆车。

为首的是一辆吉普车,后面跟着两辆面包车。

车上下来十几个人,有手持相机的,有扛着摄像机的,还有手持录音设备的。

“这是怎么回事?”黄建业有些疑惑。

杨辰亦感意外,但很快他便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马东记者从人群中走出。

马东笑容满面地走来:“杨辰同志,我又来了!”

“此次我带了省报的同事们,还有省电视台的记者,大家都想来看看这个,创造奇迹的靠山村。”

原来,马东回去后撰写的那篇报道,在省里引起了轰动。

一个偏僻山村的年轻人,不仅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还敢于同黑恶势力作斗争。

最后连猛虎都敢打,这样的故事比小说还精彩。

省委宣传部门认为,这是极佳的典型材料,决定组织多家媒体进行深度采访,准备在全省范围内,宣传推广靠山村的经验。

“各位记者同志,欢迎来到靠山村!”杨辰热情地接待着这些不速之客。

接下来的几日,靠山村成为新闻采访的焦点。

记者们深入村民家中,详细了解村子的变化过程。

他们采访了参与打虎的村民,拍摄了山货加工的场景,记录了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省电视台的记者,还专门制作了一期专题节目,名为《山村打虎记》。

节目播出后,在全省引起了巨大反响。

靠山村和杨辰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节目还被电视台选中,在新闻联播中播出了片段。

全国人民都知晓了,这个敢打老虎的山村,知晓了这个带领村民致富的年轻人。

订单如雪片般纷至沓来。

不仅是省内的各大商店,连北京、上海的一些高档商场都主动联系,要求订购靠山村的山货。

杨辰站在村委会的院子里,望着堆积如山的订单和合同,心中五味杂陈。

他明白,靠山村真正的腾飞时代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