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灵异小说 > 同一时空下的六个我 > 第七章 开会
换源:


       上午十点,陈与臻发了条群通知,召集大家到会议室开会。林晓跟着同事们鱼贯而入时,发现投影仪已经亮起蓝莹莹的待机光。香港服务商发来的基金估值报告正在屏幕上闪烁,十几份格式各异的PDF文件像打翻的拼图。

陈与臻作为本项目的总架构师,负责设计一个股权投资管理系统,从而将实现对投资生命周期尽调、投决、投后的闭环管理。纵向来看,这个系统必须像血管网络般贯穿总部到地级单位;横向来看,又要像瑞士军刀般适配“募投管退“每个环节的服务商。

“Good morning Kelvin.”陈与臻的英式发音在会议室荡开涟漪,他介绍新成员林晓时,食指在触控板上划出流畅的弧线。当话题转入估值模板本地化,他的语速突然加快:“香港的SPV架构和大陆LP备案要求差异,需要在这里增设监管沙盒测试模块。”赵名扬立即翻开企业标准手册,纸张哗啦声里跳出几个加粗的国标编号。剩余三个男生,都是IT出身,进行需求记录和可操作性评估。

林晓的笔记本还停留在会议标题页。全英文讨论像突然加速的磁带,Kelvin提到“side letter”时她下意识咬住笔帽。余光里陈与臻的侧脸被投影光线分割,睫毛在颧骨投下细密阴影——这让她想起面试时那个印象:他身上有种神清目明的场域,好像事情的脉络在他这里都清晰可见,没有杂草丛生的混乱和焦灼感。

“具体实施方案下周反馈。”陈与臻合上笔记本的声音让林晓回神。她突然注意到他挽起的牛仔衬衫袖口,小臂肌肉线条随着点击鼠标的动作起伏。这具四十岁的身体保持着奇妙的平衡:微微的肚腩是长期伏案的彰显,而紧绷的三角肌还在诉说周末的骑行习惯。

当陈与臻转头询问她的意见,林晓慌忙滑动面前的空白文档,听见王子健昨天的话在耳畔回响:“知道为什么叫他IT界霍建华吗?”此刻她突然明白,那种温润的质感来自某种更珍贵的东西——像他设计的系统那样,既具备顶级架构师的利落,又保留了对接所有接口的包容性。很多管理者一旦成为领导,会有凌厉的气场,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不怒自威的力量。但陈与臻没有,他会从容的走到你的高度,摘掉身上的锋芒,和你对谈。

回到办公室,赵名扬拿了小零食依次分发。“会上的IT术语你听的懂吗?”赵名扬顺势来到林晓工位前,闲聊了起来。

“云里雾里吧,我是经济学专业,基金架构和估值没什么问题,剩下的像另一个世界的语言。”林晓伸了个懒腰,回答道。“我学的国际金融。来这一个多月了,勉强适应了些。好在咱俩负责业务板块,给剩下三位大佬打打辅助。”赵名扬笑着调侃了下办公室的三位男生。

赵名扬又把一盒马卡龙推到林晓面前时,粉色糖霜正粘着张便条:【安慰经济学家的甜度指数:EURIBOR 200bps】。

“那三位理工男,”赵名扬冲角落努嘴,“昨天争论了一小时‘久期’的算法,最后发现是在说麦考利和修正久期的区别。”她掰开甜点露出夹心,“就像这个,本质都是杏仁粉,包装不同而已。”

林晓突然想起陈与臻会议结束时说的话:“专业术语是巴别塔,但数字是全球通用语。”此刻阳光透过落地窗,把电脑键盘分成明暗交错的格子,像极了港股和A股那些泾渭分明的披露表格。

“怎么贵的零食就你俩独享,我也来一块。”王子建说着就凑过来。“吃独食就算了,还说我们三个坏话。”

“赵大小姐,这又是你英国同学寄的高级货?吃起来就是不一样。”王子健又要拿下一块,“林博然,梁锐,赶紧来啊,全被子健独吞了要。”赵名扬挡住王子健的手,招呼另外两个人。

“话说在国外留学啥感觉?”林博然掰开马卡龙时,碎屑落在林晓的《经济学人》杂志上,刚好遮住她刚写的基金净值预测公式。

“轻松,没人在意你管你的感觉。呆的时间短,我们一堆朋友碰上假期就往外跑,欧洲的国家也小,要么往南边看各类教堂,要么往北边跑,去冰岛追极光。”她咬重了最后四个字,目光扫过林晓北极风光风格的手机壳。

“我毕业旅行去的欧洲,确实好玩。”林晓假装没看到那道目光,“你们在哪个城市呀?伦敦的博物馆…”

“突然想起来,”赵名扬拿起手机,屏幕上是伦敦政经的图书馆照片,“要回个伦敦的邮件。”

林晓只觉得一时间语境被打破了,只觉得怪怪的。后面这样的情景又出现了两次,她才明白,赵名扬是不想被任何人抢走风头。

慢慢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