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大乾,从猎户到科举状元 > 第四十三章 大不了回去
换源:


       县令高俊贤听说有人来考秀才,第一时间就想见见。

原因非常简单,在他们这地方,读书的人实在太少,成绩非常差。

镇上已经好几年没出过一个秀才,这让他愁得头发都白了。

眼下好不容易有个读书人上门,还是没见过的,他自然想见见。

一看到林默,他微微一愣,“怎么是这小子?”

作为一名县令,自己地面上发生的什么事,他自然非常清楚。

“你,是来考秀才的?”高俊贤的语气顿时冷了下来。

林默笑着拱了拱手,不卑不亢道:“没错,草民正有此意。”

“你以为这是京城?考秀才凭关系就可以的吗?”高俊贤没好气地道。

说实话,在知道林默在京城的大致情况后,他对林默的印象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眼下对方想来考秀才,在他看来简直是无理取闹。

看样子对方在乡下待了这么久,明显是待不下去了,想找个理由回京城。

殊不知,京城那一位根本就是想把林默流放于此。

林默怕是出于无奈,才想找这么一个借口回到京城去。

在他看来,对方把科举想得太简单了,把读书也想得太简单了。

他自己作为一名读书人,面对这种别有心思的人,态度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看到对方冷淡的态度,林默自然知道是如今的处境,让对方看不上眼。

他相信只要有机会考试,结果出来,一定能让对方刮目相看。

“按照大乾律法,只要是读书人,就能够来参加县试,大人我没有说错吧?”林默拱了拱手,镇定道。

听到林默这样说,高俊贤的脸色越发难看。

他总觉得对方就是在无理取闹,听闻对方在京城从来就不怎么看书,突然说要考秀才,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想要这个机会,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希望你好好把握!”高俊贤语气冰冷道。

“给他安排好考场,本官要亲自监考。”他扔下这句话后,挥着衣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看到这一幕的柳如絮二人,顿时就担心了起来。

还没有开始考试,主考官就是这么一副态度,接下来林默恐怕要丢脸了。

眼下让林默离开已经是不太现实了,就算她们愿意离开,恐怕高俊贤都不会轻易放过她们。

“林默大哥,你真的有把握吗?”苏映雪小心翼翼地走上前,纤纤玉指紧张地揪着衣角,秀美的脸庞上写满了担忧。

柳如絮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抿着嘴唇,从她那双写满忧虑的眼眸中,就能看得出来,她对林默没什么信心。

林默轻松地摆了摆手,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浑不在意的笑容,“不就是一次考试吗?不要担心,大不了就回去呗!”

他的语气洒脱,仿佛这真的只是一场无足轻重的游戏。

看到林默如此轻松淡定,二女一时半会儿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如果是正常的考试,林默这样想一点问题都没有。

关键是刚才高俊贤的态度,三个人都已经看到了,对方摆明是要给林默一个下马威。

这种情况下,林默要是考得稍微好一点还无所谓,就算不能通过,别人也说不了什么。

要是考得不好,高俊贤恐怕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说不定到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刁难。

“这位学子,我家大人已经安排好了考场,请你入场吧!”这时,师爷薛云泽走过来,语气冰冷地对林默道。

在他的眼里,林默这就是自找没趣,得罪了自家老爷,能有什么好下场?

柳如絮两人看到这一幕,眼中更加的担忧了。

到了这个程度,她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林默给了二女一个放心的眼神,跟着对方进到了所谓的考场当中。

考场非常的简陋,就是在大厅中隔出来的一个小单间,屋子里仅仅摆了两张孤零零的桌子,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了。

拥有了读书技能,林默不仅在学习方面有了十足的长进,那一手字总算是能拿得出来见人了。

要是以前那笔狗爬字,别说参加院试了,恐怕这第一关都过不去。

这就跟后世考高考一样,字写得漂亮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就开始吧!”高俊贤坐在前方的高台之上,身体微微后仰,带着居高临下的姿态。

在他看来,林默能够通过这次考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对方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根本就没认真读过书。

这次他特地挑了一个最难的题目,对方无论如何都是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的。

林默冲着高俊贤拱了拱手,神色平静,在考试桌前坐了下来。

当他看清楚宣纸上的题目后,嘴角微微向上一扬,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原来是这个。”

题目的内容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安国全军之道”。

说到底,就是让考生们阐述自己的想法和办法,如何做到这一点。

大部分人对于古代的科考,第一印象就是八股文,这么一个观点是大大的不对。

古代的科举当中,考的内容非常的多,涉及五花八门。

如果不是这样,状元又怎么会变得如此之难?

作诗,八股文,写策论,每年的题目都不完全相同。

尤其是策论这一块,能够写得好的人,才能够成为状元。

八股文其实是后面才衍生出来的,主要是为了牢笼读书人的思想。

放在稍微开明的年代,策论的题目才是比较多的。

这个题目对于身为特种兵的林默而言,不算什么难题。

平时他们在训练的同时,更多的还需要接受政治上的熏陶。

他不知道详细的策略,但是大体的方向上是知道的。

对于一篇策论而言,能够把大体方向写清楚,再添加一些后世常见的策略,策论基本上就完成了。

林默没有急着动笔,闭着眼睛,在那静静地思索起来,要如何写这一篇策论才能够惊艳四座。

殊不知,他的这个举动,在高俊贤看来就是在故弄玄虚,或者就是被题目难住了。

这么大的一个题目,别说林默一个小小的纨绔子弟了,就算是久经官场的九品县令恐怕都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