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结束那天,苏瑶背着帆布包进村,远远就见三个孩子蹲在村口老槐树下。陆诗涵先蹦起来,红棉袄像团小火苗扑过来:“娘!”
陆星辰、陆宇轩也跑过来,小手攥紧她的衣角。苏瑶放下包,挨个摸他们的头,孩子们都长高一截,脸上气色红润不少。
“娘带了新图纸。”她打开帆布包,拿出改良播种机设计图,“咱们村的地,以后能用省力的家伙种了。”
王寡妇挎着篮子从地里回来,看见她就喊:“可算盼回你了!黄瓜刚结纽,比往年小一半。”
苏瑶跟着往菜地走。黄瓜藤爬满架子,小黄瓜细瘦,叶子带黄斑。“茄子也不爱长。”王寡妇叹气,“今年雨水多,怕是要减产。”
苏瑶蹲下身,指尖碰了碰泥土,忽然想起系统里的灵泉水。上次陆星辰发烧靠它救过来,浇菜说不定也行。
“婶子,我有个法子试试。”她站起身,“让社员们先别浇水,我弄点‘营养液’来。”
回家锁好门,苏瑶从系统取出灵泉水,按比例倒进大水桶。看着清水泛着微光,她心里打鼓,不知管不管用。
第二天一早,她挑着水桶去菜地。社员们围过来看,二柱子蹲田埂上抽烟:“城里学几天就瞎折腾?这水有用,我把地里土吃了。”
苏瑶没理他,拿瓢往黄瓜根上浇。水刚渗进土,蔫叶子轻轻颤了颤,像舒展开来。
“哟,动了!”有社员惊呼。
苏瑶加快速度,王寡妇也拿起瓢帮忙:“真管用就好了,今年指望这些菜换油盐钱。”
连浇三天,菜地里的变化让所有人咋舌。黄瓜长到小胳膊粗,顶花带刺;茄子紫得发亮,坠弯了枝;西红柿像小灯笼挂满枝头,红得诱人。
二柱子蹲地里,手摸着拳头大的西红柿,脸涨得通红,一句话说不出。
苏瑶摘根黄瓜,袖子擦了擦就咬,清甜汁水在嘴里爆开,比城里菜还爽口。陆诗涵也拿着半根,吃得满脸汁水。
社员们尝过都叫好。李书记赶来,看着满地蔬菜直搓手:“苏知青,这‘营养液’太神了!得赶紧卖出去!”
“我去县城联系。”苏瑶早有打算,“上次培训认识饭店采购员,去问问。”
陆战野不知啥时站在田埂上,看着菜地,眼神带赞许:“要帮忙吗?”
“能找辆三轮车不?”苏瑶抬头看他,“去县城送货用。”
“下午给你送来。”他转身就走,步子沉稳。
下午,一辆半旧三轮车停在苏瑶家门口。陆战野正检查车链,见她出来,指了指车:“公社淘汰的,修好了能用。”
车斗铺着帆布,焊了小栏杆。陆诗涵爬上去,张开胳膊喊:“像小船!”
苏瑶心里一暖,从屋里拿出刚蒸的红薯:“尝尝,自家种的。”
陆战野接过去咬一口,点头:“甜。”
“谢你送车。”苏瑶轻声说,“钱以后还你。”
“不用。”他看着她,“好好干。”
第二天一早,苏瑶装两筐黄瓜、西红柿,骑三轮车去县城。陆星辰、陆宇轩坐上车斗扶筐子,陆诗涵抱个小算盘,说要帮娘算账。
到县饭店,采购员张师傅看着蔬菜眼睛亮:“这菜真不错!多少钱一斤?”
“黄瓜一毛五,西红柿两毛,茄子一毛二。”苏瑶报的价高五分,张师傅看品相一口应下:“每天送两百斤,早上七点前到。”
从饭店出来,她又去供销社。主任尝了口西红柿,当即拍板:“剩下的我全要!以后每天送三百斤,现款结算。”
第一天卖完菜,苏瑶数钱,竟有八十七块!三个孩子趴在桌上,盯着花花绿绿的毛票、角票,眼睛瞪得溜圆。
“娘,能买多少糖?”陆诗涵掰着手指头算。
“能买一大袋。”苏瑶笑着说,心里盘算着给孩子们买新衣服,再给社员发点福利。
回村把钱交大队会计,老李戴老花镜数了一遍又一遍,手抖得厉害:“这……一天就顶半个月收入!”
“这才刚开始。”苏瑶拿出账本,“以后每天送五百斤,除去成本,剩下的按工分分给社员。”
“真分?”有社员不信,“以前菜钱都归大队,顶多多分点口粮。”
“以后不一样。”苏瑶看着大家,“成立蔬菜合作社,按劳分配,干得多分得多!”
院子里爆发出掌声,二柱子第一个举手:“我天天来浇地!保证把菜伺候好!”
王寡妇也笑:“我把缝纫社活分点出去,也来帮忙!”
接下来日子,村里像过年。天不亮社员们去摘菜,男人们挑担装车,女人们分拣打包。苏瑶骑三轮车每天送菜去县城,车斗里总坐着三个孩子:陆星辰记账,陆宇轩搬菜,陆诗涵拨算盘,像模像样。
有天送完菜,张师傅拉住她:“县招待所听说菜好,也想订两百斤,价格好说。”
苏瑶正高兴,听见有人喊她。回头是林梅骑自行车过来,车筐里放着布包。
“苏瑶!找你半天了!”林梅擦汗,“张教授说你种的菜特别好,让我来取样品,研究营养成分。”
苏瑶心里咯噔一下,怕灵泉水的事露馅,赶紧说:“就是普通农家肥种的,没特别的。”
“不可能。”林梅眼睛亮,“张教授尝了你送的西红柿,说维生素比普通的高两倍!你肯定有秘诀!”
苏瑶含糊道:“可能是土壤的事,我们村的地特别肥。”
林梅没多问,装了些蔬菜走了。苏瑶看着她背影,心里有点不安,不知会不会被看出啥。
回村,老李拿账本找她:“苏知青,今天钱数出来了,一百三十五块!照这样算,一天能赚五千多!”
“五千?”苏瑶吓一跳,她没细算过总数。
“可不是!”老李翻着账本激动,“比大队全年分红还多!”
社员们涌到大队部,有人说给苏瑶多分点,有人说该买抽水机,七嘴八舌讨论得热闹。
苏瑶看着大家兴奋的脸,心里暖暖的:“钱先存着,给孩子们买文具、新衣服,再买些农具,剩下的按工分平分。”
“我没意见!”王寡妇第一个赞成,“没有苏知青,哪有这好事!”
正说着,陆战野走进来,手里拿张纸:“县农机厂看了你的播种机设计图,说能批量生产,让你去谈细节。”
苏瑶接过图纸,又惊又喜,自己的设计真能派上用场!
“明天我去县城。”她抬头看陆战野,“谢你帮忙递图纸。”
“应该的。”他扫过桌上的钱,“合作社办得不错。”
“都是大家的功劳。”苏瑶有点不好意思,“晚上来家里吃饭吧,尝尝新摘的茄子。”
陆战野愣了下,点头:“好。”
傍晚,苏瑶杀了只自养的鸡,炒西红柿鸡蛋,炖了茄子。三个孩子围着桌子,眼睛亮晶晶等开饭。
陆战野来的时候,拎着瓶白酒、一包水果糖。陆诗涵抢过糖,剥开一颗塞嘴里,含糊说:“谢谢叔叔。”
饭桌上,陆战野话不多,苏瑶夹的菜他都吃了。陆星辰突然问:“叔叔,你认识农机厂的人吗?我娘的设计图能做好不?”
“能。”陆战野看着他,“你娘很厉害。”
苏瑶心像被撞了下,脸颊有点热。
吃完饭,陆战野要帮忙收拾碗筷,苏瑶拦不住。看他高大身影在小厨房里忙碌,心里说不清啥滋味。
“明天去县城,我送你。”他擦着手说。
“不用麻烦,我骑三轮车去就行。”
“设计图重要,我顺路。”他语气不容置疑。
第二天一早,陆战野的吉普车停在门口。苏瑶把设计图放进包,刚要上车,三个孩子也跟过来。
“娘,我们也想去。”陆星辰拉她衣角。
“听话,娘谈完事就回来。”苏瑶蹲下来哄。
“带上吧。”陆战野打开后座车门,“正好去县城公园转转。”
到农机厂,厂长亲自接待,看了设计图赞不绝口:“这播种机适合山区,成本低效率高!马上安排生产,第一批先做五十台!”
签完合同,苏瑶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走出办公楼,见陆战野带三个孩子在院子里看拖拉机,陆诗涵坐在驾驶座上,笑得合不拢嘴。
“娘!叔叔说这个能拉好多菜!”
苏瑶走过去,陆战野掏出手帕,给她擦额头的汗:“谈完了?”
“嗯。”苏瑶心跳有点快,接过手帕攥手里。
“去公园。”他发动车子,“孩子们念叨半天了。”
公园里人不少,三个孩子在草地上追蝴蝶。苏瑶和陆战野坐在长椅上,看着他们,谁也没说话,却觉得安心。
“蔬菜卖得好,以后能办个罐头厂。”陆战野突然开口,“把多余的做成罐头,冬天也能卖。”
苏瑶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咋没想到!”
“我认识食品厂的人,能帮你联系。”
“真的?太谢谢你了!”苏瑶激动地抓住他胳膊,又赶紧松开,“又麻烦你了。”
陆战野看她泛红的脸颊,嘴角微扬:“不麻烦。”
回去的路上,孩子们在后座睡着了,小脸红扑扑的。苏瑶看着他们,心里满是希望。从刚下乡时的惶恐,到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牵挂的人,七零年代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回村,社员们都围过来问。听说播种机要生产,个个兴高采烈。
“以后种地省力了!”
“苏知青真是咱们村的福星!”
苏瑶笑:“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晚上开社员大会,商量办罐头厂的事。”
夕阳西下,阳光洒在菜地里,蔬菜上的水珠发亮。苏瑶站田埂上,看忙碌的社员和嬉笑的孩子,心里暖暖的。
未来的路还长,可只要大家齐心,日子定会像地里的蔬菜,红红火火,结满硕果。
夜里,苏瑶躺在床上,看身边熟睡的孩子,又看桌上的合同,嘴角带笑进了梦乡。梦里,她和孩子们坐在拖拉机上,拉着满车蔬菜走在乡间路上,歌声笑声洒了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