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村支书踩着露水跑过来,手里攥着张印黑字的纸条,纸边被汗浸得发皱。
“苏瑶!苏瑶!”他在温室门口直跺脚,声音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县科委的人今儿来,要看看你的育种项目!”苏瑶正给番茄掐尖,听见这话手一抖,指甲掐断根嫩枝。绿色的汁液沾在指尖,带着股青涩气。“啥时候说的?咋不提前打个招呼啊?”
她扯下围裙擦手,帆布上的泥土蹭在胳膊上,留了道灰印。“
昨儿下午才接到电话,我连夜让二柱子去公社借了张新桌子。”支书往温室里瞅,眼睛瞪得溜圆,“你看这番茄,红的绿的挂着多喜人!就是这地……是不是该扫扫?”苏瑶顺着他的目光看,地垄上还留着星辰昨晚浇水踩的脚印。
“来不及了。”她拽着星辰往屋里走,“快去把你的实验记录本拿来,再带上张教授的检测报告。”星辰的布鞋后跟磨塌了,跑起来趿拉趿拉响。刚把桌子搬到院子,村口就传来汽车喇叭声。
不是拖拉机的突突声,是“嘀嘀”的清脆响,村里人还是头一回听见。
二柱子趴在墙头喊:“来了!黑色小轿车!跟电影里的一模一样!”苏瑶赶紧理理衣角,那件打补丁的蓝布褂子被她拽得平平整整。车门打开,先下来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皮鞋锃亮,踩在泥地上差点打滑。后面跟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背着黑皮包,看着比星辰大不了几岁。
“苏瑶同志吧?我是县科委的老赵。”中年人伸手,掌心热乎乎的,“这位是小李,负责技术记录。”苏瑶的手在围裙上蹭了又蹭,才敢握上去,粗粝的掌心擦过对方虎口,两人都微微顿了下。
“赵同志,里面请。”支书在旁边打圆场,“咱这地方偏,委屈你们了。”老赵摆摆手,眼睛一下子被温室里的番茄勾住:“听说你们种的是太空种子?产量咋样啊?”苏瑶心里一紧,这才是关键问题。进了温室,塑料布上的水珠滴下来,砸在番茄叶上“啪嗒”响。
老赵指着最高的那株,上面挂着八九个果子问:“这株能结多少?”苏瑶刚要开口,星辰抢着说:“平均每株能结七斤,比普通番茄多两斤半呢!”他手里的记录本晃了晃,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数字。
小李推了推眼镜,掏出尺子量株高:“行距多少?用的啥肥料?”一连串问题像连珠炮似的砸过来,苏瑶定了定神,从改良土壤说起,硫磺粉的用量、浇水的频率,连灵泉水也换了个说法:“我们用的是后山的泉水,矿物质含量高。”
老赵没说话,蹲在慢苗那片地,捏起把土在指间捻着:“这土以前是碱性的吧?改得还不错。”
苏瑶心里咯噔一下,他咋看出来的?老赵像看穿她心思,笑了笑说:“我以前也是种地的,土性可瞒不过我。”翻实验记录时,小李突然指着慢苗那段问:“这里的数据咋断断续续的?”星辰的脸一下子红了,攥着铅笔头说:“当时苗长得不好,我急得都哭了,漏记了几天。”苏瑶赶紧补充:“后来我们补测了土壤,把改良的过程都补上了。”
老赵一页页翻着,手指在“部队医院采购”那页停住:“还跟部队有合作呢?”陆战野不知啥时候站在门口,军装熨得笔挺:“没错,我们签了年度协议,保证药材质量。”他声音洪亮,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从温室出来,老赵盯着晾晒的板蓝根问:“有效成分高三成,有检测报告吗?”
苏瑶赶紧递上张教授的报告,纸页被风吹得哗哗响。老赵看得仔细,连签名都对着光看了半天,突然问:“你们想不想扩大种植规模?”这话来得太突然,苏瑶张着嘴没合上。支书在旁边捅了捅她,她才反应过来:“想啊!就是缺技术、缺资金……”
老赵和小李对视一眼,小李从包里掏出份文件:“我们这次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设个示范点。”“示范点?”苏瑶的心像打鼓似的跳。老赵点点头,指着药厂后院说:“县里正缺农业创新的典型,你们这项目符合政策。要是能成,会有补贴,还能派技术员来指导。”
小李补充:“但得定期报数据,接受检查。”苏瑶手心全是汗,这意味着太空种子能在更多土地扎根,可她又怕担不起责任。
“我们能行吗?”她小声问,声音有点发颤。陆战野在她身后说:“有啥不行的?咱的东西质量硬气。”中午留他们吃饭,李寡妇杀了只老母鸡,苏婉蒸了白面馒头。
老赵啃着鸡腿,突然说:“你们这互助基金办得也挺不错,王大爷家的事我们听说了。”苏瑶愣了下,这事儿他们也听说了?“搞农业不能光顾着赚钱,得带着乡亲们一块儿富。”
老赵喝了口玉米酒,“这也是设示范点的条件之一。”
苏瑶这才明白,他们早把村里情况摸透了,刚才的考察说白了就是走个过场。临走时,老赵握着苏瑶的手说:“下周我们会派人来做详细评估,你们准备准备。”
他指了指温室,“特别是那片慢苗,好好养着,说不定能成个亮点。”
小李把联系方式写在烟盒上:“有问题随时打电话。”小轿车碾过晒场的稻茬,碎土渣子溅了苏瑶一裤腿,她没心思拍。手里的烟盒被攥得变了形,上面的电话号码就像串跳动的火苗。
星辰拽着她的衣角问:“娘,我们真能成示范点吗?”苏瑶看着温室里的番茄,突然笑了:“只要好好干,啥都能成。”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下午传遍全村。二柱子扛着锄头来问:“苏同志,扩大种植算我一份!”老周也来了,手里的烟袋杆敲得地面邦邦响:“我那几亩水田能改种番茄不?”
苏瑶把大家的想法记在本子上,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沉了不少。以前种好自己的几分地就行,现在要考虑全村的收成。
陆战野递给她块毛巾说:“别愁,有我呢。”他手掌宽厚,盖在她手背上,暖烘烘的让人心里发暖。夜里,苏瑶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爬起来看星星。
天空格外晴朗,银河亮亮的横在头顶。她想起穿越前在电视上看的航天新闻,没想到自己现在真跟太空种子打上了交道。“娘,你咋不睡?”星辰揉着眼睛站在门口,怀里抱着他的记录本,“我把明天要报的数据都整理好了。”苏瑶摸了摸他的头,这孩子比她还上心。
月光落在本子上,照亮最后一页的字:“希望能让更多人吃到太空番茄。”第二天一早,苏瑶带着星辰去丈量土地。从药厂后院到村东头的荒坡,一步一步量得仔细。
二柱子和老周跟在后面,扛着锄头清理石头,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山歌。苏婉也来了,篮子里装着干粮,谁饿了就递上块馒头。
丈量到荒坡时,老赵突然带着人来了。
原来他们没走,在公社住了一晚。“这地方不错,光照足。”
老赵蹲在坡上抓起把土,“就是得修条路,不然收了果子不好运出去。”苏瑶心里又是一紧,修路得花不少钱。老赵像看出她的难处:“这事我跟公社书记商量过,能申请修路补贴,你们出点劳力就行。”
二柱子在旁边喊:“劳力有的是!咱村壮劳力多着呢!”笑声在坡上回荡,惊起几只山雀。苏瑶望着远处的梯田,突然觉得未来敞亮得很,太空番茄红得像火,板蓝根绿得像翡翠,乡亲们的笑脸比阳光还灿烂。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的路还长,但只要大家齐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回村的路上,星辰突然说:“娘,等成了示范点,能请张教授来给我们上课不?”苏瑶笑着点头:“当然能,到时候让他给你当老师。”星辰蹦蹦跳跳跑在前面,书包上的太空人挂件晃来晃去。药厂的烟囱又冒烟了,李寡妇正在熬板蓝根汤,药香混着饭香飘满全村。
苏瑶站在门口,看着这热气腾腾的景象,突然觉得,不管是不是示范点,他们已经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