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陆宇轩蹲在文具厂门槛上,手里转着刚出炉得铁皮铅笔盒。

铁皮反光晃眼,上面的火箭图案改了几版,尾巴的火焰纹比之前画得顺溜多了。

县百货公司的订单刚清完,仓库还堆着半屋子货,他心里却琢磨着往外闯。

“哥,发啥愣?”星辰背着书包回来,手里捏张揉皱的宣传单。邻县供销社的,“这上面说新开了文具柜台,去试试不?”宇轩眼睛一亮,赶紧接过来,指腹在“邻县”俩字上蹭了蹭。

他连夜翻出账本,煤油灯的光在墙上晃悠。上个月利润单上,铅笔盒卖得最好,但县城就这么大,想多销就得往外走。

他在纸上画了个圈,把邻县圈进去,旁边写着“目标:月销一千个”。第二天一早,宇轩往自行车后座绑了个大纸箱,装着二十个铅笔盒,还有新做的笔记本和橡皮。

笔记本封面画着温室,橡皮捏成番茄样,红扑扑的。他娘往他兜里塞俩窝头:“路上当心,不行就早点回。”“娘放心,准成。”宇轩拍了拍箱子。陆战野在旁边给自行车链条抹黄油:“邻县供销社王主任,是我老战友堂弟,提我名兴许管用。”

宇轩心里暖烘烘的,蹬起车来更有劲了。去邻县的路坑坑洼洼,骑到半路车胎瘪了。宇轩蹲在路边补胎,手上沾满黑油。

路过的驴车停了,赶车大爷瞅着纸箱问:“小伙子,这啥玩意儿?”宇轩打开箱子,大爷拿起铅笔盒翻来覆去看:“这火箭画得精神,我家孙子指定喜欢。”补好胎接着走,太阳到头顶才见邻县城墙。

供销社在街口,三层青砖楼比县里的气派,门口挂着“供应城乡,服务人民”的红布帘。宇轩深吸口气,扛着纸箱往里走,刚进门就被拦住。“干啥的?”门卫大爷拄着棍,眼神挺严。宇轩掏出介绍信:“俺是陆家村文具厂的,找王主任谈合作。”大爷上下打量他,朝里喊:“小王,有人找王主任。”

穿蓝布褂子的年轻人跑出来,领宇轩上二楼。

走廊飘着墨水味,墙上挂着“先进单位”奖状。王主任办公室在最里间,门虚掩着,能听见算盘响。“王主任,有人找。”年轻人喊了声。“进。”里头应得洪亮。宇轩推门进去,王主任正趴在桌上算账,抬头见他,放下笔:“陆家村来的?坐。”

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听说你家铅笔盒卖得不错?”宇轩赶紧打开纸箱,把样品摆桌上:“您看,新做的航天款,印着太空番茄和火箭,孩子们爱见。”

王主任拿起铅笔盒,用指甲刮了刮图案:“这油墨牢不牢?别用两天就掉了。”“您放心,试了七回油墨配比,泡水里都不掉色。”宇轩拿起番茄橡皮,“这是新产品,闻着带点水果香。”

王主任眼睛亮了亮,朝外头喊:“小李,把咱卖得最好的铅笔盒拿来。”小李很快拿来个印红五星的。王主任。把俩盒子并排放着:“你这贵两毛,凭啥让我进?”宇轩手心冒汗,赶紧说:“咱这铁皮厚点,边角都磨过,不划手。再说这图案,独一份。”

王主任没说话,翻了翻笔记本:“这大棚画得倒真像。”宇轩趁机递过检测报告复印件:“这是俺们村的温室,种的太空番茄,县科委都来瞧过。实打实的好项目。”正说着,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进来,是王主任闺女,看见铅笔盒就伸手:“爹,这盒好看!我要!”王主任拍她头:“没规矩。”

嘴角却带着笑,“看来孩子们是真喜欢。”他顿了顿,说:“先订五百个,卖得好再续。”宇轩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掏出订单:“谢王主任!保证按时交货,质量绝不含糊。”

签了字,忽然说:“你爹的事我听说了,是条汉子。”宇轩心里清楚,爹的面子占了点光,更要紧的是东西过硬。

出了供销社,阳光都暖和了,纸箱好像也轻了。

路过街角文具店,他犹豫了下,还是推门进了。“老板,看看俺们的新产品。”宇轩把样品摆柜台上。戴眼镜的店主推了推眼镜:“这啥?火箭?”旁边的小学生凑过来看:“这是太空番茄!俺老师讲过!”店主眼睛一亮:“能试卖不?卖得好再多进。”连走三家文具店,两家愿意试卖,一家说等供销社动静。

宇轩留下地址电话,心里盘算着,这几家要是都走货,每月能多销两百个。兜里的订单纸边汗湿了,攥着却比啥奖状都踏实。往回走时天擦黑了。

过玉米地,风吹得叶子哗哗响。宇轩坐在田埂上啃窝头,远处村庄亮了灯,星星点点的。

他想起爹说的,当年在部队拉练,再难的路也得一步一步走。回村时作坊还亮着灯。王师傅带着工人加班,铁皮碰撞声夜里听得真切。“宇轩回来啦?”王师傅迎出来,手里还捏着个没完工的铅笔盒,“咋样?”宇轩举起订单,大伙儿一下子围过来,笑声差点掀了屋顶。

“订了五百个!”宇轩把订单贴墙上,“从明天起加劲干,再招俩人,把产量提上去。

”二柱子媳妇来送晚饭,听见这话眼睛亮了:“宇轩,能让我来不?我针线活好,穿绳子准在行。”

“咋不行!”宇轩拍她肩膀,“明天就上工,一天五毛工钱。”

消息传得快,没会儿就有好几个妇女来打听。

李寡妇扒着门框笑:“这下不用天天围着灶台转了。”晚饭时宇轩说了这事,苏瑶往他碗里夹块肉:“别太累,招人慢慢来,先把规矩立好。”

陆战野喝口酒:“我明天去公社问问,村东头旧仓库闲着,租来扩规模。”星辰凑过来:“哥,我画了新图案,你瞅瞅能用不?”宇轩接过来,上面画着宇宙飞船落番茄地里,想法挺多。

“太好了!”他把画拍桌上,“下次就印这个!”陆诗涵举着番茄橡皮:“我也能帮忙,给橡皮涂色。”屋里笑声暖融融的。

夜里宇轩睡不着,爬起来去作坊。

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机器泛着冷光。他摸了摸冲压机,铁壳上还带着白天的温度。从一开始瞎琢磨,到现在能把货卖到外县,跟做梦似的。

他想起王主任说的,要做就做品牌。

“太空娃”商标得赶紧注册,以后再做书包、尺子,把航天系列做全。规模再大点,就去地区百货公司试试,说不定能走得更远。

窗外虫鸣渐稀,宇轩越想越精神。在墙上画了简易地图,把陆家村圈住,往周边画了几个箭头,每个箭头上写着数,代表能卖多少。中间画个大太阳,旁边写着“让更多人知道陆家村”。

第二天一早,宇轩去找村支书。

老支书正在给玉米追肥,听他说要扩大生产,直起腰:“好事!我这就去公社说,旧仓库闲着也是闲,租给你正好。”宇轩心里热乎,支书向来这样,为村里好的事,从不推脱。

招工告示贴出去,来了十几个妇女。宇轩把她们分两组,一组装盒,一组打包,特意请李寡妇当组长;她手脚麻利,大伙儿都服。

王师傅带俩男工管冲压,机器“哐当哐当”响,比以前热闹多了。

给邻县的第一批货备好,宇轩特意多放十个铅笔盒:“给王主任闺女和店里孩子们尝尝。”

二柱子媳妇把绳子系得整齐:“放心,保准利利索索送到。”陆战野找了辆卡车,亲自押车去送。没过几天,邻县捎来好信。

王主任打电话说铅笔盒卖得火,让再送三百个。试卖的文具店也捎话,番茄橡皮抢手,让赶紧补货。宇轩站在作坊门口,看着忙乎的乡亲们,忽然觉得这小小的铅笔盒,不光能换钱,还能把大伙儿的心拢到一块儿。现在那些事儿像刚出锅的窝头,烫手却甜嘴,催着他往前奔得更快。

夕阳把作坊影子拉得老长,机器声、说笑混在一起,像支热闹的歌。

宇轩摸出兜里的新订单,上面的数还在涨;他知道这才刚开始,路还长,可只要像给太空番茄整枝那样,每天多掐道侧芽,就能多结串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