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万汉军在陈友亮的统一指挥下,对只有两万守军的洪都城,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进攻,这是一场拿着刀互相捅的意志较量。】
【善用火器的邓玉,指挥军队不断射击,朱文正本人更是登上城墙,手持长刀,与攻上来的敌人不断厮杀。】
【这场洪都之战持续了整整八十五天,双方都死伤无数,但朱文正他们硬生生的扛住了这支在当时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军队。】
【而朱元璋也终于带着大军赶了过来。】
【七月初六,朱元璋率舟师二十万,屯兵湖江,九江口。】
【陈友谅听说朱元璋来了,于是立刻解军撤围,向东出鄱阳湖,激战朱元璋。】
【来吧臭要饭的,咱们决一生死。】
【先点炮的是徐达,在康郎山身先诸将,冒死闯阵,部下们大受鼓舞,都开始拼命冲杀,一举击败陈友亮的前锋,斩首一千五。】
弹幕飞出:
“当陈友谅俘虏信使张子明逼其劝降时,张子明反在城下高喊:“吴王令再守一月,必歼此贼!”极大鼓舞守军士气。”
“4月24日:陈友谅抵达洪都,首次攻城受挫于改良城墙。”
“4月28日:抚州门激战,火铳战术首显威力。”
“6月中旬:陈军分兵攻吉安、临江,试图孤立洪都。”
“7月20日:朱元璋率20万援军抵达,陈友谅撤围转战鄱阳湖,总计坚守85天,创造冷兵器时代守城战奇迹。”
“此战消耗陈友谅精锐约15万,迫使其放弃速胜计划,为朱元璋在鄱阳湖决战赢得备战时间。史家评价:“没有洪都85天,就没有鄱阳湖大捷。”
“七月初七,前锋徐达在康郎山水域发动决定性进攻,将舰队分为11个小队,从不同方向穿插,每船配备火铳手20人,弓箭手30人,采用“三段击”火枪战术保持火力密度。”
“徐达亲率旗舰突入敌阵,吸引陈军主力,常遇春从侧翼包抄,焚毁3艘巨舰,陈军前锋大乱,被斩首1500余级。”
大明洪武位面。
朱元璋看着这些内容,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感慨,缓缓开口道:“文正这孩子,当真是有勇有谋,以两万之众坚守洪都八十五天,为朕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此功不可没啊。只是可惜后来……”他微微叹了口气。
徐达在一旁抱拳道:“陛下,当年洪都一战,若不是朱文正坚守,战局恐难预料。后来鄱阳湖之战,将士们也都拼死效力,才换来如今的局面。”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指着徐达先点炮身先诸将的内容说道:“徐达啊,你当年在康郎山那一战,冒死闯阵,激励了全军士气,朕一直都记在心里。有你这样的猛将,何愁天下不定。”
徐达连忙跪地:“陛下过奖,这都是陛下英明领导,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臣不过是尽了本分罢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扶起徐达:“都是朕的肱骨之臣,这天下离不开你们啊。”
【第二回合,陈友亮手下的最强猛男张定边出场,只见他率领三条战船,直冲朱元璋的旗舰,他想要万军取首。】
【速度之快,形势之猛,让两边都没能反应过来。】
【朱元璋急忙下令调船撤退,结果座船搁浅,无法移动。】
【这时的张定边已经冲了进来,先后击杀朱元璋手下指挥韩城,元帅宋贵、陈兆先、万国胜等人,太他妈猛了。】
【眼瞅着张定边就要突到朱元璋面前,那个男人又出场了。】
【只看到赶上来的常玉春拉弓满月,一箭将正在冲锋的张定边射伤。】
【张定边无力指挥,只能遗憾退场。】
弹幕飞出:
“张定边是陈友谅麾下最著名的猛将,官至太尉,与陈友谅、张必先结为异姓兄弟。”
“张定边精通天文地理,熟谙兵法,擅长水战,被誉为“元末第一猛将”作战风格勇猛果敢,常身先士卒。”
“张定边1361年攻陷朱元璋控制下的安庆,1363年夺取饶州(今江西鄱阳)在陈友谅建立汉政权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张定边对陈友谅忠心耿耿,敢于直言进谏(曾反对陈友谅过早称帝)作战时枭猛异常,中箭上百仍不退却。”
“鄱阳湖之战中,张定边亲率三条精锐战船直扑朱元璋旗舰,行动迅猛,明军防线措手不及。”
“先后击杀明军指挥韩城,斩杀元帅宋贵、陈兆先、万国胜等高级将领。”
“朱元璋急令座舰撤退,却不幸搁浅,旗舰动弹不得,陷入绝境,张定边战船逼近,几乎可以生擒朱元璋。”
“就在张定边即将擒获朱元璋的危急时刻,明军第一猛将及时出现,常遇春率援军赶到战场,在百步之外拉弓满月,一箭射中张定边,张定边负伤,无法继续指挥战斗。”
大明洪武位面。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指着记载说道:“这张定边倒是个悍勇之徒,竟如此大胆,单枪匹马直取朕的旗舰,若不是常遇春及时出手,朕还真要陷入险境。”
徐达拱手道:“陛下洪福齐天,自有上天庇佑,那常遇春也是神勇无比,关键时刻一箭定乾坤,此乃我军之幸。”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道:“陈友谅麾下有如此猛将,也不可小觑,当年鄱阳湖一战,着实凶险。不过,朕能得常遇春这样的虎将,也是朕的福气。”
徐达接着说:“常将军武艺高强,作战勇猛,为我朝立下赫赫战功。那张定边虽猛,但终究难敌我军大势。”
朱元璋哈哈一笑,“是啊,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陈友谅逆天而行,即便有猛将相助,也难改败局。”
说罢,两人继续看着记载,回顾着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第二天陈友谅铁索连舟,率大军出战,在战役的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合适的,而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就是天才。】
【廖永忠,于同海等人,以极大的勇气发起了火攻,他们用装满火药的七艘船,撞入陈勇亮的船阵中,一波烧掉数百条船。】
【濒临破产的陈友亮并没有认命,他们通过情报,得知朱元璋主船上的桅杆是白色的。】
【陈友亮便与其将士约定好,明天全军一起猛攻白桅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