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机缘巧合,既然都说是机缘巧合,可见这世上一切的“巧合”都是需要“机缘”的。
“音儿,你过来,坐到爹爹身边来,让阿爹好好瞧瞧你。”忱父已年近半百,少了年轻时的杀伐之气,整个人看上去就多了几分沧桑。
都说严父慈母,忱父平日里对几个儿子管教还算严厉,对两个女儿却比较宽容,尤其是小女儿忱音,那是贴心小棉袄啊,怎么舍得责骂呢?
妥妥的女儿奴没跑了!
忱音见爹爹招呼自己,立刻提着裙子走上前去。毕竟是自己家里,就算是在客人面前,忱音也表现得大大方方,丝毫没有小女儿家的忸怩拘谨。
忱母吩咐了下人几句,紧跟着进了屋。
既然是要谈儿女们的终身大事,她这个做母亲的少不得要亲自把把关。
想当年,忱母也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岁月不败美人,哪怕如今已是几个孩儿的母亲也是气韵犹存,不减当年。时光不饶人,一晃儿女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忱母突然有些感慨。
自然,最让她操心的就是小女儿忱音——整日里没个正形,就知道变着法儿闯祸!再不好好管教,迟早有一天要出大乱子,到时候后悔可就晚了!
“音儿,还不见过你齐伯父。”见忱音光顾着桌上的茶点,完全没有注意到客人,忱母不想她在客人面前失了礼仪,忙好言提醒。
忱音这才慢半拍地向齐家家主行礼问安,表情已有几分淡漠,不似先前那般自然。
原以为有客人在,忱音至少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忱母心里不免有些失望——难道是自己平日里太过纵容,没有教好这个小女儿?果然,孩子还是不能惯着。
齐家与忱家是世交,忱母与齐家夫人眉娘更是自小亲如姊妹,是以两家常有往来。眼见昔日里一起玩闹的垂髫稚子都已长大成人,更希望两家能结为姻亲,亲上加亲。
只是齐家两位公子如今都到了该娶妻的年龄,却整日里只想着带兵打仗,可把着急抱孙子的齐家老夫人愁坏了,这便有了今日齐家家主特地上忱家登门拜访。
但齐家公子显然并不在意自己到了而立之年能不能娶到心仪的女子,眼看着自己的阿爹厚着一张老脸亲自上门提亲,他们却不当回事,不但没有听话跟着去忱家登门拜访,还故意推脱躲得远远的,自个儿先临阵当了一把“逃兵”。
沿途的风光迅速后退,齐献宇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决心。他知道,前方等待着他的将是一场硬仗,但他毫不畏惧。为了家国百姓,他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
在漫长的行军途中,齐献宇不断思考着敌军的动向和作战策略。他召集手下的将领,一起商讨对策,制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
终于,大军抵达了边境。齐献宇立即部署兵力,加强防守,同时派出侦察兵,打探敌情。
几天后,侦察兵带回了一个重要的情报:敌军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齐献宇立即召开军事会议,部署作战任务。他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将敌军引诱到预设的埋伏圈中,一举歼灭。
战斗打响后,齐献宇亲自带领精锐部队,充当诱饵。他们故意示弱,引诱敌军深入。敌军果然中计,疯狂追击。
当敌军进入埋伏圈后,齐献宇一声令下,埋伏在四周的士兵们纷纷杀出,将敌军包围。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敌军被全歼。
这场战斗的胜利,大大提升了全军的士气。齐献宇也因为出色的指挥能力,受到了将士们的拥护和爱戴。
接下来的日子里,齐献宇继续带领大军,多次击败敌军,而远在都城的爹娘,得知齐献宇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也很是欣慰,为有这样一个儿子而感到骄傲。
当然忱音妹子并不知道齐家兄弟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从没想过要嫁给不靠谱的“逃兵”这件事情离不离谱,她只想赶紧应付完爹娘,然后回屋睡觉。
不休息好,明日哪有精神闯祸!
好容易等到大人们唠叨完,忱音已经快要控制不住自己的哈欠了。
终于得了阿爹的准许,忱音赶忙退了出去,准备回屋倒头睡觉。只是忱音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此时此刻,她的屋里已经有人了……
那不速之客偷偷摸进忱音的闺房,却没有躲起来当什么梁上君子,而是好整以暇地给自己泡了一壶茶,慢条斯理地边喝茶边等人,如同在自己家里一般自在。
按道理说,大户人家小姐的闺房一般人是不会随便乱闯的,被府中家丁发现了那还得了?而且传出去也不好听——什么采花贼啊,江洋大盗什么的,大都是臭名昭著的恶徒,遭人唾骂不说还丢脸。
世人皆知,坏事做多了,迟早有一天要遭报应的。
这人却丝毫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左右环视了一圈,放下手中的茶盏——那茶水,已经有些凉了……
一帘淡月,冷清不语,君可安否?
忱音的梳妆台上放着一个精致的青花瓷瓶,里面插着几支含苞待放的梅花,香气清幽淡雅,闻之令人心旷神怡。那人瞧着瓶子里的梅花出了会儿神,目光游移到瓷瓶旁边的妆匣上。
匣子上有一把木梳,梳子上刻了精致的雕花,浅蓝色的穗子上坠着一颗质地通透的玉珠——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良久,有人轻叹了一口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人都是有执念的,可能是对一个人念念不忘,也可能是对一件事耿耿于怀,每个人执念的时间长短不一。就像有些人,为了等一个人,可以不管不顾,只为见上一面。
哪怕,这匆匆一面,并没有什么意义……
感情里,若一直有一份执念未必是一件好事。过去的人和事已经过去了,当你沉浸在过去时,意味着你无法重新开始,而原地踏步便意味着退步。
茶微凉,人未归,只盼故人书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