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壮年船工可用,文丑索性招募了一批老船工和一批年轻却经验尚浅的新手!
在他看来,那些技术已然定型的壮年船工,反不如年轻人心思活络、敢于突破。
年轻人往往点子多、敢想敢试,只是他们的奇思妙想,常常不被老师傅们认同,大多不了了之。
这些点子中固然有许多不切实际,但文丑相信,其中也定然埋藏着真正有价值的创新。
他要的不是立刻能用的战船,而是持续迭代的研发能力。
文丑很清楚,就算官渡之战后自己能站稳河北,要彻底击溃曹操、一统北方,仍需漫长时日。
之后才可能挥师南下——正如历史上的曹操,从官渡获胜到赤壁鏖战,也用了整整七年。
他自问不比曹操强多少,至少六七年内很难统一北方。
也就是说,这段期间他根本不需要大量战船。
因此他招募这些年轻船工,不是当技工用,而是当“研究员”来培养!
文丑虽来自后世,对现代技术却只略知一二,没法直接复刻科技树。但他带来的,是更宝贵的“创新理念”。
他要的,是让这些年轻人敢想敢试、持续优化。
哪怕几年只出一项改进,这笔投入也值了。
老船工则作为“技术指导”——再好的设计,也得靠扎实工艺实现。
文丑的水军战略,短期内或许看不到成效,但他坚信:有朝一日需水军东进之时,今日所布下的种子,必将爆发惊人力量。
富陂城内,征兵与招工同步推进。
而另一边,文丑早已命廖化暗中将六千神行军分批调往汝南安城!
廖化此人能力虽不突出,但胜在沉稳可靠。
在文丑麾下众将中,他比刘辟、龚都更靠谱,也比关平、吕蒙这些年长几岁,正是执行此次隐秘调兵的最佳人选。
表面上,富陂城内仍兵员众多,仿佛神行军仍驻于此。
但若懂兵之人细看,必能察觉:城中所谓“兵卒”,根本是一群刚征来、未经训练的新丁!
在文丑严密封锁下,曹操派来的探马根本摸不清富陂虚实。
他们至多从百姓口中探得:文丑在此蓄积重兵,意图难测……
半月转瞬即过。
六千神行军已神不知鬼不觉悉数进入安城。富陂城内则新兵满营、船工集聚——文丑摆出的,完全是一副蓄力南下、进逼江东的架势。
古城县衙,议事厅内。
刘备与麾下文臣武将齐聚于此。
自半月前兵退安城,虽多人劝他转进谯县或投刘表,刘备却始终未对汝南死心。
既不能强攻文丑,他便另思他策:驱虎吞狼!
借曹仁这把刀,斩文丑这头狼!
此计刘备并非首用——昔日徐州,他就曾驱曹操除吕布。
只是曹操那头虎太过凶猛,灭吕之后连自己也难逃一劫……
但曹仁不同。
刘备自信能掌控这头“虎”,更何况文丑也非易与之辈,纵胜也必元气大伤。
到那时,他再出手收拾残局,易如反掌。
此刻,他等的就是曹仁出兵!
“子龙,宛城方向可有曹仁动向?”刘备神色平静,向赵云问道。
刘备如今兵少将多,五六百士卒交由关张统领,赵云反负责起情报侦察。
“禀主公,暂无曹仁出兵消息。”赵云出列禀报。
“还未动么?”刘备眉头微蹙。
按说孙策新丧,江东威胁暂消,曹仁早该腾出手来解决文丑。如今文丑占富陂已半月有余,宛城竟仍无动静?
“难道曹仁也疑心文丑另有所图?”
刘备战略嗅觉敏锐,虽不擅奇谋,却总觉文丑南下之势颇有蹊跷。
江东时下众志成城,莫说文丑,纵是曹操、袁绍亲至也未必能讨得便宜——文丑岂会不知?
既知仍故作姿态,必有所谋!
刘备虽猜不透文丑真实意图,却总觉哪里不对。
若曹仁亦有同感,延迟出兵倒也合理。
正当他思忖之际,厅外一斥候疾步入内,见赵云点头示意,方近前低声禀报。
赵云听罢,神色微变。
“主公,探马急报:宛城曹仁已起兵五千,命大将牛金为先锋,直扑安城而来!”
“曹仁终于动了?!”
刘备蓦然起身,平静的脸上终于闪过一丝波澜。
只要曹仁出兵,文丑绝难抵挡。
待曹仁攻下安城、进逼富陂,必无暇他顾——那时,便是他刘备趁虚而入、夺取安城之机!
“但愿文丑能多撑些时日,好好消耗曹仁兵力……”
刘备心中暗道。
同日,宛城至安城的官道上。
五千曹军正不疾不徐向南行进。
军中大书“曹”字旗,为首一将年约三十余岁,面容刚毅、身形魁梧,周身散发着沉稳威严的气势。
正是曹氏麾下第一大将——曹仁!
其实十余日前曹仁便欲出兵,却被曹操一封书信暂压。
直至昨日,曹操再度来信,除令其进击文丑外,还附了一封孙权亲笔求援信。
信中称文丑于富陂大肆征兵造船,意欲进犯江东,恳请曹操出兵伐文,以解东吴之危。
对此,曹仁嗤之以鼻。
他镇守宛城,岂不知江东虚实?文丑根本无力攻吴。
孙权此举,无非是想示好曹操,同时挑起曹、文相争,坐收渔利罢了。
这位年轻吴主,开疆拓土虽不及父兄,心机深沉却远胜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