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七零闪婚,我把留洋少爷娶回家 > 第 26 章 聊天
换源:


       姜梨收好药方,送了徐大夫出门。

“别送了,这几天我多来看看。”

“好,我让沈辞骑车送——”

“别!我喜欢走路!走路对身体好,锻炼身体。”

徐大夫步伐都快了。

姜梨:跑什么?

她摇头不解,转身大大的笑容,爷爷会醒。

激动兴奋的情绪让她好想给沈辞一个大大的拥抱。

姜梨大步朝着屋里跑去,目光灼灼的盯着沈辞。

沈辞:她要抱我吗?

小小期待...

一个加速深呼吸,姜梨从沈辞旁边过去了。

还好她靠强大的自控力压下了,再给人家吓到。

“我去趟山上,很快回来。”

沈辞略有遗憾,又很快笑着应声。

“好,我看家。”

姜梨大步离开跑到了山里,激动的心情需要发泄。

一个多小时后,姜梨拎着四只野鸡,三只兔子下山了。

沈辞第一时间出来帮忙,姜梨侧身躲开。

“不用你拿,有血。”

“一只兔子和两只野鸡,给你家送去。”

“一只兔子和野鸡,我一会送去前院王家,剩下的我们留着吃。”

姜梨说完,看着沈辞没动,抬头。

“不喜欢吃这个?我可以...”

“不是,我想说沈家因为你已经比之前好很多了,不用再送这些肉。”

姜梨明白了,这是怕他们日子过得太好,招来麻烦。

“你不用担心,我能护住你们。”

“再说你给爷爷那么厉害的药,我应该投桃报李,快送去吧,我饿了。”

沈辞一听姜梨饿了,立刻把所有的思绪都抛诸脑后了。

“我这就去,你先吃,饭菜已经做好了!”

“好。”

姜梨答应着,沈辞把野鸡和兔子放进筐中,拎着就跑了。

姜梨自然没有去吃饭,她拎着兔子和鸡给王家送过去了。

沈辞也跑着到了沈家。

因为姜梨的原因,沈家被允许每天都留一个人在家。

今天是沈奶奶。

沈辞刚进院子,就喊了一声奶奶。

沈奶奶看着沈辞拎着的筐,不喜。

“你咋还拿肉过来了。”

“姜梨让我送的,她真心想给,您就好好收着,补身体,好不好?”

沈辞都这么说了,沈奶奶自然也不能假惺惺的客气。

“行,不过你以后注意点,我弄了点婆婆丁,你拿回去。”

回礼是基本礼貌,虽然不对等,但总好过没有。

“行!”

沈辞带着新鲜的婆婆丁回去了,结果发现姜梨没吃饭,在等他。

他心里美滋滋的冒泡,又有点心疼。

“下次饿了就先吃,我去放桌子,咱们吃饭。”

沈辞跑进去,两人很快就坐在了小桌子旁。

清蒸黄花鱼,红烧肉,凉拌黄瓜,青椒炒肉。

沈辞暗暗的注意着姜梨喜欢吃什么,偷偷记在心里。

两人一边吃一边闲聊,话题聊到了宋家。

沈辞想到说:“我想给院子里的墙垒高一点。”

“行,我去找人干。”

姜梨也不想天天干点啥,都被宋家看见。

饭后。

姜梨洗洗手道:“我去李大眼家一趟。”

“好,你忙你的。”

姜梨走出院子前,看见沈辞晃着脑袋,哼着歌,干的特别开心。

她露出一抹笑容,去了李大眼家。

李大眼家后院,两人蹲在田埂上,一人一根黄瓜。

“想法传话进宋青山耳朵里,要是不领结婚证,媳妇跑了都合法,找警察也没用。”

姜梨咔嚓一口咬下黄瓜,李大眼听懂了,打包票的道:“包在我身上。”

姜梨嗯了一声,她放心。

李大眼亲妈贡献了他们村三分之二闲话,哪家鸡下几个蛋她都知道。

她是打算让宋青山和夏莲死死绑在一起,后半生互相折磨去吧。

虽然可以离婚,但宋家怎么可能轻易让夏莲离开呢。

姜梨说完就走,顺带带走了李大眼和猴子买回来的书。

“对了,你一会告诉老方,老胡还有猴子,明早八点到我家来。”

“知道了。”

姜家,正在看报纸的沈辞看见姜梨推着车回来了。

“这是书?”

“对。”

姜梨应声后看着沈辞,一副深思。

她一直看,看的沈辞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摆放了。

“怎么了?”

“沈辞,你学习应该很好吧?”

话题变得有点快,不过沈辞还是跟上思路道:“还不错。”

“那就是很好了,我想你让帮我看看,老方他们几个有没有学习的天赋,要是有,麻烦你给补补课,不让你白干。”

沈辞听懂了,不过他不想要报酬,太过于生疏。

“这样好不好,我给他们补课,你帮我给沈家的房子修一修,可以吗?”

“没问题,以后这样的事情直接说。”

两人说定后,干脆又聊了起来。

“你什么时候去的国外?”

“八岁的时候跟着我奶奶,还有我大伯一起去的,我奶奶年轻时在国外念过书。”

姜梨点头,原来一家子都是留洋归来的。

“你在国外学什么?”

沈辞拎着小板凳过来,两个人坐在门口,看着夕阳,吹着晚风。

“一开始就是正常上学,后来跳了几级,大学读的是计算机,后来进修,又辅修了文学,绘画是和我奶奶学的。”

姜梨略有惊讶,原来他都大学毕业了。

进修?没准都是硕士了。

而且在他十八岁就完成了,现在的沈辞二十一岁,比她大两岁。

这样的天之骄子确实不该困在他们这里。

“那你做饭怎么这么好?”

“我读大学的时候奶奶他们就回国了,外面的食物我吃不习惯,我奶奶给我三本食谱,我一点点学,慢慢就会了。”

姜梨听的认真,不吝夸赞的道:“厉害。”

“你为什么回来?在国外应该也挺好吧。”

沈辞侧头,看向姜梨,目光又看向很远的地方:“因为这里才是根,在我出国的第一天,爷爷就告诉我,学成了要回国。”

“算是我们沈家的家训吧。”

姜梨更敬佩了。

“其实还好,我们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刁难,这里虽然干活累,但精神上并没有伤害。”

沈辞说的认真,在察觉形势不好后,第一时间上交所有家产,避开了很多事情。

姜梨知道未来的发展,她言语坚定的道:“一切都会好的。”

沈辞目光灼灼的落在姜梨身上:已经很好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