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综武影视大庆:从青云门开始! > 第二十二章:京都暗流涌动,范闲到来!
换源:


       景王府书房内,灯火通明,光线照亮了整个房间。

李承轩指尖轻轻敲打着刚送来的密报,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密报上墨迹未干,记录着儋州范闲的详尽信息。

包括年龄、样貌、儋州“事迹”,还有“斗酒诗百篇”的夜晚。

也提及了范闲的师父费介、同伴五竹等有限信息。

“范闲……终于要来了。”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洞察一切的光芒。

他熟知这看似玩世不恭的年轻人体内,藏着未来灵魂。

也清楚范闲牵扯的庞大漩涡——内库、鉴查院、神庙。

更知晓那个关于世界的最终极秘密,关乎所有人的命运。

他知道,范闲回京,会像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打破京都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而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

“王总管。”李承轩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直候在门外的王公公立刻躬身进来,态度比以往更恭敬。

自从殿下“出关”并接受陛下重赏后,气质沉凝,让他不敢怠慢。

“殿下有何吩咐?”王公公垂首问道,姿态谦卑。

“将这些赏赐清点入库,登记造册。”李承轩吩咐道。

“那株三百年的血参和碧血灵芝,送去本王私库,另有用处。”

“其余绫罗绸缎、金银珠玉,一半入库。”

“另一半分成若干份,以本王名义送出。”

“送给几位照拂王府的宗室老王爷,还有清贫的翰林学士。”

他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处理寻常物件,不带波澜。

王总管心中一震,殿下此举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深意。

赏赐宗室是示好也是彰显圣宠,拉拢清流翰林是铺垫名声。

绝非以往那个默默无闻、只顾“修炼”的三皇子会做的事。

这位主子,是真的不一样了,开始布局朝堂。

“是,老奴这就去办,定会办得妥帖。”王总管压下惊疑,恭敬应下。

“另外,”李承轩补充道,目光看向窗外夜色。

“从今日起,本王要常去悟道阁研习武学,车马用度提前备好。”

“王府内外事务,依旧由你打理,非重大之事,不必叨扰本王。”

“老奴明白!”王总管再次应下,心中愈发确定殿下有大动作。

王总管退下后,李承轩拿起那枚温润的悟道阁玉牌。

这不仅是修炼之地,更是绝佳的信息来源和邂逅场所。

许多皇室宗亲、勋贵子弟,偶尔还有军方或鉴查院的人来查典籍。

接下来几日,李承轩时常出入悟道阁,规律且频繁。

他并未急于翻阅最高深的武学秘典,反而漫无目的地浏览。

从地理志异到兵法谋略,从宗门典故到朝野轶闻,无所不看。

他的出现,自然引起各方注意,毕竟此前他极为低调。

一个刚获殊宠、闭门多年的皇子频繁现身,本身就是信号。

太子李承乾闻报后,冷笑一声:“终于忍不住出来走动了?”

“悟道阁?倒是会选地方。让下面人盯着,看他接触谁、读什么书。”

二皇子李承泽则更直接,在一次“偶遇”中带着纨绔子弟前来。

言语间多有试探和讥讽,暗指李承轩靠运气得父皇青睐。

李承轩面对试探,始终保持温和却疏离的态度,应对得体。

对于李承泽的挑衅,他淡淡一笑:“二哥说笑了,父皇恩典,臣弟当勤勉。”

“至于悟道阁,确是博大精深,臣弟资质鲁钝,正需多研习。”

一番话滴水不漏,让李承泽如拳头打在棉花上,悻悻而去。

无人注意时,李承轩的目光会迅速掠过蒙尘的卷宗。

凭借强大灵识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飞速吸收世界知识。

并与现代认知相互印证,寻找隐藏的线索。

他尤其留意“神庙”“叶轻眉”相关的只言片语,收获虽微却有头绪。

这一日,他在悟道阁一角翻阅前朝地理杂记。

指尖无意间触碰到书架内侧一处微小的凸起,心中一动。

灵力微吐,感知到凸起后似乎有个极小的暗格,藏着东西。

他不动声色地记下位置,并未当场查看,以免引人察觉。

傍晚时分,他借口查阅兵书,再次来到那个书架旁。

趁无人注意,用巧妙手法无声无息打开暗格。

里面没有神功秘籍,只有一枚薄薄的黑色令牌,非金非玉。

令牌上刻着古怪符号,似字非字,似图非图,透着古老气息。

他迅速将令牌收入袖中,心中疑窦丛生,猜不透用途。

这令牌是何物?为何藏在悟道阁?与神庙或前朝秘辛有关?

【发现未知神秘物品,获得模拟点 50。】

【触发支线任务:探究神秘令牌的来历与用途。任务奖励:依探查结果定。】

系统提示证实了此物不凡,更坚定了他查清真相的决心。

就在李承轩在京都悄然布局、获神秘令牌时。

通往京都的官道上,一辆马车不紧不慢地行驶着。

马车里,面容清秀、带懒散笑容的少年掀开车帘,打量沿途风景。

只是那双看似无害的眼眸深处,偶尔闪过不符年龄的睿智与警惕。

正是从儋州而来的范闲,即将踏入京都这是非之地。

“京都啊……”范闲低声嘟囔,放下车帘,揉了揉眉心。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麻烦事估计少不了。”

他想起费介老师和五竹的叮嘱,心中满是顾虑。

也想起素未谋面却给了自己内库管理权的“父亲”范建。

还有深居宫中、掌控一切的皇帝陛下,只觉前路迷雾重重。

他不知道,未踏入京都时,已有位“兄弟”注意到他。

这位命运轨迹之外的“兄弟”,正为两人的未来落下第一枚棋子。

景王府内,李承轩摩挲着袖中的黑色令牌。

目光仿佛穿透重重宫墙,看到了那辆渐行渐近的马车。

“范闲,这京都的棋局,你我皆已是局中人。”

“就看你我,谁能在这盘棋中,争得更多主动了。”

他铺开宣纸,提笔蘸墨,写下几个名字,又划去,再添上。

如同在推演一盘无形的棋局,计算着每一步的得失。

京都的风,已然因两人的动向,开始悄然变向,暗藏汹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